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北方各个民族互相融合的历史情况,石家庄以北的各民族都有了胡人血统,可以这样认为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5:5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8:43
不可以。因为我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次的大迁徙,在五胡乱华之后民族血统混杂,又经过唐代的开放*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在元代以前,的确可以说北方地区的人的胡人血统要远高于南方地区。但经过明清时期的大移民,北方人民大量迁徙到了南方。直到今天,在长江以北的地方,特别是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等省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山西洪洞做为祖居地,在这些地方以外的地方,也因这些省人口的外迁而也把洪洞作为寻跟问祖之地,如东北三省、台湾(今台湾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属於大槐树迁民后裔)。
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从宋、金便有,元初不断,而到了明初,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有*组织的移民活动。明代的迁民活动,延续了有明一代,不过主要在洪武和永乐年间。清乾隆年间,这种活动还在延续。清代进行的长期移*动,主要是湖广填四川。
元朝末年,中原战乱频繁,加之自然灾害时疫流行,使人口大量流散,遍地荒凉。而山西由于蒙古族察汗帖木耳、扩廓帖木耳父子利用有利地形,据守一方,战祸较少,华北平原居民,多来山西避难,造成山西较其它地区经济繁荣,人口昌盛的局面。历史记载1381年河北、河南两地人口只各有1800万,山西就有4000多万,又多集中于晋南一带。
(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河南人口1891000人,河北人口1893000人,而山西人口4030450人,比河南、河北的人口总和还多30万人。)
朱元璋统一中原后,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实行移民屯田制度。人口稠密的平阳府便成了向外移民的重要地区。各县被迁的农民,先集中到洪洞大槐树周围村庄暂住,在大槐树处的广济寺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和路费,而后结队踏上征途,分道迁往各地。
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晋、冀、鲁、豫、陕、甘、皖、苏、鄂、蒙等地,甚至广西、广东、海南也有部分移民。
大槐树移民活动,由明初开始,前后持续100多年。仅在洪武年间,就从洪洞一带迁出几十万人。他们有的直接分布到冀、鲁、豫、皖等省,有的间接分到川、滇、黔以及东北、内蒙等地。在移了垦荒中,国家发给耕牛、种子、土地、并蠲免三年租税。经过移民的辛勤劳作,使原来荒凉地区的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对巩固边防和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也做出了贡献。由于这些移民是在洪洞大槐树下办理的迁出手续,便把洪洞大槐树当作自己的故乡,至今在中国北方地区还流传着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谚语。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洪洞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迁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为主之人。根据《明史》、《明实录》的记载,从现在看,迁出地应是临汾、运城、晋中等地区,太原、长治和晋城等市。可见当时在山西组织迁民的地区是相当大的,除雁北地区外,几乎包括了整个山西中南部。这些地区的迁民临行前,大部分人在洪洞大槐树下,办理迁移手续,领取户部颁发的迁移堪今,叙旧告别,然后各奔去处。
仅史书有确切记载的洪洞迁移活动达18次之多,其中洪武年间迁民10次。“谁是古槐迁来人,脱鞋小趾验甲形”。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等地普遍传说,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自古北方各民族杂居,相互融合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这一问题还待民俗学者、遗传学者深入研究。)
据说还有有些移民是被绑押解迁出的,路上如果需要大小便,必须让领队解开绳索,故至今这些地区上厕所仍说成“解手”。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
据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年间,屡移山西民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处,广济寺设局驻员,大槐树下发结凭照川资,洪洞移民就是从这棵大树下一步一步离开故乡,将大槐树视为永远的故乡。可惜年代久远,明代大槐树,早已和寺院—起毁于汾水,第二代大槐树也以枯萎,可喜的是现在第三代大槐树又已枝繁叶茂。现每年清明举办寻根问祖节,都吸引了大批移民后裔前往认祖寻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8:44
2000年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全球各地的人群进行了DNA检测,并进行了系统的对比,从而对人类的种族进行了重新划分。
总的来说,北方汉族的民族源流比较单一,民族融合很少。南方汉族融合了很多南方少民,但是他们的外观更接近原始黄种人。
模糊的历史纪录是不信的,而且较真儿的看,历史中的明确的有关民间广泛存在的民族融合记录完全没有。
棕色人种(高颧骨,小眼睛,单眼皮,眼窝浅,塌鼻梁,宽下颌)较早的到达了亚洲,今天的蒙古人有70%以上的棕种血统。原始的黄种人很像北欧人(大眼睛,双眼皮,眼窝略深,中等鼻梁,低颧骨,高眉骨,尖圆脸),但是汉人的祖先到达东亚的时候,携带的女性太少,于是他们就杀光了棕种男人,掠夺了大批棕种女人,经过融合之后,汉族就长成现在的样子了。然后汉族又扩张到全国各地。所以汉族的相貌介于纯黄种人与棕色人种之间。
有些南方少数民族是从海边向内陆走的,生活条件好,女人多,所以对棕种人的*更彻底。南方汉族吸收了南方少民血统,黄种人血统有所回升,所以眼窝比北方较深,颧骨也比较低。
在汉族形成之后,北方汉族很少与少数民族融合。
突厥人的Y染色体编号中普遍存在R1a1),但是汉族里只有比较古老的R,没有R1a1。
蒙古人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C3c,这可能是成吉思汗的标记,在汉族隔离作用下,除朝鲜族外,北方少数民族普遍存在。汉族有很少的C3,C3c一个也没有。
通古斯人中普遍存在从中国南方迁徙来的O2产生的O2b,在南方没有这个分支。而中国北方汉族别说O2b,连O2根本就没有。
这些抽样基本上是几百人几百人抽的,总数也就几千到一两万(具体我没统计过),就算上千万的抽样,这些没抽到的类型也不会超过千分之一。从这里看,在中国北方,民族融合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