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和“五戒”分别指的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1:2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5:58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饮酒。
1、古人发现:在面对同一件事时,经常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是因为人们常常以自身的经验和利益来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但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算错,但也有不足。故古人提出了“仁”的观念,也就是如今所谓的换位思考。“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2、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
3、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
4、 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5、信,乃人言,是说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扩展资料
五戒配五常五行
一、不杀配仁,慈爱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于仁,仁则不杀,故以不杀配仁也。
二、不盗配智,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于智,智则不盗,故以不盗配智也。
三、不邪淫配义,制事合宜曰义,五行之金亦主于义,义则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义也。
四、不妄语配信,真实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于信,信则不妄语,故以不妄语配信也。
五、不饮酒配礼,处事有则曰礼,五行之火亦主于礼,礼则防于过失,故以不饮酒配礼也。
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能王于人中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常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7:16
儒家“五常”与佛家“五戒”
儒家讲的“五常”跟佛家讲的“五戒”,非常接近。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仁就不杀生,杀生就不仁;义是不偷盗,礼是不邪淫,智是不饮酒,信是不妄语,跟佛家的五戒相同。
人能够持五戒,来生一定得人身。 我们能得人身,过去生中持五戒,这在大乘法里面叫“引业”,引导你到人道里面来受生。
我们都得人身,是同一个引业;但是每一个人面貌不相同,生活环境不相同,富贵贫贱不相同,这是另外一个力量,这个力量叫“满业”。
满业是什么?善恶业。 过去生中修的善业多,这一生就富贵;修的善业少,这一生就比较贫困。两种力量,我们自己要清楚、要明了,然后就不会怨天尤人。
纵然生活在逆境当中,也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 过去生中造的不善因,这一生得的这果报,自己当然能够乐于接受,这个人才能够修道,才能够行道。如果怨天尤人,这个念头就造罪业。
聚福妙语禅思
修行必须识得心。古人云:人若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要知为圣为凡,成佛做众生,皆是此心。此心不明,修行无益。此心向何处找寻?但能放下万缘,善恶都莫思,一念不生,即真心现前,此心一时现前,时时现前,永远现前,不为尘劳污染,即我是现成之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8:51
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饮酒。
五常:仁、义、礼、智、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20:42
“五戒”为学佛之人的基本戒律,有所谓“持五戒,保人身”之说。“五戒”包括:
一、“不杀生”。世间最宝贵者莫过於生命,杀人或自杀,都是犯了杀戒。众生平等,皆
有佛性,人类既然自诩为万物之灵,更应保护万物;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之
属皆包括在内,因此杀戒不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进而不得伤害畜生虫蚁的性命。不但戒直接
的杀害,并戒杀因杀缘;如渔猎者为直接杀害,而贩卖猎具鱼网者为间接的助杀——在众生平
等上面,儒家文化虽然有“爱惜物命”之说,但是根本上来说“爱有差等”的,这一点就比不
上*教讲博爱、佛教的众生平等。
二、“不偷盗”。对他人的财物萌生贪念,一旦付诸行动,小则偷窃大则强盗;若或盗取
不成进而伤人害命,都是戒律所严禁;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
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欺诈、抵赖债务是
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浑水摸鱼是无形的盗。总之,不与而取,或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财物都
叫做盗——这和儒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说法还是不
谋而合的。
三、“不邪淫”。邪淫是佛教极为强调不可犯的重戒,因为众生不能脱离轮回,最根本的
贪念就是贪淫;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谓
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此外凡足以为邪淫因缘的舞榭歌场、
娼妓妓院亦禁止涉足——儒家文化讲“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就是这个意思;儒家、道
家同样讲因果,许多戒淫得福的例子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更是如
此。
四、“不妄语”。未见言见,见言不见,虚伪夸张,藉若掩饰,皆为妄语。妄语不但欺
人,而且欺己。做人要有信,不乱说话,才会受到肯定尊重与信赖,人假如没有信,如何立身
处世?如何进得菩提道?——诚如孔子所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
軏,其何以行之哉?”又汉∙刘向《说苑∙敬慎》云:“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
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这就
是说不要过多地说话,说多余的话越多,不恰当的、失败的机会也越多。“病从口入,祸从口
出”也是这个意思。
五、“不饮酒”。这是佛教才有的戒律,别的宗教很少见,不饮酒是为“智者”,可以让
我们时常保持神清智明,智慧得以萌发;饮酒会乱性,世间有多少罪恶皆因乱性导致丧失理
智,铸下种种错。“四分律”载饮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
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智者举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为害了。从儒家
传统来说,不(过度)饮酒、不妄语也就是关于君子“威仪”,君子“不重则不威”,君
子“修身”的要求。
“五常”是五种人伦常理:仁、义、礼、智、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以对应佛教的五种根本戒律。不杀生近于“仁”,不偷盗近于“义”,不邪淫近于“礼”,不妄语近
于“信”,而不饮酒理智清醒,则近于“智”。儒家以五常为做人的标准,佛门以五戒为获得
人身的条件(三界六道,需持戒保来世为人)。
相对于儒家比较抽象的“仁义礼智信”(当然儒家有更加细致的规定,这集中体现
在“礼”中),佛教的“十善业道”(这实际上是五戒之上的进一步扩充)则进一步从根本上
规定了那些是根本的道德原则,即身三业:不杀、不盗、不淫;口四业:不妄语、不恶口、不
绮语、不两舌;意三业:贪、嗔、痴。《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云:“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
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
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
见。”在《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一文中印光大师写道:“五戒:不杀,即仁;不盗,即义;
不邪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则心常清而志凝、神不昏而理现,即智。五戒全持,
不堕三途,恒生人道。此与儒之五常大同,第儒唯令尽义、佛则兼明果报耳。十善者,不杀、
不盗、不邪淫,名‘身三业’;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名‘口四业’;不贪、不
瞋、不痴,名‘意三业’。此与五戒大同,而五戒多分约身,十善多分约心。十善具足,定生
天界。至于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对兄说友、对弟说恭种种伦理之教,则皆欲使人:各尽其
分,无或欠缺;随顺世相,修出世法。”
世间的伦理在儒家通常体现为五常,也就是“仁、义、礼、智、信”;在佛教,这五常也
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则
心常清而志凝、神不昏而理现,即智”,彼此之间对应得比较协调。而在《佛教以孝为本论》
中,印光大师进一步认为,“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而孝就是戒,所谓“孝名为‘戒’,
亦名‘制止’”。可见,佛教戒善的基础便是世俗的伦理——儒家经典有《孝经》,乃至汉
帝以“孝”治天下,可以儒家对于孝也是极为重视的。不过,“十善业道”与“五常”、“五
戒”比较起来更加注重“制心”,即不起邪念,邪念一起,即使没有犯下邪行,同样是犯戒。
这一点和儒家讲的“诚意”、“正心”非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