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巴纳姆效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1:5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0:40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而且不爱学习的孩子,为此,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但是,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说如同耳边风。因而他贪玩的个性直到16岁那年的秋天才有了改变。
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往上爬,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竞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干净净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后,郑重地对他说:
“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在现实生活里,在我们认识自己的过程里往往有两个手段:一个是自我反省,另一个是将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即借助于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或者通过各种星座判断来认识自己。
这种认识带有很大的暗示性,因为这些描述是一些大众的、一般的描述,对于一般人都是适应的,正确的。我们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可以把那些作为参考,而真正对自己准确的了解还要靠自己来判断。
在心理学里就揭示了现代人的一种“统合性危机”。一个成熟而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对“自我”有一个清晰而持续的概念。他把自己对自己的观点看做基本统一的。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自我不能统一,他就可能经受所谓的“统合性危机”,即缺乏对自己的清晰而完整的概念。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的各个部分是松散的、含混不清的;他就会缺乏生活目标,失掉了生存的价值感和充实感,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空虚”。这样的人也难以应付复杂的社会生活。
统合性危机的出现是有着深刻的心理原因的。这要从一种叫做“巴纳姆效应”的心理说起。这种效应得名于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检查表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2:14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巴纳姆效应又叫福勒效应,因为它最早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