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09:0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11
古有名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同样,古人也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那么古人的这种想法应该是与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有关的。
首先,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农耕经济十分发达的年代,中国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农民,而对于农民来说,家中的壮劳动力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农村家庭是很难培养出政界的人才的。
因此,对于古人来讲,读书不如种地。百无一用是书生或许说的就是这些书生们虽然读书很优秀,可是短时间内却不能将这些知识变成粮食。那么,对于需要养家糊口的男人来讲,读书就是没用的。
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还有一种原因是很多读书人思想都比较固执,不会融会贯通。因为我们都知道有知识变成实践还是需要一定过程的,有很多理论性的东西,虽然学会了,但是用到实践中却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也许是在讽刺那些固守课本,不会灵活运用的人。
其实读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读书,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因此,不仅要会读书,还要会实践,否则读书就没有用了。而古代很多人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虽然他们口中说着之乎者也,但对实际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虽然读了很多书,却不能让自己的家人吃饱穿暖,并且似乎古代的书生都成为了穷人的代名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1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1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13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