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鉴定报告是怎样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01: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23
变质岩鉴定报告的内容主要有,手标本鉴定、显微镜岩石薄片鉴定和显微照片。
一、手标本鉴定1.标本编号和产地2.岩石的颜色新鲜面和风化面的颜色。
3.矿物变质岩石的主要矿物、特征变质矿物、次要矿物。描述矿物的颜色、晶形、解理、硬度等,粒径大小(mm)和百分含量。
对上述矿物特征的描述只需要选择该矿物最具有特征的几项内容,但对其主要矿物含量的估计应尽可能接近实际,它是确定岩石名称的主要依据之一。对特征变质矿物的描述内容要相应全面些。
4.结构观察和描述变质岩石的主要结构特征。
5.构造据矿物在岩石中空间排列分布特征,确定变质岩的构造。
6.岩石的肉眼命名二、显微镜岩石薄片鉴定1.薄片编号和产地2.矿物
首先区分出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特征变质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等,然后按上述顺序分别描述矿物在显微镜下的光性特征,粒径大小(mm)和含量。应注意描述岩石中矿物之间的接触关系,如相互之间的包裹关系、变质反应关系、交代置换关系等。
显微镜下观察矿物光性特征的内容有:单偏光系统下观察晶形、颜色、突起、解理特征(解理有几组,其发育程度和解理夹角等);正交偏光系统下观察矿物的最*涉色级和色序、消光类型、延性符号和双晶等。对未知矿物还需在锥光系统中测定矿物的轴性和光性。
应强调的是,对大多数矿物一般只需在单偏光和正交偏光系统下描述该矿物最主要的几种光性特征,并不需要按上述内容逐项描述。
可使用显微镜的目镜微尺测定主要矿物粒径大小(mm)。估算矿物的百分含量时,最好是在低倍镜下选择岩石中矿物分布较均匀的视域中进行估计。
3.结构
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结构是变晶结构,以岩石的主要矿物的粒径大小、晶形特征及其在岩石中含量多少按变晶结构的内容描述。对变质的沉积岩和火成岩类,其主要结构是变余结构,而碎裂结构是碎裂岩的主要组构、糜棱岩的主要结构是糜棱组构。但对于变形程度较低的碎裂××岩和部分初糜棱岩的主要结构是原岩结构,而岩石中的糜棱结构和碎裂结构则成为其局部结构。
局部结构大多只发育在变质岩的矿物之间,如交代结构、变质反应结构、包含变晶结构(包含嵌晶变晶结构、筛状变晶结构、残缕结构、旋转结构等)和显微变形结构等。而在以变晶结构为主的岩石中有少量变余结构,或以变余结构为主的岩石中有变晶结构等这些次要的结构都属局部结构。在这些局部结构中常提供变质岩矿物之间形成的次序,变质条件改变的信息和变质岩的原岩类型,是研究变质岩成因和演化历史的重要岩相学的标志,应加以重视。
4.构造
据岩石中矿物在空间排列分布的特征,确定岩石的构造类型。
5.岩石定名
据上述内容按变质岩的命名原则详细定名。
6.分析与判别
据岩石中矿物之间的关系,划分矿物形成的次序,确定矿物共生组合,初步分析岩石的变质条件(低级及很低级、中低级、中级、中高级和高级变质)。如有压力标志矿物存在时,也可加以低、中、高压等。
对变质条件的初步分析时,需要变质岩石的矿物组合能反映变质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如岩石全由石英或方解石组成的石英岩和方解大理岩,它们在各种变质条件下均能稳定存在,其变质条件只能据与其共生的能反映变质条件的其他变质岩石来确定。
根据岩石中矿物及含量来判别该变质岩所属的化学类型变质岩类(属泥质、长英质、钙质、钙镁硅酸盐、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变质岩)。如岩石中有变余组构存在时,则可进一步恢复变质岩的原岩类型(最好与岩石的地质产状相结合)。
应特别强调的是,并不是每一种变质岩石都能恢复其原岩类型,特别是一些长英质变质岩石,其原岩可能是中酸性火成岩类或沉积岩的碎屑岩类,如岩石中变余组构不存在,那就不可能恢复其原岩类型。因而可以说,对每一变质岩石均要求恢复其原岩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变质岩石中有变余组构存在的情况下,同时也要有岩石的野外产状等相关资料才有可能恢复其原岩类型。
在变质岩石的鉴定报告中,描述内容符合要求,变质岩石的命名准确,达到了鉴定报告的要求。而分析和判别的具体内容,只能根据岩石的实际情况而定。
三、显微照片
对鉴定的每一类岩石应附有具有代表性的显微照片,照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显示岩石全貌和特征的照片,应选择变质岩的矿物,结构构造具有典型的视域以合适的放大倍数,拍摄显微照片。如果岩石成分复杂或矿物分布不均匀,可拍摄其他照片互相补充,使之能在显微照片上较全面反映该岩石的主要特征。另一类是呈现岩石局部特征的照片,选择岩石中特殊的矿物,重要的组构特征和矿物之间的关系等现象可放大拍摄,使其特征更为清晰。
在所附的显微照片中应有矿物代号和比例尺。并附有下列说明:该照片的薄片号、矿物代号的矿物名称、岩石名称或照片的内容说明、偏光类型和产地等内容。
四、变质岩鉴定报告实例1.手标本描述
××号,产地:山西省五台山
岩石的颜色 银白色,风化面灰*
矿物 主要矿物为白云母、石英,特征变质矿物为十字石、石榴子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后三种矿物在岩石中呈变斑晶产出。
白云母 呈银白色、片状,一组解理完全,在岩石中连续定向分布,粒径小于1mm,含量为55%。
石英 无色、粒状,粒径细小,含量在30%。
十字石 暗褐色,短柱状,横断面有时呈六边形和尖菱形,有时可见呈十字形贯穿双晶,晶体可达1~4cm,含量为3%~5%。
石榴子石 暗红褐色,粒状,粒径为0.3~1mm,含量5%左右。
黑云母 暗褐色,片状,一组解理完全,粒径为1~3mm,含量5%左右。
结构 斑状变晶结构,基质结构,细粒粒状片状变晶结构(也可写成斑状细粒粒状片状变晶结构)。
构造 白云母连续定向分布,形成片状构造。
岩石定名 十字石榴白云母片岩。
2.显微镜鉴定描述
薄片号和产地(同手标本)。
矿物 主要矿物为白云母、石英,呈变斑晶产出的特征变质矿物有石榴子石和十字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斜绿泥石,副矿物有电气石和不透明矿物,晚期退化变质矿物为叶绿泥石。
白云母 细小片状,无色,一组完全解理,闪突起明显,干涉色鲜艳可达二级红,平行消光,粒径为0.1~0.3mm之间,含量在50%左右。白云母在岩石中连续定向分布。
石英 无色,粒状,正低突起,无解理,干涉色一级黄白,粒径0.2~0.05mm,含量在35%左右。
十字石 具有无色—金*多色性,短柱状,横断面呈菱形和六边形,正高突起,干涉色一级橙黄,柱面为平行消光,正延性。在十字石晶体中含有数量很多的无方向分布的细小石英包裹体,形成筛状变晶结构,有时石榴子石和黑云母也在十字石晶体中呈包裹体产出。由于十字石晶体很大,在视域中不能测定其粒径大小和估计其含量。
石榴子石 粒状,半自形,浅褐色,正高突起,均质体矿物,沿其晶体边缘和裂纹中有少量叶绿泥石分布。粒径为0.34~2mm,在石榴子石晶体中有少量无方向分布的石英包裹体,形成包含嵌晶变晶结构,含量在5%左右。
黑云母 片状,具浅*—暗褐色,多色性明显,一组极完全解理,干涉色达四级红,平行消光。黑云母中也有少量石英包裹体,无方向分布,形成包含嵌晶变晶结构。沿黑云母边缘和解理有少量叶绿泥石。其粒径为1~2.5mm,呈变斑晶产出,含量约5%。
斜绿泥石 片状,浅绿色,一组完全解理,干涉色呈一级绿灰色(绿色是其本身颜色影响所致),斜消光,具聚片双晶。斜绿泥石斜切片理生长,其晶体中含有少量定向分布的石英包裹体,与片理方向一致且相连,呈残缕结构。上述特征显示斜绿泥石形成于片理之后。斜绿泥石粒径为0.5~1mm,在岩石中呈变斑晶产出,数量很少。
副矿物有电气石和黑色不透明矿物。电气石呈柱状,横断面呈球面三角形,具无色—绿褐色,多色性明显,正中突起,干涉色达二级,平行消光,负延性。黑色不透明矿物呈不规则粒状,零星分布于岩石中,两者含量很少。
叶绿泥石 片状,浅绿色,呈灰蓝色异常干涉色,多分布于黑云母边缘和石榴子石的裂纹中,是由黑云母和石榴子石部分转变而成,数量较少。
结构 斑状变晶结构,基质结构,细粒粒状片状变晶结构(或斑状细粒粒状片状变晶结构)。
十字石变斑晶中的筛状变晶结构,石榴子石、黑云母晶体中的少量无方向分布的石英包裹体形成包含嵌晶变晶结构,斜绿泥石晶体中石英定向分布的包裹体,形成残缕变晶结构,而叶绿泥与石榴子石和黑云母关系形成交代结构。上述这些结构都属局部结构。
构造 由白云母连续定向分布形成片状构造。
岩石定名 细粒十字石榴白云母片岩。
分析与判别 据岩石中矿物白云母、石英、十字石、石榴子石和黑云母都互相接触,它们应属于同一个矿物共生组合,其变质程度相当于低角闪岩相,中温中压的变质条件(在另一薄片中曾有蓝晶石与十字石和石榴子石共生)。少量的叶绿泥石只分布于石榴子石的裂纹和黑云母的边缘,它是晚期低温绿片岩相的产物。但退化变质作用的程度比较弱。至于岩石中的斜绿泥石未与叶绿泥石、十字石、石榴子石和黑云母接触,它与叶绿泥石是否属同一世代的矿物还不能肯定。
据上述矿物的特征,显示岩石应属于泥质变质岩。
附岩石显微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