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6:2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07
朗读是一种以文字为载体的口语表达形式,朗读应该成为低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促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听说写的能力。因为朗读是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过程伴随着想象,伴随着学生主体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我们要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大力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的读书活动,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加大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的力度。近两年来我一直带低年级语文课,除了抓写规范字,还狠抓了读书能力的训练。下面谈几点认识和感悟: (一)范读给学生呈现课模仿的样板 教学中学生自读也许能够读得正确、流利些,也只是初步了解了课文,而读出一定的语气或感情,读出文章特有的韵味,正确处理语句的缓重轻急,还得让教师出马范读,教师很有必要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告诉学生如何去读。例如,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一株紫丁香》,如果不通过教师范读和领读,学生是很难读好踮起脚尖儿的儿化音的。在朗读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在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时,学生开始在自我感悟基础上朗读课文怎么也读不出那种轻重缓急的语势。有的孩子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在读到绿叶在风里沙沙时故意将声调提高很多,前后衔接不自然,听起来不温柔很别扭;有的孩子语速把握不当,不是过快就是过慢。在孩子无法较好完成对这个小节朗读时,我为学生做了一遍示范朗读,让学生明白朗读声音要轻巧、自然,让感情如春风般的温暖。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08
打一顿,就会哭得很有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