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实行税制改革的背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19:0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2 08:40
雍正帝执政13年,以治政严厉、革新除弊而闻名于世。尤其是“摊丁入亩”和“耗羡归公”两大税制改革,对清朝的财政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一、摊丁入亩
1、定义: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草创于明代,是清朝*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
2、背景:清初仍然沿用明朝的一条鞭法,但是由于地主藏匿人口和流民增多,使得土地和人口清查很难得到准确的清查;第二,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和人口增长,丁银已经成为农民一项沉重的负担。为了保证稳定的税额、缓和阶级矛盾,确定人口数量,清*下令废除一条鞭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摊丁入亩。
3、内容: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
*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明代行一条鞭法,清代继续施行,部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征收
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4、意义及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清朝*把许多本来与田地无关的课税,也并入田赋,造成了更深的阶级矛盾
二、耗羡归公
1、定义:耗羡归公又称火耗归公。火耗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雍正二年七月推广全国,将明朝以来的“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正税,并制度养廉银,用意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
2、背景:清朝前期,各级县*征收的赋税、粮食等在运输途中会产生损害,*便将这部分损耗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在征钱粮时一般要多收一部分,比如说,按照朝廷规定,今年收粮食二十石,那么*来找你收粮食,你就得交二十三石,甚至更高。这多出的几石,就是*们可以自由处置的私产,用它来改善生活。在雍正朝时,这耗羡的征收率是挺高的,少的也有十分之二,多的则达到十分之四甚到更高,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雍正皇帝就是看出这个火耗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所以决定火耗充公
3、作用:
(1)弥补了财粮的亏空,把国家的财政收入纳入了正轨,这势必促使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减轻了劳动人民的一些实际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3)有利于加强*财力,削弱地方势力。
4、意义:是从财政方面加强封建国家的地位,重新调整各阶级利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2 08:40
一、刷新吏治改革货币:康熙后期大量基础建设导致府库支绌,前期通货尚稳定,以后私铸改器奸民牟利破坏了金融秩序,康熙末期国库存银七百万两,雍正即位,强化皇权集中统治,日理万机,废寝忘食,历精图治,严惩贪污,“振数百年之颓风”,推行积极的币改,短短十三年国库贮银五千多万两。雍正通宝制钱,径2.6—2.8厘米,重4.2—4.8克,在有清一代堪称“居少而精”,至今极少发现薄小制钱。
二、调整机构加强钱币管理:康熙在各省设廿多个钱局,雍正大力裁减只剩十五个局,取消旧版式,只用面文汉字,背满文宝字和地名如“宝泉”“宝陕”,删繁就简,统一版式,不减重量,提高了信誉,自雍正迄清亡(180多年)制式不变。对私铸伪劣课以重罚,雍正四年(1720年)禁私铸令各省收买小钱官府给半价(官钱千文收买小钱二千文),禁用小钱,收旧造新,二三年内小钱灭迹,有效地控制了私铸,稳定了货币流通。
三、控制铜源打击投机贩运:熔钱铸器可牟厚利导至铜源匮乏,铜价升高,铸钱亏损。雍正下令只准京城三品以上*用铜器,余皆不准用铜皿,限期三年黄铜器皿卖给国家,如贩运首犯斩立决,同时稳定控制白银,保证铜源,稳定了货源以保铸造流通。
四、统一标准,银钱双本位运行:“钱贱于铜则有私毁之患,钱贵于铜则有私铸之患”为解决差额,实行银钱双本位制,在币材供应充足情况下确保官钱质量,保证白银成色,以纹银一两兑换制钱千文,反之亦是,从根本上控制了货币金融稳定。
仅三年清理了康熙多年积欠,十年府库充盈,措施得力对稳定金融起到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