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1: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0:26
1 顾千里云“此所题非也。时序篇云‘皇齐驭宝,运集休明,’是此书作於齐世。”纪昀评云“据时序篇此书实成於齐代,今题曰梁,盖后人所追题;犹玉台新咏成於梁而今本题陈徐陵耳。”案钟嵘诗品所录诸人,时代多误,亦其例也。
2 淮南子有原道训。高诱注云“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按彦和於篇中屡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夫岂外饰,盖自然耳;”“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综此以观,所谓道者,即自然之道,亦即宗经篇所谓恒久之至道。周礼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其四曰“儒以道得民。”郑注曰“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孙诒让疏云“儒则泛指诵说诗书,通该术艺者而言,若荀子儒效篇所称俗儒雅儒大儒,道有大小,而皆足以得民,亦不必皆有圣贤之道也。”彦和所称之道,自指圣贤之大道而言,故篇后承以徵圣宗经二篇,义旨甚明,与空言文以载道者殊途。纪评曰“自汉以来,论文者罕能及此。彦和以此发端,所见在六朝文士之上。”又曰“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文原於道,明其本然。识其本乃不逐其末。首揭文体之尊,所以截断众流。”又曰“齐梁文藻日竞雕华,标自然以为宗,是彦和喫紧为人处。”文心上篇凡二十五篇,排比至有伦序,列表如下:
(一)原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体繁变,皆出於经。)
(二)徵圣
├(三)宗经
│ ├(四)正纬(配经曰纬。)
│ │
│ │├—文类
│ ││ ├(五) 辨*(诗)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故为文类之首。
│ ││ ├(六) 明诗(诗)诗原上古,体备两汉,故次於*。
│ ││ ├(七) 乐府(诗)诗为乐心,声为乐体,故与诗并。
│ ││ ├(八) 诠赋(诗)拓宇楚辞,盛於汉代,故次於诗。
│ ││ ├(九) 颂赞(诗)诗之流裔。
│ ││ ├(十) 祝盟(礼)告於鬼神,礼之大者。
│ ││ ├(十一)铭箴(礼)铭勒功德,箴御过失,生人之事,故次祝盟。
│ ││ ├(十二)诔碑(礼)树碑述亡,死人之事,故次铭箴。
│ ││ ├(十三)哀吊(礼)哀夭横,吊灾亡,故次诔碑。
│ ││
│ ├┼—文笔杂
│ │ ├(十四)杂文┐杂文谐隐,笔文杂用,
│ │ ├(十五)谐隐┘故列在文章二类之间。
│ │
│ ├—笔类
│ ├(十六)史传(春秋)史肇轩黄,体备周孔,记事载言,六经皆史,
│ │ 故为笔类之首。
│ ├(十八)论说(易)述经叙理曰论。又博明万事为子,适辨一理为论
│ │ ,故次诸子。
│ ├(十九)诏策(书)帝王号令,衍自尚书。
│ ├(二十)檄移(春秋)国之大事,惟戎与祭,事出非常,故次诏策。
│ ├(二十一)封禅(礼)登岱祀天,祭之大者。
│ ├(二十二)章表(书)┐章表奏议,经国枢机,章以谢恩,
│ ├(二十三)奏启(书)┤表以陈情,奏以按劾,议以执异,
│ ├(二十四)议对(书)┘事有重轻,故三者相次。
│ ├(二十五)*(书)杂记庶事,故次於末。
│
├(十七)诸子(鬻惟文友,李实孔师,圣贤并世,经子异流。)
2 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篇曰“文德之论,发诸王充论衡(论衡佚文篇“文德之操为文;”又云“上书陈便宜,奏记荐吏士,一则为身,二则为人,繁文丽辞,无文德之操。”)杨遵彦依用之。(魏书文苑传杨遵彦作文德论,以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浇薄险忌,唯邢子才王元景温子升彬彬有德素。)而章学诚窃焉。”杨文亡佚。论衡书解篇“夫文德世服也,空书为文,实行为德,著之於衣为服。故曰,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官尊而文繁,德高而文积。”仲任之意,盖指当时儒生讽古经,读古文,不能实行以成德,雕缛以成文,倍有德者必有言之旨,而上书奏记之人徒作丽辞,更无德操。此所谓德,指义理情实而言,与彦和文德之意不同。按易小畜大象“君子以懿文德。”彦和称文德本此。王章诸说,别有所指,不与此同。
4 下文云“人文之元,肇自太极,”故曰与天地并生。
5 易坤卦上六“龙战於野,其血玄黄。”文言曰“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天者阳,始於东北,故色玄也;地者阴,始於西南,故色黄也。
6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篇“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淮南子天文训曰“方者主幽,圆者主明。
7 易离卦彖辞“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王弼注曰“丽,犹著也。”孙君蜀丞曰“尚书顾命释文引马融云,太极上元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叠璧,五星如连珠。”
8 易上系辞“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正义“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
9 刘熙释名释天篇“曜,耀也,光明照耀也。”淮南子天文训“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易坤六三“含章可贞。”王弼注曰“含美而可正,故曰含章可贞也。”坤文言“含万物而化光。”集解引干宝曰“谓坤含藏万物。”
10 易上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11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礼记礼运篇“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12 扬雄法言问神篇“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说文“?,意内而言外也,从司从言。”段玉裁注曰“司者,主也。意主於内,而言发於外,故从司言。”
13 易革卦象辞“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又“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14 孙君蜀丞云“三国蜀志秦宓传‘或谓宓曰,足下欲自比於巢许四皓,何故扬文藻见瑰颖乎?宓答曰,仆文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何文藻之有扬乎?夫虎生而文炳,凤生而五色,岂以五彩自饰画哉,天性自然也。盖河洛由文兴,六经由文起,君子懿文德,采藻其何伤?’彦和语意本此。”陆德明周易音义引傅氏云“贲,古斑字,文章貌。”说苑反质篇“孔子卦得贲,喟然仰而叹息,意不平。……孔子曰,贲,非正色也。吾亦闻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馀者,不受饰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壹行篇高诱注云“贲,色不纯也。”皆贲为文章貌之证。
15 尚书皋陶谟“□击鸣球。”说文“球,玉磬也。鍠,钟声也。”易上系辞“形乃谓之器。”韩康伯注曰“成形曰器。”
16 易上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韩康伯注曰“夫有必始於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贲卦彖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7 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於神明而生蓍。”韩康伯注曰“幽,深也。赞,明也。蓍受命如响,不知所以然而然也。”顾千里曰“幽赞神明,旧本作赞是也。易释文云‘幽赞本或作赞。’孔龢碑幽赞神明。白石神君碑幽赞天地。汉人正用赞字。”孙诒让札迻十二“彦和用经语,多从别本,如幽赞神明,本易释文或本。”
18 易下系辞“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19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张守节正义曰“序,易序卦也。史不出杂卦,杂卦者於序卦之外别言。”汉书儒林传“孔子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颜师古注曰“传,谓彖象系辞文言说卦之属。”周易正义序第六“十翼之辞,孔子所作,先儒更无异论。但数十翼亦有多家。一家数十翼云:上彖一,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系五,下系六,文言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
20 周易音义“文言,文饰卦下之言也。”正义引庄氏曰“文谓文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黄先生曰“此二说与彦和意正同。”
21 易上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又曰“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艾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畏用六极。凡此六十五字,皆雒书本文。”彦和云“洛书韫乎九畴,”正同此说。
22 尚书中候握河纪“河龙出图,洛龟书威,赤文绿字,以授轩辕。”(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纪评云“玉版丹文绿字散见纬书,黄注所云拾遗记宋书皆非根柢。”
23 许慎说文序“黄帝之史苍颉,见鸟兽?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易下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鸟迹谓书契也,情采篇“镂心鸟迹之中。”
24 左传昭公十二年“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杜预注曰“皆古书名。”正义云“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郑玄云‘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是也。’贾逵云‘三坟三皇之书。’张平子说‘三坟三礼,礼为大防。书曰,谁能典朕三礼。三礼天地人之礼也。’马融说‘
三坟三气,阴阳始生天地人之气也。’此诸家者各以意言,无正验,杜所不信,故云皆古书名。”
25 论语泰伯篇“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焕乎其有文章。”何晏集解曰“焕,明也,其立文垂制又著明。”
26夏书益稷篇“帝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27 尧典“敷奏以言。”伪孔传云“敷,陈;奏,进也。诸侯四朝各使陈进治礼之言。”黄先生曰“案彦和以元首载歌,益稷陈谟,属之文章,则文章不用礼文之广谊。”
28 黄先生曰“案业绩同训功,峻鸿皆训大,此句位字殊违常轨。”伪大禹谟“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29 郑玄诗谱序“迩及商王,不风不雅。”正义曰“商亦有风雅,今无商风雅,唯有其颂,是周世弃而不录。故云‘近及商王,不风不雅,’言有而不取之。”
30 周易正义序“卦辞爻辞并是文王所作。知者,案系辞云‘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准此诸文,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故史迁云,文王囚而演易。”
31 尚书金縢“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据毛诗豳风七月序,七月周公所作;据尚书金縢,鸱鴞周公所作;据国语周语上时迈亦周公所作;故彦和云“剬诗缉颂”也。尚书大传“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此斧藻群言也。李详文心雕龙黄注补正云“纪文达云‘剬字即剸字。说文训为齐,言切割而使之齐,与诗义无涉。古帖制字多书为剬,此剬字疑为制字之讹。史记五帝本纪“依鬼神以剬义。”注曰“剬有制义。”是三字相乱已久,不必定用本训也。’详案张守节史记正义论字例云‘制字作剬,缘古少字,通共用之,史汉本有此古字者,乃为好本。’据此,剬即制字。既不可依说文训剬为齐;亦不必辨制剬相似之伪也。”李说亦未甚谛。钱大昕三史拾遗谓制篆作□,隶变作剬,字又伪作制;唐人不明小学,误以剬为制之古字。案钱说是也。法言学行篇“吾未见好斧藻其德,若斧藻其楶者也。”
32 孟子公孙丑“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又万章“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论语八佾“仪封人出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安国注曰“木铎施政教时所振也。言天将命孔子制作法度以号令於天下。”易上系辞“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礼记儒行篇“孔子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33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礼记月令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太皞帝庖牺氏,风姓也。”纪评云“玄圣当指伏羲诸圣,若指孔子,於下句为复。”
34 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说者以仲尼自卫反鲁,脩春秋,立素王。”正义曰“孔子自以身为素王,故作春秋立素王之法,汉魏诸儒,皆为此说。”玄圣一作元圣,非是,玄圣与素王并举,见庄子天道篇。又春秋演孔图辑本,说孔子母徵在感黑帝而生,故曰玄圣。
35 孙君蜀丞曰“辉当作挥,御览引正作挥,当据正。”又曰“无涯与不匮义近,不当改作滞也。御览引此文亦作涯,不作滞,未知所据。”易上系辞“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韩康伯注曰“辞,爻辞也。”正义曰“谓观辞以知得失也。”
36 本书颂赞篇云“赞者,明也,助也。”案周礼州长,充人,大行人注皆曰“赞,助也。”易说卦传云“幽赞於神明而生蓍。”韩康伯注曰“赞,明也。”此彦和说所本,说文无赞字,自以作赞为是。
37 荀子解蔽篇引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枚赜采此文入伪大禹谟,改两之字为惟字。彦和时不知古文尚书伪造,故用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