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14:4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8:53
确实如此。
商鞅奉行的是一种非传统道家,渊源于老子的《道德经》流派,在中原范围找不到知音,被当时山东六国视为“蛮夷”的秦国所采用。
主流的传统道家,则渊源于黄帝训御天下的《道经》,基本为山东六国的统治者视为正统。
孔子有一个历史上很著名的主张,叫“春秋大一统”,其实就是论述当时属于政教合一的体系,儒教内部的道家祭司阶层根据一年分为春秋两季的特点(夏季和冬季是后来才分化出来的),分为“春派”和“秋派”,上半年是春季,以建设儒教,传播儒教为主要使命,下半年是秋季,以排除儒教异己为己任,维护儒教传教秩序,正统道家人士属于“春派”,他们要兼采平民儒家的观点,而非传统道家人士属于“秋派”,纯粹以宗教神权为中心,讲究权力无论宗教还是世俗管理,都要绝对的集中。
为了发挥道家的全面作用,无论何种流派,集中力量,才能万众一心,传播儒教事业,所以叫“春秋大一统”。
而事实结果是,没有实现“春秋大一统”,但实现了“秋派大一统”,“秋派”或者说“老派”、《道德经》派人士最终得以胜出,而“春派”或者说“老派”、《道经》派人士受到了生命的诛杀,学说的焚毁,这就是历史上秦始皇实施的“焚书坑儒”。
由于这是历史上当时最大规模的思想领域的全面追杀,也反映了道家同室操戈的残酷现实,所以秦王朝被称之为“暴秦”。
儒家一直对“春派”道家人士尊崇有加,对于自己曾经的思想领袖和老师有深深的敬意,在汉武帝时期,儒家经过蛰伏终于联合皇权对“秋派”当家的道家反戈一击,使其跌落神坛,走入民间,在远离中原的四川巴地,建立了道教。
而掌握了话语权的儒家,根据“秋派”道家主张“君无为,法无不为”的特点,创造出了“法家”这个特殊的思想流派,不承认“秋派”道家是道家,以方便自己对原属“秋派”道家的法家进行口诛笔伐,不会背上“欺师灭祖”的骂名。
而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道德经》(包含其优秀隔世传人的《韩非子》)思想战胜《道经》思想的完整过程,其“焚书”,商鞅时代就开始“焚”了,只不过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焚得更为彻底而已。
而“坑儒”,则是秦始皇的创举,毕竟中国的宗教*,在思想领域相当于是“*犯”,是不能轻易动刀兵的,而儒教的领导阶层这么多道家人士敢于“殉道”,敢于以生命为牺牲成为“卫道士”,却是秦始皇始料未及的,他只能骑虎难下,诛杀到底了,这也导致儒教《道经》、《乐经》失传,《易经》无人能够看懂的惨烈文化事件的发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8:53
的确是商鞅变法的原因,商鞅变法使得秦*队实力增强,可以碾压六国。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8:54
对秦国的强大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商鞅变法正是商鞅变法,使秦国从一个弱国变成了强国。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8:55
不是,秦国真正强大的原因是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商鞅变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