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的性格是怎样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12:1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33
1828~1910) *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
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
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33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
彼得堡他以 不谙世故 和 放荡不羁 而被视为怪人
谴责战争、一切正统宗教、财产和*。试图广施博舍,送掉自己的全部财产。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自己同他们的思想有距离而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深感不安。
年轻时他不好好读书,考试不及格,被降了班之后仍不思悔改,整天与社会上一些小混混*,输了借,借了输,整整一年的光阴给糟蹋了。 自信心给了他幡然顿悟的机会,大概他意识到自己与那些小混混的不同处在于一种潜在意识的优劣的比较,类似的非尴尬,在日记聚明确结论, 自己八种“病”:一,缺乏刚毅力;二,自己欺骗自己;三,有少年轻浮气;四,不谦逊;五,脾气太躁;六,生活太放纵;七,模仿性太强;八,缺乏反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34
他语言犀利
为人正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35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7181495.html
怎么今天都是想了解托尔斯泰的人。。。上面是我的回答,懒得打字了,太累,自己点着看吧。
总之,他是个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这是他和与他同时期俄罗斯知识分子身上共有的特点,令人痛苦的命运和现实,让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对他们来说,生活就像一条追求理想的朝圣之路,带着强烈的使命感。
也正因为此,俄罗斯的寻道图强之路才显得非常悲壮。
不打了不打了,想了解,就看看相关的历史,以及他的著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36
一、从童年到大学
在莫斯科以南200公里,离图拉城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风景优美的贵族
庄园——雅斯纳亚·波良纳。这里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一片郁郁葱葱的森
林更惹人注目。在林中空地的*,是宽敞、古老的地主宅邸。1828年8月2
8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就出生在这里。
托尔斯泰出身显赫,其先祖曾任彼得大帝时代的国务大臣和枢密院首脑
,祖父曾任喀山省*。他的外祖父是*历史上第一任统治者留里克的后
裔,担任过大使和总督,被授予上将*。外祖父生性孤傲,与新沙皇发生
冲突,主动离职,四十六岁即隐居在雅斯纳雅·波良纳,致力于庄园的扩建
和独生女玛丽娅的教育。托尔斯泰的父亲早年也曾从军,参加过一八一二年
抵抗拿破仑的卫国战争。
托尔斯泰在三个哥哥中,最爱最敬的是比他大五岁的大哥尼古拉,而对
二哥谢尔盖则是钦佩与赞赏。二哥有漂亮的外貌、优美的歌喉,并且有绘画
天赋。他甚至赞赏二哥那种毫不掩饰的利己行为。他模仿二哥,希望成为与
二哥一样的人。他后来回忆说,这是由于自己的个性,总是琢磨着别人对自
己的感觉和看法,从而毁了生活的乐趣,所以,才特别赞赏二哥那种“自信
的”利己主义。但说到底,钦佩不等于爱,他最爱的是大哥。
尼古拉的确是一个奇特的人。屠格涅夫曾说过,尼古拉只因为缺少了当
一名作家所需要的毛病,才没有成为一名大作家。这毛病就是虚荣心。其实
他具有真正作家的气质,如敏锐的艺术鉴别力、高度的分寸感、善意而又令
人愉快的幽默、异乎寻常的想象力,以及切合实际的、境界很高的世界观等
。有一次,大约是托尔斯泰五岁时,十岁的大哥向三个弟弟宣布,说他有一
个秘诀,若有朝一日把这秘诀公开,利用这秘诀会使所有的人成为幸福的人
,不再有疾病,不再有任何不愉快之事,大家都相亲相爱,成为“蚂蚁兄弟
”。托尔斯泰兄弟们当时都很喜欢“蚂蚁”这个词,他们甚至还做“蚂蚁兄
弟”的游戏:大家都坐到椅子底下,用一些箱子把椅子围住,再用围巾和手
帕蒙上,大家摸黑紧紧依偎在一起。托尔斯泰十分喜欢这个游戏,感到特别
激动,心里充满了一种特殊的爱。然而,那能够使所有人都幸福的秘诀是什
么?大哥说,这一秘诀写在一根小绿棒上,埋在森林中扎卡斯峡谷旁。
这个小绿棒的故事,令五岁的托尔斯泰神往不已。许多年后,在他的垂
暮之年,还以《小绿棒》为题写了一篇重要论文。他曾说:“要像蚂蚁那样
相亲相爱地偎依在一起,不过不单是在蒙上围巾和手帕的圈椅底下,而是要
普天下所有的人都如此,这至今仍是我的理想。那时候我相信,那根小绿棒
是确实存在的,上面写的是:必须消灭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并赐予人们伟大
的幸福。如今我依然相信,这一真理是永存的,它将为人们所知道,并将赐
予人们它所允诺的一切。”
七十多年后,托尔斯泰去世,根据他的遗愿,被安葬在尼古拉所说埋有
小绿棒的扎卡斯峡谷旁、大树下。
幼年的托尔斯泰性格活泼,热爱一切事物,但又多愁善感,喜欢沉思。
他总是像一道亮光一样,带着愉快的微笑跑来跑去。他喜欢开玩笑。遇到挫
折时,他虽然伤心,却从不哭泣,反之,别人抚爱他时,他却会流泪。他很
爱哭,也就是说,他很容易受感动,所以外号叫“哭孩子”。他喜欢搞出些
不同凡响的事情,让大家惊讶不已。
在他七八岁时,他渴望飞翔,并且不知为什么自以为已经掌握了飞翔的
奥秘,认为只要用双手使劲地抱住膝盖从高处往下跳,就会像鸟儿一样在空
中飞。有一天,在大家都去吃饭时,他爬上顶楼的窗口,朝院子里跳去。当
有人发现他躺在院子里时,他已失去知觉。幸而没有摔伤骨头,只是有些脑
震荡,在睡了十八个小时后又醒过来了。这真是万幸,不然的话,稍有差池
,伟大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就会从那古老的窗
口消失了……
有一次,托尔斯泰一家人乘三驾马车出行,中途休息时,他下车步行。
当马车快赶上他时,他就跑起来;马越跑越快,他也越跑越快,拼命跟马赛
跑,一直跑了两里多路,他完全跑不动时,才让家人把他拉上马车。还有一
次,他爱上了一个比他大的九岁女孩,见那女孩儿跟别人说话,他出于嫉妒
,把她从阳台上推下去摔伤了,跛了很久。当他的哥哥们都进骑术学校开始
学习时,他不顾年龄太小和父亲的劝告,执意要学,结果跌下来一次,但以
后再没跌下来。当哥哥们轮流骑过一匹老马,该他骑时,那马因太疲倦,不
想离开马厩,他生气地猛烈抽打那马,连马鞭都抽断了。他让管家再拿一根
粗马鞭来,管家说:“你看不到它已多么疲倦,而且已经老了吗?你为什么
不可怜它?”他下了马,看到老马两胁抽搐着,冒着热气。他感到很抱歉,
搂住马脖子,请它原谅……从此,他再未*过马。
从很小的时候,他就为自己的丑陋而难过,凡是涉及到他的外貌的话题
都使他非常难受。他曾失望地想,像自己这样有着扁鼻子、厚嘴唇和灰色小
眼睛的人,在世界上是不会得到幸福的;他祈求上帝,为了一副漂亮的面孑
L他愿意付出一切。开始读书后,他的功课也不好,一位辅导过他们兄弟学
习的人说:“尼古拉敢想又敢做;谢尔盖敢想,但不敢做;列夫则既不敢想也不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