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9:5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1:47
看字的中间来区别
具体方法:
1、“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例如:辨别、分辨、辨认等。
2、“辩”的中间是言字旁,意思是用语言来说明见解或主张,例如:辩驳、辩论、辩辞。
3、“辫”的中间是绞丝,意思是把头发分叉编成的条条,例如:辫子
4、“瓣”的中间是“瓜”,指花瓣或植物的种子、果实可以分开的小块,例如:四瓣橘子。
造句:
他自己就是最好的辩护人。
立证是在辩护中引例证明。
那时我的头发梳两条辫子。
他们的头发编成许多小辫儿。
液体倾向于积存在皮瓣下。
许多花的花瓣在阳光下开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1:47
“辨,辩,辫“三字同音,都读作“biàn”,区别是意思不一样。其中:
辨:从辡从刀。辡为两个罪人相互争执,需要裁断。组词为“分辨”“辨别”“辨认”等;
辩:形声,从形旁,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组词“争辩”“答辩”“辩白”“辩驳”“辩护”等;
辫: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意为“辫子”。组词“辫子”“发辫”等。
扩展内容:
辩
字词释义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如:《两小儿辩日》
中国古代逻辑学术语。指对一个命题或论点的是非展开争论,亦泛指逻辑学。
《墨经·经上》说:"辩,争彼也。辩胜,当也。"认为"彼"是辩论的对象,指所争论的命题或论点。"辩"是对彼进行争论,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如一个牲畜,"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而论断与实际相符便是"当"。
在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各家都力图通过辩论,战胜论敌。辩论多了,逐渐摸索到一些应当遵循的法则,积累起一套辩论的方法。《墨经·小取》对辩的法则作了这样的说明:"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这里概括了当时辩的基本内容,"辩"称得上是一种专门学问,即辩学。它相当于近代的逻辑学,所以后世有人将逻辑学译为"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