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灵魂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03:51
我来回答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23:35
礼仪是社会人类文明程度的具体展示和重要体现,是人际关系中不可少的纽带和媒介。它从一个方面展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情风尚、精神面貌和进步的程度。
它无时无刻都离不开人的良好素质和优美形象的体现和展示。具体到一个人,在社交礼仪上反映了他的学识、品德、修养和风度。(举例:一个著名的*公司招聘一个薪金和地位都很高的管理人员的故事)小事不可马虎。周总理告诫我们:“外事无小事,事事为大事”。
。礼仪是为社会服务的。“得体的、高尚的举止常常是通行无阻的护照”
而如何做到得体还要看其做法是否符合当地的习俗。
学会社交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讲究礼仪即是社交
的前提和条件,又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条件和表现形式。我们要处事得当就是要以礼待人,以取得事业的成功。
第一章 礼仪概论
礼仪一词从法语演变而来。指规定社会行为和职业行为的风俗和准则体系。
l第一节 礼仪的历史沿革
l被称为我国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中的“三礼”为《周礼》、《仪礼》、《礼记》。
《礼记》中规定:人与人交往时应“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荀子曰:“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
不宁”。
在近代,礼仪已成为人们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国际之间体现为一种平等和相互尊重的
关系。
服饰为例:西方的服饰较繁琐,随着国际交往频繁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外交服饰趋于简化,在稍正式场合只要穿颜色较深的西装即可。
国际上统一的着装原则为 T P O 原则即不同时间Time不同地点Place、不同场Occasion穿着不同的服饰只要具备一定的 T P O 常识才不会在社交场合失礼。
所以一个人的高雅的风度得靠经常的细微的培养和奉献去养成。
得体的高尚的举止常常是通行无阻的护照。由此可以看出礼仪的重要性。
第二节礼仪概念及基本特征
一、礼仪概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 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通常是指在较大或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重视、尊重、敬意等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
礼仪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礼貌: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
通常所说的某人有礼貌修养,则是指某人注重仪表、仪容的适度修饰,有较高的涵养,待人接物注重礼节,彬彬有礼、高雅、气度不凡。
礼节: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中,表示出的尊敬、祝颂、迎来送往、问候、慰问、哀悼等所惯用的准则和形式。对一个人来讲则是心灵美的外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0:53
礼貌、礼节、礼仪的区别
讲到礼仪,我就会联想到其他两个相近的词语:礼貌和礼节。三者都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从本质上说,三者是一致的,即根本都落在“礼”字上,但又各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和要求。
礼貌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和友好的品质和行为。礼貌总是在一个人待人接物的过程中,通过仪表、仪容、仪态及言谈举止来体现的。
礼节是表示对他人尊重与友好的外在行为规范,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行为体现。与礼貌相比,礼节处在表层,礼节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动作、行为。
礼仪则是指社交活动中,从始至终以一定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整套行为。礼仪的文化内涵要相对深些,它侧重于社会交往中,人们在礼遇规格、礼宾次序等方面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多用于较大规模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从他们的定义可以知道:礼节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程式化、规范化、流程化的礼节。
懂礼貌而不懂礼节
的确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可能更多的礼貌礼节。记得小时候爸妈常教导我们,夹菜的时候不要在碗里挑来挑去,这种行为很不礼貌,因为这表示你不尊重他人。盛饭递给他人的时候,需要用双手递,这是一种礼节,双手递这个行为是表示对他人尊重的具体行为体现。
其实,你常常会看到生活中很多人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而产生隔阂。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懂礼貌礼节导致的。比如一句话,一个举止,如果表达的不好,就容易产生误会。咎其原因是因为很多人不懂礼貌,或者懂礼貌而不懂礼节,所以才出现了生活中的很多闹剧。
我被人认为是一个没有礼貌的人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一直不承认自己是个不懂礼貌的人,但他人却觉得我不懂礼貌”的其中缘由,就是因为我懂礼貌却不懂礼节,常常造成失礼,尤其是在与人沟通的时候。我很尊重父母,但是在与妈妈沟通的时候,方式常常是错的。因为妈妈说的话不对,或者让我觉得她很不理解我,我通常都是采取直接的方式反驳她,而最后就是我俩都很不愉快。
比如类似这种话“你这书白读的”,我就很气,我会反驳她“什么叫白读的,我怎么就白读呢”。其实我既然知道她只是以偏概全的结论,我也知道怎自己没有白读,这就够了。因为反驳她也没用,她现在就是这么觉得的,只有以后我的种种表明不是白读的,到那时她自然不会那么认为了。所以可以采取不回应或者侧面回应来告诉她一些事情,总之注意沟通的方式即沟通礼节很重要。
现在我明白了,其实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判断都是需要借助相应的标准即工具,我的行为举止是否礼貌亦是如此。因此他人判断我是否懂礼貌也就是通过我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礼节,是否符合礼仪的标准来评断的。
礼节如同习惯,可以学习和培养
和同事L讨论,我说到礼仪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以后我们可以花时间多学点,她却觉得自然点就好。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明白礼貌、礼节、礼仪三者的区别,现在我明白更确切的说我们要学习的是礼节,要学的是规范的礼节,那也就是在学习礼仪了。因为礼节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规范后的礼节。
为什么很多人对礼节礼仪包括她会不自然呢?就是因为平常不了解这些礼仪,更谈不上做,所以让她去学习和运用的时候,一开始不自然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学习后经常使用,慢慢地就会成自然了。礼仪就像任何一个习惯的形成一样,当它成了习惯的时候,就不会有不自然的感觉了。习惯后礼仪就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样自然。
礼节礼仪的灵魂是真诚
然而当养成习惯后,礼节礼仪不应该沦为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却失去了其灵魂--真诚。不懂礼貌只学些表面的礼节形式,就难免机械模仿、故作姿态,让人感到虚情假意。就算是规范化的礼节即礼仪,也让听者感觉不到真诚和温暖。但是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会误解礼节的真谛和灵魂,他们总是自以为习惯式如打官腔似的口吻,机械式流程化的动作,这些就表明他做到了礼貌礼节。其实讲礼貌,懂礼节应当是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的统一。
礼节礼仪的归宿是礼貌
我们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礼节礼仪,是因为礼节礼仪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自己舒服的同时也要让他人舒服。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只注重自己舒服,而不管他人的感受,不管他人是否舒服,从心里学来讲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实则当你的礼节礼仪成为习惯的时候,你自己舒服的同时,他人也会感觉舒服。然后他人对你的印象继而会更好,对你的评价也会更高。当你听到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赞美,你又会觉得更加高兴和舒服,然后又会更好的注重礼节礼仪,最终就是良性循坏了。那么被认为懂礼貌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优秀的内在品质也随之展露无遗。
讲礼貌是基础是目的,而懂礼节礼仪是工具是载体。因为礼貌最终是需要礼节和礼仪来体现的,所有这些礼节礼仪的到位都是为礼貌服务,最终体现为一个人是否懂礼貌,因此礼貌是礼节礼仪的归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2:28
如果孔雀没有羽毛,
它将失去美丽;
如果田野失去绿色,
它将变成荒漠;
如果人类不懂礼仪,
必将失去尊严。
礼仪,是端正的行为,是内心的修养,是灵魂的美德。礼仪,让我们完美地表达内心的爱,令人心生欢喜;礼仪,让我们时刻保持着优雅的风度,令人心生敬仰;礼仪,让我们从容镇定,挥洒自如,把艰辛的努力刻画成一道道美妙动人的风景。
一个人,不是因为拥有了崇高的荣誉,才懂得礼仪,而是因为懂得礼仪,才获得了崇高的荣誉。
礼仪,是荣誉的源泉。
晋文公退避三舍,用符合道义的礼仪来对待敌人,他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孔融让梨,用符合人伦的礼仪来对待兄弟姐妹,他赢得了千古美名;
共和国元帅朱德,请他青年时的教官叶成林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以军礼致敬,他赢得了世人的敬仰。
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礼仪,是做人做事达到极致的途径;唯有礼仪,可以帮助我们把一个大写的人做到家。
礼仪,是克制*,端正行为,严格遵守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把内心的道德与信仰变成恭敬得体的风范,让自己“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礼仪,是相互尊重,平等待人,把别人的尊严当成自己的尊严,甚至要像保卫自己的生命一样,保卫别人的自尊,哪怕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畜牲。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与禽兽彻底划清界限。请记住孔子说过的话吧——“礼者,敬人也。”尊敬别人,也就是尊敬我们自己。
礼仪,是热情坦诚,仁者爱人,时时刻刻站在道义与博爱的立场上对待他人。伸出的双手,一定无比热情;露出的微笑,一定无比真诚;敞开的胸怀,一定无比宽广。礼仪的形式是行为作风,礼仪的灵魂是内心的道德与爱。
君子的礼仪,塑就君子;军人的礼仪,塑就军人;精英的礼仪,塑就精英。礼仪是道德,是修养,是胸襟,是情怀,是人的身份。
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遵守礼仪,才能获得身份与地位,以及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动向老子虚心请教;对自己的老师以礼相待;
苏联的缔造者列宁,主动给端水的女工让路,对素不相识的普通人以礼相待;
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主动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握手,对自己的敌人以礼相待。
伟大的感恩,在礼仪中诞生;博爱的情怀,在礼仪中诞生;宽广的胸怀,在礼仪中诞生。
礼仪,
让荣誉光辉,
让荣誉伟大,
让荣誉不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4:19
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礼仪,是做人做事达到极致的途径;唯有礼仪,可以帮助我们把一个大写的人做到家。
礼仪,是克制*,端正行为,严格遵守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把内心的道德与信仰变成恭敬得体的风范,让自己“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礼仪,是相互尊重,平等待人,把别人的尊严当成自己的尊严,甚至要像保卫自己的生命一样,保卫别人的自尊,哪怕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畜牲。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与禽兽彻底划清界限。请记住孔子说过的话吧——“礼者,敬人也。”尊敬别人,也就是尊敬我们自己。
礼仪,是热情坦诚,仁者爱人,时时刻刻站在道义与博爱的立场上对待他人。伸出的双手,一定无比热情;露出的微笑,一定无比真诚;敞开的胸怀,一定无比宽广。礼仪的形式是行为作风,礼仪的灵魂是内心的道德与爱。
君子的礼仪,塑就君子;军人的礼仪,塑就军人;精英的礼仪,塑就精英。礼仪是道德,是修养,是胸襟,是情怀,是人的身份。
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遵守礼仪,才能获得身份与地位,以及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6:27
讲到礼仪,我就会联想到其他两个相近的词语:礼貌和礼节。三者都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从本质上说,三者是一致的,即根本都落在“礼”字上,但又各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和要求。
礼貌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和友好的品质和行为。礼貌总是在一个人待人接物的过程中,通过仪表、仪容、仪态及言谈举止来体现的。
礼节是表示对他人尊重与友好的外在行为规范,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行为体现。与礼貌相比,礼节处在表层,礼节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动作、行为。
礼仪则是指社交活动中,从始至终以一定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整套行为。礼仪的文化内涵要相对深些,它侧重于社会交往中,人们在礼遇规格、礼宾次序等方面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多用于较大规模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从他们的定义可以知道:礼节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程式化、规范化、流程化的礼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8:52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我国作为东方文明的发祥地,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仪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例如:东方民族含蓄、深沉;西方民族则直率、开朗东方人在初次见面时习惯于拱手、鞠躬,西方人则习惯于接吻、拥抱。礼仪的民族特色是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它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容而民族的传统精神又赋予它一种别具一格的魅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1:33
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这里的惯用形式包括礼节和仪式,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头、鞠躬、拱手、问候等;而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并且一般需要借助其他物品来完成,譬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迎宾仪式,结婚仪式,祭孔大典,等等。人类最早的礼仪是祭祀礼仪,它主要是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
附注:不能只把礼仪定位在“社会交往”范畴。最早的礼仪是祭礼,那可不是“社会交往”,那是人们在用心跟鬼神和大自然交往。并且,即使在现代,很多礼仪,也不是社会交往的事情。譬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开张仪式等等,人们举行这些礼仪,其实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示对大自然或他们心中相信的那个神的敬畏和祈求。他们可能在心里祈求大自然或神,保佑他们的建筑能够顺利竣工,并且能够长久屹立;保佑他们的船只下水后能够安全航行;保佑他们的生意开张后能够兴旺发达……,这些都不是“社会交往”,都是人们在用心跟鬼神和大自然交往。所以,不能只把礼仪定位在“社会交往”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