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6:0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7:02
首先要了解秒定义的历史从世界时秒至历书时秒到原子秒的变迁。那么我们知道一秒的长度其实每次都有其不同的内涵。也就是说世界时秒,历书时秒及原子秒的绝对真实长度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迁?主要是因为从各种定义下一秒钟的稳定性来考虑的。比如世界时秒的准确度为一亿分之一秒,历书时秒的准确度提高到十亿分之一秒,而原子秒的准确度已优于十万亿分之一秒。那我的疑惑是怎么确定它的准确度是十万亿分之一秒呢?我猜想,应该要运用到统计学知识。尽可能大的样本下去测得某一固定时间段(如一分钟,这里的一分钟可以用原子秒本身测得的一分钟,时间越长越准确。)的跃迁次数,然后求得类似求标准方差的值来确定其稳定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7:03
1967年,CIPM(国际计量大会)定义秒是铯133原子(Cs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追问我不是要你复制,我是要你回答我的问题。追答我感觉,一秒也好,一米也好,都是人为定义的东西,你定了,它就按这个来。至于为什么一秒就这么长,最初是什么原因,我还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