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介匡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8:2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8 14:06
匡衡
字稚圭,西汉著名经学大师,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匡衡幼年好学,勤奋努力,据《西京杂记》载:“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读书不但刻苦勤奋,而且说《诗经》见解独特。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匡衡任少傅数年,多次向皇帝上疏,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在后几年里,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典故: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8 14:07
匡衡
字稚圭,西汉著名经学大师,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匡衡幼年好学,勤奋努力,据《西京杂记》载:“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读书不但刻苦勤奋,而且说《诗经》见解独特。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匡衡任少傅数年,多次向皇帝上疏,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在后几年里,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8 14:07
匡衡
匡衡
字稚圭,西汉著名经学大师,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匡衡幼年好学,勤奋努力,据《西京杂记》载:“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读书不但刻苦勤奋,而且说《诗经》见解独特。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匡衡任少傅数年,多次向皇帝上疏,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在后几年里,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典故: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匡衡(生卒待考),字稚圭,西汉经学家。祖籍东海承(今*陵镇),至匡衡时,始迁居于驺县羊下村(今属邹县城关区)。
匡衡出身于农家,非常贫穷,但他自幼好学,不为家贫所误。匡衡年少时,经常给人家当短工而不取报酬,只以借主人的书看作为交换条件。他的邻居比较富裕,为了学习,匡衡便将墙壁掏个洞,引来邻居家的灯光读书,这就是人们熟悉的"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聪颖好学,精力旺盛,他非常喜欢探讨诗句的含义。众儒生曾编出顺口溜,说匡衡"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当时大文人萧望之、梁贺曾与匡衡对诗,匡衡谈吐有据,言语深美,深得萧、梁二人的赞赏。于是,萧望之亲自上奏折,请求皇帝任用。
汉元帝即位,赐匡衡为郎中,后升迁博士给事中。匡衡曾先后出任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等职。汉元帝在位时,还曾让匡衡居于殿中为师,为朝内*讲授诗赋,不少县官也前往旁听。建昭三年(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死,匡衡代之为相,赐封乐安候。
元帝死,汉成帝即位,匡衡上疏建议:"戒妃匹,劝经学,学威仪之则",皇帝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建始四年(前31年)因奏本石显之事未成,遭贬,免除丞相之职。几年以后,其子匡昌为越骑校尉,醉后杀人,匡衡免冠待罪。后辞官还乡,病死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