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0:1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18:31
这一知识点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曾多次考察,考察形式以客观题为主,即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形式出现。出题角度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侧重识记类考查,二是侧重理解类考查,尤其是儿童道德发展各阶段特点的理解。
(一)道德两难故事法
道德两难故事是指在一个故事中提出两个相互冲突而难以抉择价值问题,让儿童听完故事后,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以此判断其道德发展的水平。在科尔伯格采用的“道德两难故事法”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如:海因兹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兹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二)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0~9岁)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对权威的外在服从。这一水平包括2个阶段。
水平二:习俗水平(9~15岁)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能注意到社会期望,着眼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这一水平包括2个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这一水平包括2个阶段。
易混淆点一: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VS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18:32
科尔伯格就是通过道德两难故事得出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的。比如汉斯偷药的故事。汉斯是一个穷人,有一天他老婆生病了,医生给汉斯说,本市只有一家药店有种药可以医治他的爱人。药店的老板制造这种药花了200元,却要价2000元,汉斯到处找人借钱但只借到了1000元,他就给老板说能不能赊给他,后续再还钱。药店的老板不愿意,汉斯趁着晚上就撬开药店大门偷药。如果不偷药,妻子就会死,如果偷药,就会被抓起来。根据儿童的回答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得出三习俗水平六阶段。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18:32
说话可不得到德里家成这种理论和其他理论都是不一样的我给狗狗喝水的过程当中这个赫尔伯特道德理论的话直到我们生活所以呢我们觉得这个理论的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的的话对我们来说还要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4 18:33
科尔伯格通过改进皮亚杰的研究,提出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经历*水平和六个阶段。*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同时,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用情景故事设置道德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反映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通过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以此去考察儿童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的道德情景中的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接下来是详细的阶段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