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01:50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8 04:48
荀子的经济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归正:一、荀子的明分论。在战国后期政治经济学术思想背景下,形成的荀子的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时,封建经济已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显示了自己的优越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已是大势所趋。但是这一社会所包含的某些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摆在地主阶级思想家面前的任务就在于解释这一社会制度,说明它合理性,并为它的发展和巩固提供方案。荀子经济思想中的明分论就是解决前一个问题的,富国论就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方案。明分论是对封建制度的说明,也是调节封建社会中人间物质利益关系的理论。荀子的明分论是建立在他的欲望论和分工论的基础上的。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这种人生而就有欲望,包括人的生存欲望,还包括不少已超出人的生理上本能的要求,而带有私有制下所产生的对财富和权力的贪婪。在荀子看来,人是有欲望的,而物是不足的,这两点使人们互相争夺,于是需要“明分”,“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作为“养天下”的“本”。 荀子认为,“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为了满足一个人的需要,需要很多人生产的物品,需要分工,需要互相帮助,组成“群”,即组成人类社会。“群而无分则必争”,为了避免“争”也需要“分明”。所谓“明分”,就是“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所以“明分”主要是在确定人们地位的基础上,调节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也即调节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占有。 这种“使用贫富贵贱之等”的“兼足天下之道”,当然是不均等的。荀子认为这种不均不等是自然的、合理的。因为“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使”,这就是《尚书》中所说的“维齐非齐”,只有不齐才能齐。二、荀子的富国论荀子和他之前的儒家不同,他不仅关心富民,也关心富国,并专门写就了《富国》。但他所讲的富国又有别于法家,他并非只注意国家的财政收入,而是着眼于整个社会封建经济的发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荀子为富国提出的政策主张是“强本而节用”和“节用而裕民”,这些主张包含着互相联系的三方面内容,即强本、裕民、节用。 所谓“强本”,就是加强农业,努力发展农业。荀子很重视谷物生产,他主张对五谷要精心种植,增加产量,“一岁而再获”。荀子对生产的发展,是有长远观点的,不仅强调顺应农时,而且注意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使生产不断地顺利进行。为了强本,荀子认为农业生产是财富的本源,所以他认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多国家就富,相反,脱离农业的人口多,国家就会贫。因此他提出了“土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的观点。他提出“省工贾,众农夫”,主张控制农业以外其他部门的发展,限制这些部门从业人员的数量,以保证农业生产有足够的劳动力。荀子虽然认为“工商众,则国贫”,但是对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是肯定的,并主张实行有利于工商业的政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1:56
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中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名况,字卿,又称荀卿,因为“荀”与西汉皇帝刘询的名讳谐音,为了避讳,又改称孙卿。荀子是赵国人,生卒年大约为公元前313年至公元前238年。荀子生活的战国时代,齐、楚、燕、赵、秦、韩、魏七雄争霸。在实力相对较强的齐国,统治者为了扩大*上的影响,笼络知识分子,从而达到实现霸业的目的,在都城临淄专门创设了稷下学宫。聘请了诸多名士学者汇集在稷下学宫讲学,其中包括了当时富有盛名的孟子及慎到、邹衍等大师。稷下学宫相当于一个百家争鸣的论坛,因此而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少年时期的荀子也曾慕名来到稷下学宫游学,在这里,荀子听取了各家各派学者们的讲学和争辩,接受了来自不同学派的思想熏陶和影响。 此后,由于齐国和燕国之间*斗争及战乱的原因,稷下学宫曾一度遭到严重破坏,荀子因而离开齐国去到楚国。之后齐国在*时大获全胜,在齐襄王的整治下,稷下学宫才得以恢复,但以前学宫里著名的学者大都因为年老而去世,当荀子重返故地时,也已是而立之年。因此,在当时的学术界已经取得很高威望的荀子,受到了齐襄王的礼遇,被拜为“卿”。同时也备受众人的拥戴,三次被推举为“祭酒”(一种相当于“学术带头人”的称号),在学宫中被拥作“最为老师”。荀子一生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了很多的学生,其中包括韩非和李斯,二人后来分别成为了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秦国的丞相。 荀子回到稷下学宫后,曾离开齐国到秦国去考察。荀子在对秦国的*、军事、民情习俗及自然形势等许多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考察之后,认为秦国在很多方面,实力都超过了前代的许多强大的政权,因此认为秦国是七雄中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国家。荀子不但鼓励秦王以统一大业为己任,而且就此提出了一套相应的方针。但是,由于荀子提出的方针在思想上和秦国当时的*主张不合,因此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荀子在楚国被楚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晚年继续留在兰陵著书立说,直至终老。 作品缩写 《荀子》一书32篇,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教育、*、经济、军事、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论述。 第一篇《劝学》,倡导人们要博学好问,并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论述了个人的学识与水平并非取决于天生,而是由后天所接受的学习及教育等因素决定的。其中在学习方面提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至理名言,沿用至今。 第二、三、四篇分别为《修身》、《不苟》、《荣辱》,主要论述了伦理道德、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修身》篇阐述了道德修养对个人乃至国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完善道德修养的方法。《不苟》篇,就《修身》篇中的问题,进一步论述了言行的道德规范与标准,强调了这些相关道德规范及标准所具有的重大社会影响力。《荣辱》篇,延续了《修身》篇、《不苟》篇中的伦理道德方面的论述,提出以法度作为言行的道德尺度,结合“义”与“利”来定义“荣”与“辱”的区别,并提出了“善言”的交际原则。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人性”问题,荀子则放在第二十三篇《性恶》中做集中论述,提出了“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基本观点,认为人不论修养优劣、身份高低,原本都是“性恶”的,只是因为后天个人努力和环境的影响才有所差别。第五篇《非相》,驳斥了相术中以貌取人的迷信观点,科学地指出了相关的*主张。在第十七篇《天论》中,荀子阐述了自己重要的哲学观点,认为天是自然的,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左右人间的吉凶祸福、控制社会的兴衰治乱,而且人是可以通过努力战胜自然的。在第二十一篇《解蔽》中,荀子进一步阐明了人们之所以会主观武断和迷信鬼神的原因,并指出了克服这种思想认识缺陷的方法。 第六篇、第七篇、第八篇分别是《非十二子》、《仲尼》、《儒效》,荀子围绕一统天下的最高*理想,分别从学术、*及人才方面进行了阐述。《非十二子》评析了各家各派的学说思想,主要集中评论了六个流派的学说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其中着重批判了思孟学派。并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仲尼》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提出大节、大智、大决对成就霸业的重要性,提醒统治者要想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就必须重视以“王道”治理国家。《儒效》将儒者分为“大儒”、“雅儒”“俗儒”三类,介绍和分析了三种儒者各自的在“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方面的社会作用。 第九篇《王制》,比较分析了王、霸、安存、危殆、灭亡等不同*状况,从而提出了王者之人、王者之制、王者之伦、王者之法等一系列*观点。 第十篇《富国》,主要阐述了经济方面“强本”、“富国”的思想及相关的具体*,同时也提出了配套的*观点。 第十一篇、第十二篇、第十三篇分别为《王霸》、《君道》、《臣道》,荀子在这三篇中依次论述了国家的功用、君王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及大臣在辅佐治理国家中的作用。《王霸》强调了执政者及其治国路线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君道》认为君王的作用在于“隆礼”、“重法”和招贤纳士。关于君王的权威及作用,荀子在第二十四篇《君子》中又做了详细论述,提出了“赏罚分明,尚贤使能”的*主张。关于如何招贤纳士、选用人才的问题,荀子则放在了第十四篇《致士》中集中论述,《致士》中指出,得到或失去贤士、君子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定,提醒统治者要从言论、行动等方面考察人才,谨防言行不一的人;《臣道》认为大臣的作用在于辅佐或者劝谏君王,使得君王的策略符合其自身的根本利益。鉴于大臣在*方面的重要作用,荀子提醒君王应谨慎选择臣子,防止逆臣损公肥私、篡夺大权。在第二十五篇《成相》中,荀子借助通俗的民间文艺形式,反映了“法后王”的*主张及“尚贤使能”的用人方针。 第十五篇《议兵》,论述了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揭示了用兵的意义在于“禁暴除害”而非恶性争夺。就具体的战略战术,荀子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第二十篇《乐论》,则是荀子的一篇关于音乐理论的论述,荀子肯定了音乐的必要性,认为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阐明了音乐的重要性,指出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能够改善和调整君臣之间、至亲之间及乡亲之间的关系。 《荀子》一书,原本有300篇,后来经过西汉刘向的整理,重新编订为32篇,定名为《孙卿新书》;唐朝中叶,《孙卿新书》又被杨■定名为《荀子》,其中的32篇被分为20卷,各篇的次序也有所调整,杨■还为《孙卿新书》做注。杨■所注的这部《荀子》就是现在通行的版本。 大师讲评 《荀子》一书综合了诸子百家的不同特点,将儒、法、墨、阴阳、道等诸多学派的学术思想,取其长而避其短,在治国思想、认识论及教育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在治国思想方面 荀子指导治国的主要*法律方略是“隆信”、“隆礼”、“重法”,在经济上则主张“富民”*。他的经济思想是和*思想统一的。 荀子认为“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因而提出“信”的主张,荀子所说的“信”,意指人的言谈真实可信。荀子又在《非十二子》一篇中阐述了信的内涵,他说道:“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即相信可以相信的事物,是信;怀疑可以怀疑的事物,也是信。荀子要求普通人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讲求信用,统治者管理国家也要取信于民。信的实施应该由上层社会做表率。 二、在经济思想方面 在经济思想上,荀子批判了墨家简陋节约的经济策略,认为它扼杀了人们追求物质及精神享受的*及天性。荀子否定了儒家认为的“富民”与“富国”相冲突的观点,认为民愈富则国更强,人民的富裕便会逐步带动整个国家的富强。荀子“富民”*的具体措施,并非是前人所说的轻徭役,减赋税。实际上那种措施也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真正“富民”的目的。也正因为如此,荀子才另辟蹊径,提出了“以农为本”、“工商”并重的经济主张。荀子一反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结合当时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得出了合理发展商品经济的正确结论。荀子能够提出这种进步的思想,在生产力水平相当有限的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三、在自然观方面 荀子的思想里,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因素。 《荀子》一书,挣脱了孔子、孟子、庄子等大师的天命论的束缚和影响,认识到了天的客观性。指出天是自然存在的,自然界是不断的运转交替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万物可以发展和变化,这就肯定了自然万物的变化都有其一定的客观规律性。 不过,在荀子的自然科学思想中,还有更为可贵的观点。荀子在承认自然界存在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定胜天”的观点。荀子将“人”摆在了重要的位置,首先肯定人是可以认识自然的,强调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自然界特有的规律去征服自然,而且可以借助适用、先进的工具来改造自然,从而从自然界中获取更丰厚的回报。 四、在认识论方面 荀子认为,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的感知首先表现在感官上,通过人体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及触觉等,初步认识事物的特征。然后通过更高级的大脑的思维活动,对感觉器官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理性的认识。 五、在教育观念方面 荀子作为一名出色的思想教育家,一生中的主要活动便是教学,在教学的实践中,荀子总结了一套教育经验和学习方法,提出了许多闪光的教学理念。 在学习上,荀子首先提出“学不可以已”,阐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认为不断地学习可以提升人的思想水平。荀子提倡锲而不舍的学习和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此外还强调巧妙运用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荀子既认识到了客观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更强调了人的主观态度和行动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教育上,荀子认为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化性起伪”,这个观点是建立在“性恶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意思是指通过成功的教育,可以感化本来恶的天性,从而变为善的人性。 关键知识点 荀子之所以能够博采各家之长,集百家之大成,原因在于他能够明澈透晰地观察和聆听百家之言,用一种冷静和批判的态度吸取其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同时荀子又并非简单地将各家各派的学说机械地排列在一起,而是将诸子百家的思想和观点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个崭新而独特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既源于各家学说,有各家各派的思想痕迹,同时又对各家学说有所发展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