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3:2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0:49
黥面髠首(髡首)是古代的一种刑罚
黥面[qíng miàn]刑罚
早在中国周代的五刑中,就出现了黥面刑,当时称之为墨刑,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记号。
最初,墨刑的施行方法是用刀刻人的皮肤,然后在刻痕上涂墨。北宋时,黥面之刑一律改用针刺,因而又称为黥刺。犯人的罪状不同,刺的位置及所刺的字样排列的形状也有区别。凡是盗窃罪,要刺在耳朵后面;徒罪和流罪要刺在面颊上或额角,所刺的字排列成一个方块;若为杖罪,所刺的字排列为圆形。凡是犯有重罪必须发配远恶军州的牢城营者,都要黥面,当时称为刺配。
纵观各代实行黥刑的历史,古时刀刻法的黥面变为宋、元、明、清的刺字,其残酷的程度应该说是在逐渐减弱。
髡首(髠首) [kūn shǒu]
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
髡刑源于周,王族中犯宫刑者,以髡代宫,即断长发为短发。至秦时,失去了这一性质,成为一种剃除受刑者须发的刑罚。蓄发留须是中国古代男子的正常状态,此类刑罚采取的是将罪犯的发须强行剃除,使罪犯处于一种明显的非正常状态,并因此感受到痛苦。
希望能帮助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2:07
黥面髠首的意思是在脸是刺字并把头发剃去,是古代的刑罚。
一、黥刑,又名墨刑,黵刑,刺字,上古的五刑之一,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肉刑,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修订《大清律例》时才被彻底废除,前后沿用时间长达数千年。
1.于面额上刺字,以墨涅之。
⑴古代的一种风俗。《汉书.匈奴传上》:"匈奴法,汉使不去节,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庐。王乌,北地人,习胡俗,去其节,黥面入庐。"《后汉书.东夷传.倭》:"男子皆黥面文身"。
2.古代的一种肉刑。
《三国志.魏志.毛玠传》:"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
宋洪迈《容斋四笔.国初救弊》:"建州民二人,本田家客户,尝于主家塘内,以锥刺得鱼一斤半,并杖脊,黥面,送阙下。"
明沈德符《野获编.谐谑.借蟹讥权贵》:"宋朱勔横于吴中,时有士人咏讥之,中联云:'水清讵免双螯黑,秋老难逃一背红。'盖勔少曾犯法,鞭背黥面,故以此嘲。"
3.古代兵制之一。在士兵脸上刺字,防止士兵逃跑。
宋苏洵《兵制》:"及于五代,燕帅刘守光,又从而为之黥面涅手之制。"
二、髡首: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
剃去头发。
光头,指僧徒。 僧侣、和尚的通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3:41
黥面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5:33
黥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 人的脸上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7:41
想你的布丁酒店v就DVD机,我u死的感觉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