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90年代在中国的发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07: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22: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共关系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47年,美国公共关系学会成立,哈洛博士成为第一任*。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简称IPRA)在英国伦敦正式成立。这一时期,以卡特李普、森特和杰夫金斯为代表的一大批公共关系专家和大师,在理论和实践上把公共关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而这其中,又以卡特李普和森特提出的“双向对称”公共关系模式最具有代表性。
前在我们已经讲到艾维·李的“讲真话”原则和伯内斯的“投公众所好”的原则。但在实际公共关系操作中,光靠这些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公众具有个体差异,而且公众的需求、喜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那么建立一种机制适应这种变化,就成为公共关系发展的一大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和劳务合作日趋频繁和紧密。但由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背景各有差异,客观上需要一批公关人员从中斡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事实上,这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已严重地成为那些*巨头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他们在拓展世界市场中发现,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协调关系是他们的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传统的公共关系理论认为,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公共关系都是作为“一项具体工作”而表现出来。这类工作只注重将有关组织的信息扩散到组织的环境之中,而忽略将有关环境的信息传递给组织。这种理论实质上是把公共关系系统看成一个“封闭系统”,这种一厢情愿式的单向传递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缺少公众参与的“一头热”模式的弊端则日渐显露出来。现代公共关系理论要求以“开放系统”的思想去分析公共关系问题,以“双向对称”的理论模式去规划公共关系工作,即组织与其公众关系的维持与改变是建立在输出一反馈一调整的互动模式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模式中,公共关系具有潜在的、能够发挥参谋或顾问作用的能力,可以对决策过程施加影响。这种潜能能够在危机期产生控制局势的作用,而且作为外界环境的感应系统,公共关系还可以阻止潜在危机的发生。开放系统的“双向对称”公共关系模式一方面要把组织的行为和信息传递给公众,另一方面又要把公众的想法和信息传递给组织,从而使组织和公众形成一种互动的和谐状态。根据“双向对称”模式,组织必须区分那些对组织影响较大的公众,通过调查研究并展开适当的公关活动,以协调和这部分公众的关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社会*、经济模式、思想观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要求任何一个组织必须通过“双向对称”的模式去感应这种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公关策略,才有可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