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8:2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2:05
古代战争时期,实打实从战争里走出来的武将,以一敌十,不算夸张。只不过这种场景不常见。
史料里记载的古代武将通常都是身高八尺,膀大腰圆,膂力过人。没有这种特殊的体格,真当不了将军。
而很多历史时期的士兵,素质却都差强人意,原因很简单,原本就都是食不果腹的农民才去参加军队的,平时也未必能得到良好的训练。
但是实际上从春秋时期,诸侯国就开始刻意培养“特种兵”,比如齐国的技击勇士、魏国的魏武卒、秦国的锐士,等等。
这些部队的规模往往不会太大,因为要保障这样的军队的兵员素质,代价非常大。至少你得让他吃饱吧?古代练武是件奢侈的事情,因为平时练武、训练,能量消耗巨大,要充足的粮食供应,这些人既不能去干农活,还要每天大量消耗粮食。所以能保障这样的军队,一般的小诸侯国士没有这个实力的。
但是话说回来,将军用得更多的是脑子,而不是充在最前面跟人厮杀,虽然存在这样的先锋武将,比如典型的霍去病、李世民、常遇春等等。但是风险太大,如果遇到混战,很难确保安全。
霍去病最擅长的就是轻装突进,发动“闪电战”,给对方措手不及,他每次都是充在第一个,“冠军侯”就是这么来的;
李世民最擅长的就是让军队先上,他躲在一边看地方破绽,就那一瞬间的功夫,他立刻带领玄甲军冲破敌人的薄弱环节,彻底打破敌人的阵型,每次李世民也是冲在第一个,虽然危险,但是获益巨大;
常遇春喜欢“浪战”,哪里凶险往哪里冲,他一旦冲过去,形势也就跟着一片倒。
所以说没有点真本事,不能以一敌十,这三位谁都下不了战场。
但是在《三国演义》里,我们看到的打仗场面似乎简单得不得了,好像就是两个武将骑着马互相通报姓名之后,便开始互砍,旁边的士兵都在助阵加油。
似乎根本不需要排兵布阵,也跟兵勇多寡无关。只要一个将领把对方的将领头颅砍了,就赢了,对方立马收兵败走。
这种打仗的方式如果真的存在,也是存在于春秋以前的史书里。《三国演义》毕竟士小说,表现战争场面,里面还是掺杂了很多的戏曲因素。在舞台上,这种武将队武将的方式似乎更方便突出主角。
但是有意思的是,日本人被《三国演义》坑了好多年,基本上日本战国时期,最流行的打仗方式就是武将一对一单挑,也就是著名的“一骑讨”。
结果到了万历年间朝鲜战场上,日本军队和明军对上阵了,一个“金甲倭将”牛气哄哄地要对阵明军主将李如松,要和他单挑,结果在那叽里呱啦一通,明军根本听不懂他在叫什么,结果一箭就把他射穿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2:05
实力是会有很大的差距的,将军不仅谋略上有一定的能力,另外武力值也会高强许多,毕竟普通的士兵若是武力值较高,那么肯定不是不再会是一名普通的士兵。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2:06
那么肯定不是一个档次,一个人如果当上了将军,肯定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士兵。可能几个士兵都比不上一个将军。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2:06
古代的将军们都是人高马大的,和普通士兵就不是一个体量,靠力气就可以碾压普通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