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00:3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16:55
中国“天眼”工程作为中国的骄傲工程,建成后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从最初的想法到历经多地考察,再到最后的建成启用,总耗时超20年的时间,这么庞大的前提工作可以说对“天眼”各种事件都进行了充分考虑,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想轻易就对这口“大锅”造成破坏那还怎么称得上骄傲?我们都有能力造成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技术,那我们怎么会解决不了整个系统的排水问题;
很多人会担心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积水问题,大多数是受其像“大锅”一样造型形成的常识错觉,如果当初建设成为倒漏斗形状,我想肯定不会有人担心会积水,那就得说下射电望远镜的根本,射电望远镜原理是用来接受电磁波的,而这种球面设计容易实现共焦点,还有一种原因是天上天体在运动,而我们想移动像口径达到500米的射电望远镜不现实,而球面可以是观测范围变大,综合考虑,只有像“大锅”形状的射电望远镜才可以达到更精准更灵敏的观测效果;
中国“天眼”FAST的建成后迅速成为世界的焦点,而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到现场亲眼目睹了这项技术的真面目,大多数都是通过图像或者视频了解这口“大锅”,不管是图像还是视频,要想把整个项目系统拍全,当大家看到这样的一个整体,很多人感觉里面每块反射面都是紧密连接在一起,之间没有缝隙,其实板与板之间是有缝隙的,一块块反射面镜也是一个一个窟窿的钢板组成,上面根本就不会存在积水,除了这些在外形上做了排水顺畅之外,“天眼”在当初建立的时候,在天眼的结构中挖了排水隧道,这个隧道分为二部分设计,一段明挖段,一段是暗挖段,隧道总长1121米,有这样的明暗隧道沟渠排水设计,可以说完全不用担心存在积水问题,面对这样浩大的工程,越细推敲你就会越发现工程师科学家们的厉害及智慧,有时候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感叹一声“厉害了,我的国”!
中国“天眼”可以说是20世纪最伟大工程之一,从开始启用到现在已经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它要比之前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其实面对这样的伟大壮举,我们不能忘记一位 “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可以说是他把“天眼”养大*的。从自己提出想法到长达12年的多地区亲身实地考察才有“天眼”的诞生,最可惜的是在他在“天眼”建成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因病逝世,他还没有真正亲眼看到“天眼”在为人类贡献上带来的辉煌;
中国的科学进步离不开许多默默付出的科学家工程师,我想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会越来越多的惊喜带给人类,或许下一个你期待的就会变成现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16:56
其实提到的降水问题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想到了,哪怕是国外的天眼也早已想到这个问题了。想想看,十几个亿,好几个亿,又花了好几年完成的大工程,怎么可能因为下一场大雨就报废了呢?
中国的天眼咋眼看过去确实像一下锅盖,也像一个天线接收器。那下雨的时候会怎么排水呢?
先看下图:
从图片可以看出,中国天眼的面板并非像光学望远镜那样是光滑的,而是分布着大量的孔洞,水会从中渗漏下去。而且组成天眼的各块面板之间也并非无缝对接,而是刻意被设计成存在一个较大的间隙。有了这样的功能,即便是百年一遇的大暴雨,也不会让天眼灌满雨水。
这个是设计时考虑到的排水问题。另外一点就是地形上的选择。如果天眼放在盆地,还是免不了会有积水,影响到设备。据说,当初选择“天眼”的建造位置就选了13年,最终确定了贵州。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贵州是中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这种地貌能为“天眼”创造一个天然的排水系统,下雨时雨水会顺着喀斯特岩石流入地下溶洞,所以不会对“天眼”造成威胁。可以说,地下溶洞在多雨的天气中可以成为排水渠,再怎么大的雨水都可以通过这些“排水管道”通通排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16:56
不会。因为中国天眼是由很多的板块组成,不是封闭的,所以不会被暴雨装满。因为天眼有空隙,所以不需要特意的去排水。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16:57
不会装满的,中国天眼的底下有排水系统,设计师们早就设计好了,只要用这些排水系统进行排水就可以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16:57
不会,有收集雨水的装置和储水的设施,把雨水用于普通生活用水,设置收集雨水备用装置,过多雨水可以排放到需要用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