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0: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25
当我们说一个孩子患了厌学症时,指的是他在一段重要时间里对学校怀有长期的害怕情绪,无法参与和适应学校的日常生活规律。这种看起来毫无道理的害怕会让孩子们产生一系列逃避上学的行为。孩子不愿意上学,以头痛或生病为借口,如果强迫他们上学的话,他们就哭叫吵闹,纠缠不休。从医学上讲,厌学症也可能出现一些生理症状,如头痛、恶心、昏昏欲睡、没有胃口、心跳过速和头晕等 。如果孩子不去上学而是呆在家里,这些症状就会消失。孩子厌学可能与学校有直接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弄清学校里有什么困扰孩子的问题。如与同学、老师和周围的人的社会关系不好,不能适应学校的要求,缺乏学习动力,上学年龄太小不够成熟等。除了学校的原因,厌学也与家庭有关,因此有必要追究一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家庭的文化观念。父母有没有急于求成,其教育的方式僵硬严格和缺乏灵活性,孩子是不是因为未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值而感到害怕等。厌学还与某些具体的事件有关:如与父母分离,孩子的亲人生病或死亡,家庭暴力等。通常孩子都害怕考试分数低,学校的惩罚和学业失败。家长最好是向那些理解并善于处理厌学问题的专家咨询,他们可以给孩子支持,并指导家庭和教师以特殊的方式处理问题。但是首先要做到的是帮助孩子消除厌学的生理因素和那些让孩子害怕的事情,了解学校的教学方式,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弄清他们面临的困难并加以帮助。每个小孩都会在某个时候对上学多少有些抗拒。中小学生的种种心理病中,近来增加最显著的就是害怕上学,不肯到学校去。以下是孩子不肯上学的几种常见原因和解决之道:焦虑 孩子不喜欢上学,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一与家人分开就焦虑不安。这中情况最常发生于家庭气氛紧张期间,或孩子就要去另一学校就读的时候。 父母如果反应不当,可能令孩子焦虑加深。孩子如果是刚开始上学,家长须注意头几天上学前和孩子道别的方式。家长必须多鼓励子女,而且不要太注重学业成绩。只要子女已尽了力,即使考试成绩不好, 也不应苛责,父母要求不过高,子女便无须承受过大压力,于是焦虑减少,念书也就不感到辛苦了。寂寞 有些孩子不喜欢学校是因为没有朋友。如果小孩总是自己一个人,或者假装生病逃避课外活动,又或以送贵重礼物来讨好别人,很可能就会在学校没有朋友。教孩子社交技巧可帮助孩子解决感觉寂寞的问题。应多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帮助老师派发本子,或者全家去餐厅吃饭时让孩子练习点菜。父母也要传授孩子一些结交朋友的技巧。受欺负 有些学生讨厌学校是因为害怕同学。如果孩子过分沉默焦虑,在学校没朋友,或突然自信心低落,那他可能在学校受人欺负了。解决此问题最常见的方法是向老师报告,但这是不够的。向老师报告并不不能保证不会再受人欺负。最要紧的是帮助孩子采取主动,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找到防止欺负的办法。家长要主动和学校商量解决之道。家长该去找老师说明孩子的个性,这通常可改善老师和孩子的关系。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教孩子自己面对困境,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鼓励孩子好学上进,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父母应找机会带孩子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辛苦工作的样子。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的历程,只要肯努力,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1.给予实际的期望 不要用野心来期望孩子将来做科学家和律师等。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 特殊的天分,都能走出自己的路。2.相互分享 父母应多花时间关心子女,跟他们分享喜悦和忧虑。3.以身作则,把应有的生活态度传达给子女。4.作好学习的准备心理上的准备 在孩子将进幼稚园、小学和中学时,父母可带他们到学校走一走,让他们了解一下学习环境,认识老师和熟悉学习情况。心智上的准备 教孩子从小把话讲清楚、说完整、培养全面的思考;孩子观念的成长,必须在名词底下有具体的例子,这样他们才能归纳出具体的属性,从而发展出那个名词的观念;好奇也是心智上的一种准备,懂得怀疑,好奇地问问题,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东西,不断进步。 培养孩子对事情感到好奇的原则 仔细聆听孩子的发问,欣赏童心的情趣;避免直接给孩子答案,以免抑压孩子的好奇、思考和继续追问的天性。给机会让孩子思考,并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让孩子从实践中学习;随时准备回应。 父母应随时准备和孩子分享学习的经验,将分享的气氛和习惯带动出来,这样,家里就有很多谈话的题材和沟通的管道。5.与老师合作 要懂得欣赏老师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贬抑老师,或与老师发生冲突,否则,孩子就会看不起老师,这会对孩子造成学习上 障碍。 父母应多和老师沟通 增进彼此得了解,寻找适合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6.专注学习 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时间阅读;别干扰孩子阅读;列下粗略的时间表,留意学习进度。有效的练习方法 父母应有步骤的讲解;先示范,然后让孩子做一次,不好的地方当场改正,再让他独立地做一次;密集式练习,但每次练习时间不要太长;有错要及时正;注意预习和定时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