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4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13:58
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实际测定中,如果使用标准偏差,则能反映检测结果的精密程度。
即各个测量数据偏差的平方和除以数据个数减1的平方根。由于式中对单个数据偏差平方后,较大的偏差更能突出地反映出来,所以标准偏差能更好地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在实际使用中更加常见。
该值通常用来表示分析测试结果的精密度,
其中标准偏差(SD)
正在加载相对标准偏差
S-标准偏差(%)
n-试样总数或测量次数,一般n值不应少于5个
i-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1~n;
电脑算则
在电脑EXECL中计算则
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X)=AVERAGE()
标准偏差(SD)=STDEV()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二者的比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13:59
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为标准偏差(也可以表示为SD)
相对标准偏差(RSD)在分析方法验证中一般用于评价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当RSD值越小时精密度越高、重复性越好,RSD=0是我们的美好的愿望,可惜只能存在于理想的状态下,由于误差的原因,RSD=0只能出现在传说里。
评价一个分析方法时,一般会用到若干概念,如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耐用性等等,就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来说一般存在四种情形:准确且精密、准确不精密、精密不准确、不准确也不精密。
所建立的方法应该能达到第一种情形。精密度就是分析方法的一个评价参数,它代表了一系列测定值的一致性,这个参数的指标就是RSD。
扩展资料
虽然标准偏差能够反映检测结果的精密程度,但是对于下面两组数据则无法正确体现:
第一组:10.1、10.2、10.3、10.4、10.5.
第二组: 0.1、0.2、0.3、0.4、0.5.
虽然这两组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都为0.158,但第一组数据是在10.3的基础上“波动”0.158,第二组数据是在“0.3”的基础上“波动”0.158,两组数据的“波动基础”明显不同。这样,必须引人“相对标准偏差”这个概念来体现这种波动的相对大小。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如式(1),这样,第一组数据的
第二组数据的
精密程度立刻体现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对标准偏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13:59
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相对标准偏差又叫标准偏差系数、变异系数等,由标准偏差除以相应的平均值乘100%所得值,可在检验检测工作中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日常检验工作中,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并不确定,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的方法来得出一个准确的结果,所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就能代表总体的平均水平。
扩展资料
应用举例:
虽然标准偏差能够反映检测结果的精密程度,但是对于下面两组数据则无法正确体现:第一组:10.1、10.2、10.3、10.4、10.5.
第二组: 0.1、0.2、0.3、0.4、0.5.
虽然这两组数据的SD都为0.158,但第一组数据是在10.3的基础上“波动”0.158,第二组数据是在“0.3”的基础上“波动”0.158,两组数据的“波动基础”明显不同。这样,必须引人“相对标准偏差”这个概念来体现这种波动的相对大小。
相对标准偏差RSD的计算公式如式(1),这样,第一组数据的
第二组数据的
精密程度立刻体现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对标准偏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14:00
相对标准偏差(RSD)=标准偏差(SD)/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X)*100%
该值通常用来表示分析测试结果的精密度,
其中标准偏差(SD)
公式中
S-标准偏差(%)
n-试样总数或测量次数,一般n值不应少于5个
i-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1~n;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14:00
相对标准偏差是一种用来衡量数据集中变异程度的统计量。它描述了数据点与均值之间的离散程度,并用百分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