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15:1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22:20
疾病介绍淋巴管瘤是以淋巴管系统发育畸形为特征的疾病,即由异常增生的淋巴管组成、瘤内充满淋巴液的肿块。增生的淋巴管生长有一定的*性,不具备类似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的特征。淋巴管瘤比较常见,无明显种族和性别差异,多发人群是10岁以下的儿童,且80%以上患儿发病在2岁以前,50%-60%出生时即发病。淋巴管瘤病因淋巴管瘤发生原因目前并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淋巴管先天发育畸形或者某些原因,如外伤、炎症、寄生虫等引起发病部位淋巴液排出障碍,造成淋巴液潴留,导致淋巴管扩张、增生而形成的。小儿淋巴管瘤多因为先天发育畸形,外伤等多见于*。有学者在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病因研究中发现,62 %的患病胎儿伴有染色体异常,说明淋巴管瘤的发生有可能与病人染色体数目或其亚型异常有关。淋巴管瘤种类淋巴管瘤可以发生在体内含有淋巴组织的任何部位, 约95 %发生在颈部和腋窝 (颈部约占 75 %,腋窝占 20 %),其它部位少见。传统上习惯把淋巴管瘤分为以下3类:1)海绵状淋巴管瘤:是最常见的一种淋巴管瘤,主要由较大的淋巴窦腔构成,常伴有纤维包膜,多见于唇、舌、颊、颈等部位,主要表现为局部组织肿胀变形。该类淋巴管瘤不能被压缩,一般不侵及皮肤,但可侵及黏膜,在黏膜表面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2)囊状淋巴管瘤:又称囊性水瘤。主要由肉眼可见的巨大淋巴腔隙构成,也是淋巴管瘤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颈部及腋部,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囊性包快,该病变一般界限清楚,有波动感,不能被压缩,穿刺可抽出淡*的液体。3)单纯性淋巴管瘤:又称毛细淋巴管瘤,非常少见,是由细小的薄壁淋巴管组成,常见于肢体近端,其外观像米粒大小的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破溃后可流出淋巴液,很少孤立存在,常为多个淋巴管瘤无规则的排列在一起。淋巴管瘤的主要症状多数淋巴管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包块,质地软,有波动感,破溃后可流出淡*液体。当肿瘤增大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或者发生出血、 感染、扭转、破裂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的伴随症状,如疼痛、发烧、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淋巴管瘤的检查淋巴管瘤的术前确诊率较低,尤其位于体腔内者。影象学检查和穿刺活检能够提高其诊断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单快捷,可以确定肿瘤发生的部位、数量、与周围的关系等,但易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典型淋巴管瘤表现为低张力无定型囊性肿物,肿块大小0 . 5cm 至几十厘米不等,囊内可见条带状回声分隔,形成典型的蜂房样结构,不同囊液成分其回声可有强弱不同,囊壁有钙化时可表现为强回声。CT 更容易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淋巴管瘤典型CT表现为:薄壁、光滑的囊状物,囊内密度均匀,可见分隔,囊壁和分隔可强化。MRI能够清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和范围, 是目前最好的检查诊断方法,通过电脑三维重建, 能够显示肿瘤的立体图像。在超声或 CT 引导下,进行介入穿刺可抽吸出瘤体内囊液。如果为浆液性或乳糜性,含有多量淋巴细胞,可高度提示淋巴管瘤的诊断。淋巴管瘤的病理淋巴管瘤的组织学特征是有一层扁平上皮的内皮细胞层,囊壁含有交错的淋巴组织、小的淋巴间隙、平滑肌和泡沫细胞。一般认为,淋巴管瘤是属于一种良性疾病,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它有恶性之分,如淋巴管(内皮)肉瘤,淋巴管平滑肌肉瘤等就被认为是恶性淋巴管瘤,非常少见。淋巴管瘤的治疗淋巴管瘤不同于血管瘤,不会自动消失,因此若确诊为淋巴管瘤,应尽早治疗。淋巴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除手术外,还有肿瘤囊液抽吸、抽吸后注射硬化剂、热疗、放疗等。一般认为,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切除的复杂性和操作的危险性决定。1)手术治疗:在各种治疗方法中,手术切除为淋巴管瘤的首选治疗。淋巴管瘤有浸润性生长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所以根据发生的部位和受累及的范围,应尽量一次完整切除瘤体,必要时可部分或全部切除受累脏器,同时结扎周围的淋巴管道,防止淋巴管瘘而导致复发。2)囊液抽吸:瘤体内液单纯穿刺抽吸只能暂时解除瘤体对周围组织或器官的压迫 ,由于瘤腔与淋巴管相通,所以会很快复发,此方法近年已经较少应用 。3)硬化疗法:瘤体内液穿刺抽吸后注射 OK-432、博来霉素、平阳霉素、纤维封闭剂等,能促使瘤壁发生炎症粘连,使淋巴管道闭塞防止复发,其中以应用纤维封闭剂剂果较好,甚至可避免手术。另外还有放射、激光、热疗等方法 ,但效果不甚理想。淋巴管瘤的预防由于淋巴管瘤的确切病因不明确,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但一般认为,妊娠期间,避免感冒和病毒感染,防止服用对胎儿可能有不利影响的药物,不接触射线,可能会降低先天性淋巴管瘤的发生率。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避免药物滥用,在有害环境中作业时注意个人防护,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则可降低*淋巴管瘤的产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23:38
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专门治疗血管瘤的专门的医院,血管瘤治疗应根据病损类型,位置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来决定.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外壳切除,放射治疗,激素治疗,低温治疗,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