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动画与手绘动画的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14:0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9:33
CG(ComputerGraphic)电脑图像生成技术,又被称为电脑动画,如今已成为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阿甘正传》片头中随着悠扬旋律划着优美弧线的羽毛,还是《指环王》中玄奇的景色,CG技术的运用使我们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梦境终于可以完美地展现出来。
电影中CG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虚拟场景和虚拟角色两部分。
全CG场景其代表是虚拟现实技术。其实,虚拟现实技术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越了电影的范畴与局限。虚拟现实技术起先用于一些发达国家飞机驾驶员的模拟体验上,整个场景由计算机实时动态生成,根据受测者的行为而模拟出不同情况。美国纽约市海德天文馆据称拥有全球最大的产生身临其境效果的虚拟系统。利用数字技术,该系统能投影50万颗星星,而利用机械投影系统一般只能投影1.2万颗星星。这项技术很快就应用到了电脑游戏等娱乐领域。观众在看电影时只能单向地观看,但到了游戏中,游戏者控制角色的行为,从而可以与场景产生互动,这是怎样一个梦幻般的体验啊!
虚拟角色又可被称为虚拟演员,荧幕中出现的是由电脑设计的形象。导演可以用电脑虚拟在世的明星,也可以让那些已故的演员“起死回生”,重返舞台。李国豪在1993年拍摄《乌鸦》时意外死亡,随后导演利用蒙太奇和当时还不太成熟的CG技术让李国豪“演”完了电影。利用丰富的资料,重新“整合”出一个明星来并不是太麻烦的事,目前正在播放的一个广告当中,CG技术使得年轻时期的拳王阿里可以和他现在的女儿同场竞技。不过目前CG技术毕竟还不够成熟,在性格以及神态的表现上还是不及真人,看看《最终幻想(电影版)》,虽然角色外形很漂亮,举止也和真人很像,但怎么看怎么觉得缺少了真人的灵气。因此,大量代替真人的想法最好还是不要操之过急。此外,我们还可以用电脑塑造出不存在的形象,比如《精灵鼠小弟》中的小老鼠,还有《小蚁雄兵》里的蚁哥,它们的外貌、肤色、气质、着装、谈吐完全都是由幕后制作者控制的。限于目前技术,虚拟角色的“演技”仍与真人有不小的差距。
虽然CG技术应用于电影和动画片已有一定年头了,但第一部完全由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还得从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开始算起。此后,只要有三维动画问世,它就一直打压着同时期的手绘动画电影。迪斯尼的手绘动画大制作《木兰》和《泰山》,在《虫虫危机》和《玩具总动员2》面前黯然失色。而《怪物史莱克》和《海底总动员》甚至还打败了真*片《珍珠港》和《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
手绘动画与电脑动画的争斗也可以说是人脑与电脑的交锋,是手工作坊和数字工厂的较量。手绘动画的技术基础是“分层”技术。动画师将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背景分别绘制在不同的透明胶片上,然后叠加在一起拍摄。这样不仅减少了绘制的帧数,同时还可以实现透明、景深和折射等不同的效果。发达的电脑技术与优秀动画师的联姻进一步推动了手绘动画的发展,各个层可以在电脑上直接合成,电脑还能绘制出许多手绘无法完成的画面。自从迪斯尼1986年利用电脑制作了《妙妙探》后,动画场景的数字合成技术在手绘动画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因此,严格来说,完全手绘的动画早已不存在了,但只要动画角色是用手绘制作并一层层叠加上去的,就还属于手绘动画。
电脑动画依赖的CG技术通过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模拟现实,需要完成建模、动作、渲染等多个步骤。建模就是以点、线、面的方式建立物体的几何信息,动作是在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动态捕捉、力场模拟等方法让物体按照要求运动,渲染就是给着了色、添加了纹理的物体打上虚拟的灯光进行模拟拍摄。由于涉及到大量的运算,CG工作室需要在硬件上做不小的投入,像皮克斯这类大型工作室需要将数十台工作站组合在一起使用。为了满足市场对三维动画作品越来越高的视觉要求,皮克斯研发出了软件RenderMan,梦工厂选择了MentalRay,用这些渲染软件使CG图像与真实事物的区别越来越模糊。想想《怪物史莱克》中的森林、草地,《海底总动员》中的海底世界,你一定会对CG表现出的惊人效果赞叹不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9:34
手绘的真实,电脑的形象,手绘的随意,电脑的工整,若你学过画画,那就手绘吧,没学过的,都可以,只是电脑的难度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