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15:3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8:36
曹操野心很大。他首先消灭了吕布、袁绍等许多敌人,占领了北方这个重要的根据地。曹操有一统天下的决心。曹操攻打吴的时候,竟然遭到了蜀吴联军的进攻。被攻击的曹操被打得落花流水,逃到北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结束后,蜀、吴积极打自己的算盘,占据自己的地盘,蜀占领荆州、巴蜀;吴国占据江东领土,曹操在北方。这三个国家形成了三方对抗。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认为,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以,东汉末年,只有三国?其实不是,三国时期有四个国家。
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他的地位,但曹丕和曹操的想法不同。曹丕废汉献帝,后称帝,后改称魏文帝。刘备见曹丕称帝,打着复汉的幌子自己当了皇帝。孙权见此,怎能示弱,立马称帝?之后出现了三皇统天下的局面。
如果只有两个国家,很容易决定胜负,但如果同时有三个国家,就不敢轻举妄动,就会出现三个国家站在一起的稳定局面。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讲的是三国发生的事情,但在真实历史中,还有第四个国家,辽东的燕国。
燕是辽东人公孙度一手创建的,他靠自己的心志慢慢往上爬,后来立国,成了一国之君。
当时正是乱世,燕只是一个小国。自然,它不敢招惹像魏蜀吴这样的大国。颜也过着各自为政的生活,没有参加战争。况且燕国远离中原,影响很小。没有人会注意到它,但它确实存在。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主要讲的是*权力的事迹,而阎这样的边缘国家影响很小。所以罗贯中不理会燕,不把燕当国家,而是割据政权,所以罗贯中没有把燕写进三国演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8:37
说起东汉末年,我们心中很快就会想起那句“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歌词。在东汉结束之后迎来的三国时期,是一段被后世无比推崇的英雄辈出的历史,有着无数的文学作品用笔墨去描绘他们心中的英雄。
元末明初,罗贯中写出了《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描述出的三国世界也是最被后世所接受的。但是在这段历史里,人们都只知道三国鼎立,却不知道在东汉末年是有着四国鼎立的存在,而罗贯中为何只写了魏蜀吴的故事,那么被移除的是哪国呢?这一国,就是割据在辽东近50年的公孙氏势力。
东汉末年,皇室昏暗腐朽,十常侍权倾朝野。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让百姓民不聊生,民心已经不堪一击。在连年天灾和瘟疫的冲击下,人民终于崩溃,彻底起义爆发。184年由张角领导爆发的黄巾起义彻底宣告了乱世的开始。
东汉政权在黄巾起义的进攻下已经摇摇欲坠,这时各地的豪强诸侯也开始参与了进来。谁都希望在东汉灭亡之时分一杯羹,如果能够夺得天下,那就最好了。于是他们开始在各自的据点圈地称王,并且四处讨伐敌对势力。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东汉皇室不得不扶持少帝刘辩上位。董卓趁虚而入,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乱世更乱了一分,中原一片战乱不堪。而这时,公孙度却敏锐地发现自己的机会出现了。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被徐荣推举担任辽东太守的公孙度看出了中原的*,辽东位远反而显得十分平静。根据《三国志·卷八·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记载,公孙度联合他的亲信刘毅和阳仪采取强硬手段除掉了原河内太守李敏全族,直接在辽东称王,自封“辽东侯”。
趁着中原各路势力互相制约的时候,公孙度带着他的军队不停发展势力。东征高句丽,西征乌桓,连战连捷,一时间领土扩张迅速。公元192年董卓灭,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直接摧毁了袁绍势力,至此北方曹操一家独大。
在公元204年的时候,公孙度病逝,他的儿子公孙康继位。不像父亲一样拒绝曹操的亲近,公孙康非常信服曹操。公元207年,他协助曹魏消灭了袁尚和袁熙,并在公元209年直破高句丽国都,立功煊赫,被曹魏拜为左将军。
自此公孙氏已经被曹魏降服,北方大定,曹操也可以专心的去中原和吴、蜀博弈。公元228年,魏国正在被蜀国的大军牵扯,还有吴国虎视眈眈,对北方的操控大大减弱了。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认为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当即*叔叔公孙恭退位,在辽东称帝,建国名为“燕”,直欲和曹魏势力搏一搏北方的天下。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与北伐途中,蜀国大军给魏国的压力瞬间就减轻一大半,曹丕终于腾出手来对付在他枕边自立的公孙氏了。辽东地势不似中原地区错综复杂,反而是一马平川的广阔平原,加之辽东地广人稀,是典型的难守易攻之地。
《后汉书》记载,在公元238年的时候,魏国有着443万的人口,而辽东尽管占地辽阔,总人口却只有不到30万。这种致命的悬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没有充足的军队。于是238年,司马懿率4万军队一路北伐,公孙辽东就此灭国。
辽东公孙势力,可谓是东汉大乱世期间第一个割据称王的势力,他们没有受到战火的影响,借着董卓吸引风头的时候悄悄发展势力。但是在公孙氏统治的50年里,辽东一直都是安于一隅,在自己境内励精图治,并没有参与到中原的格局,对历史也没有什么影响,从而他们在历史上都被选择性的略过,并不如三国一样充满作为。
之所以公孙氏能够撑到238年,想必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曹操被蜀、吴缠得太紧,并且对着一个小小的辽东侯不放在心里的缘故吧。在真正的大势力博弈的时候,辽东这种小势力实在是不值一提。也正因如此,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才会如此浅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8:37
东汉末年曾经在公元237年是四国鼎立,罗贯中所抹去的是公孙渊的大燕国,抹去这段历史的主要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从189年公孙度开始经营辽东,到238年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灭亡,前后共计50年。因此这段时期就算是和魏、蜀、吴三国的建国时间(魏国46年,蜀国43年,吴国52年)相比,时间长短也毫不逊色;
第二,公孙渊曾被魏明帝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之后公孙渊后遣使南通孙权,孙权封其为燕王,并遣甲士万人携珍宝前往辽东,公孙渊害怕魏国讨伐,于是斩送吴使首至洛阳,明帝拜其大司马,封乐浪公,承认公孙渊为一方诸侯;
第三,景初元年(237年),公孙渊在击败前来讨伐的毌丘俭等后叛魏,自立为燕王,建年号绍汉,并置百官。这时候他已经称王了。所以这一年大燕国可以算一国,与魏蜀吴三国平起平坐;
第四,公孙度确实挺有能力的,从公孙度于东汉中平六年(189年)为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开始,期间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大王、往南越海收青州东莱诸县,极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中部,南跨海占有山东半岛的东莱诸县,西抵滦河流域,北至鲜卑、夫余,建立了东北地区强大的地方割据政权。其后爵位传于长子公孙康、次子公孙恭、孙公孙渊,持续有近五十年之久。
总而言之,公孙氏曾与曹操军交锋,虽一度臣服,但公孙渊上台后摇摆于魏与吴之间,魏明帝曹睿先后发动三次战斗,终在景初二年(238年)。到公元238年司马懿率军灭燕为止,公孙政权一共建立了至少四十八年,超过了三国中的魏蜀两国。这段时间应属于四国鼎立的时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8:38
被抹去的是燕国,罗贯中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样有利于小说世界观的架构,罗贯中只是为了写一本小说,又不是写史记,小说本来就是虚构的,所以他这样做没有一点问题。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8:38
但有些历史爱好者却发现,在东汉末年,除了魏蜀吴以外,还存在着一个有别于三国之外的第四国,东国,又称燕国,因此,东汉末年应该是,四国鼎立,那么,为何罗贯中在写这部书的时候,抹去了这个国家呢事实上,所谓的,抹去,之说,本身有些牵强,因为这个被抹去的国家,在体量上本就难以与魏蜀吴相抗衡,不仅如此,其历代国主更是长期偏安一隅,毫无进取中原之心,将这样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国家强行放到三国争雄的故事世界中去,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