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这篇课文说了哪些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12:5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2:33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所作的序.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出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奠定了叹惋的感情基调.而“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历史事实则是“盛衰之理”的最有力的证明.这一“得”一“失”与一“盛”一“衰”相照应,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2、3段),叙述庄宗得天下的艰辛过程,并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理论概括.
第2段承接上文,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关于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被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会造成文势的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个故事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是这个故事在当时有相当的影响,宋初王禹偁在《五代史阙文》中对此事亦有记载.这个故事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所以欧阳修把它写入文中,为了慎重起见,在前面又加了“世言”二字,以强调这个事情的传说性质.这个事情是本文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也是下文展开议论的基础.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作两层来记述.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代了赐矢的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功告成后,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重写庄宗对三矢的恭敬态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了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情形,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战争状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欲抑先扬,为下文张本.
第3段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之理,阐明中心论点.先用饱蘸感情的笔墨盛赞庄宗的成功,继而感叹他的失败,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鲜明的对照.同是一个人,曾经是“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转而竟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由“盛”而“衰”,前后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着用了两个设问句,前一句用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作了理论的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根本原因,说明盛衰之势,本源在于“人事”的道理.这就与文章开始提出的论点取得了相互的照应.
第三部分(第4段),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此段继续展开议论.“故”承接上文,归纳庄宗盛衰之理.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逆”的经验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这就使得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3:51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所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出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奠定了叹惋的感情基调.而“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历史事实则是“盛衰之理”的最有力的证明.这一“得”一“失”与一“盛”一“衰”相照应,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2、3段),叙述庄宗得天下的艰辛过程,并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理论概括.
第2段承接上文,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关于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被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会造成文势的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个故事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是这个故事在当时有相当的影响,宋初王禹偁在《五代史阙文》中对此事亦有记载.这个故事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所以欧阳修把它写入文中,为了慎重起见,在前面又加了“世言”二字,以强调这个事情的传说性质.这个事情是本文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也是下文展开议论的基础.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作两层来记述.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代了赐矢的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功告成后,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重写庄宗对三矢的恭敬态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了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情形,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战争状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欲抑先扬,为下文张本.
第3段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之理,阐明中心论点.先用饱蘸感情的笔墨盛赞庄宗的成功,继而感叹他的失败,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鲜明的对照.同是一个人,曾经是“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转而竟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由“盛”而“衰”,前后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着用了两个设问句,前一句用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作了理论的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根本原因,说明盛衰之势,本源在于“人事”的道理.这就与文章开始提出的论点取得了相互的照应.
第三部分(第4段),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此段继续展开议论.“故”承接上文,归纳庄宗盛衰之理.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逆”的经验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这就使得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