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的历史地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8:2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2:27
对毛文龙的评价,明朝一方的人普遍认为他功劳不显、作用不大,但却飞扬跋扈、不服节制。清朝一方却认为毛文龙死得冤,但是对他的评价倒也不都很高。比如努尔哈赤讥讽毛是“看守难逃之人”,乾隆也说毛“剽悍不驯”。
毛文龙跟后金私通款曲一事,可能有,可能没有。但投降后金,多半是没有什么根据的。不过,他剽悍跋扈这一点,则似乎无论明朝一方还是清朝一方都是认同的。袁崇焕杀毛文龙,多半不是因为毛通敌,而是因为毛不听话。
“奴酋入犯(宁远),文龙全不知觉,牵制安在,辄敢言功!”
————————明·天启帝圣旨,《明熹宗实录》卷68。
“毛文龙悬据海上,靡饷冒功,朝命频违,节制不受,近复提兵进登,索饷要挟,跋扈叵测,且通夷有迹,犄角无资,掣肘兼碍!”
————————明·崇祯帝圣旨,《明清史料》甲编册8,原件藏台北中研院。
“岛帅毛文龙悬军海上,开镇有年,动以牵制为名,案验全无事实。剿降献捷,欺诳朝廷;器甲刍粮,蠹耗军国。屡捧移镇明旨,肆慢罔闻;奏进招降伪书,辞旨骄悖。现且刚愎自用。胆势滋长,*口口,节制不受,近乃布署夷汉多兵,泛舟进登,声言索饷,雄行跋扈,显著逆形!”
————————明·崇祯帝圣旨,《崇祯长编》卷23。
“(毛文龙)厚南卫之毒,寒朝鲜之胆,夺西河之气,乱三方并进之本,误专遣联络之成算,目为奇捷,乃奇祸耳!”
————————明·辽东经略熊廷弼,《明熹宗实录》卷14。
“文龙实不能制奴也”
————————明·蓟辽督师孙承宗,《督师纪略》卷4。
“生文龙,国不幸!用文龙,朝廷不幸!”
————————明·右都督何可纲,《崇祯遗录》。
“毛文龙十大罪:
专阃海外八年,糜费钱粮无算,今日言“恢复”,明日言“捣巢”,试问所“恢”者何地?所“捣”者谁巢?凤凰城、汤跕等处,若有一人守侯,不致铁山陷失之惨,罪一;
设文龙于海外,原为牵制不敢西向也,数次过河,屡犯宁锦,全不知觉,牵制安在?罪二;
东偏接境朝鲜,辅车相依,乃日以采参、掘金大肆扰害,鲜寔不堪,致生擕贰,罪三;
铁山既失,鲜半入敌,伤残属国,失律殒师,罪四;
难民来归,冐充兵数,或任填沟壑,或仍罹锋镝,掩败为功,罪五;
皮岛孤悬海中,非用武之地,去岁与内臣合谋,请饷百万,竭民膏血,以填苦海,罪六;
零星收降,捏报献俘,假造谩书,欺诳朝廷,罪七;
私通粟帛,易敌参貂,藉是苞苴,为安身之窟,罪八;
通?接济,事出权宜,坑货至百余万,怨声载道,死亡相继,罪九;
岛中辽民,总凑应点,不满三万,欲冐皇赏,册开十五万,从前侵克钱粮,不计其数,罪十;
至如奉旨移镇,竟若罔闻,奉旨回话,绝无应答,煌煌天语,视如弁髦,此等滔天之罪尚可容于尧舜之世哉!
更有异者,文龙近以漂风为名,突至登州夏家疃上岸,续到多舡,见在登莱沿海窥探,不知意欲何为?”
————————明·右都督山东总兵杨国栋,《崇祯长编》卷12。
“有谓各岛兵数自旅顺口三山岛,男妇二万兵数仅三分之一,有当军者六七年不见一文钱,更不知连年火药铳等物置于何地耶!”
“有谓坑骗客商货本百万,致含冤绝岛不记其数,稍触其怒捏做奸细竟行杀戮者!”
“故智将动有成算,勇将所向无敌,未有翱翔海上八年,未复一城一池而可以言智;敌来深慝穷岛,敌去仍言牵制而可以言勇!”
————————明·工科给事中潘士闻,《崇祯新政纪略》卷1。
“(毛文龙)再至莱登则有可异焉,舳舮相望,精甲耀日。”
“(毛文龙)又放兵四掠,啸聚芒砀,驰骤淄墨。”
“臣,登莱人也,毛文龙两至登郡,暗窥形势,登莱将有不测之忧,幸督师谈笑诛之,以绝后患。”
————————明·江西道御史毛九华,《崇祯长编》卷25。
“文龙僻处海岛,去女真远甚;揜袭战功,以罔当宁。恐羽书不合,故急邸报耳。掩饰支吾,久当自败。”
“毛文龙以幺魔小卒,焉可上比鄂王!”
————————明·张岱,《石匮书后集》卷11。
“(毛文龙)渐骄恣,所上事多浮夸,索饷又过多,朝论多疑而厌之者。以其身权重兵,又居海岛中,莫能难也。”
“崇焕斩文龙,上亦甚喜之,褒谕倍至,不嫌其矫诏。”
————————明·夏允彝,《幸存录》卷上。
“东江偏隅果足慑建虏之魄乎?曰:非也!”
“其言牵制,非也,鞭长不及马腹也。东江之师,非荒忽苑在,胡马久蹴之,同铁山尽矣。”
————————明·谈迁,《国榷》卷90。
“辽民苦虐于北,时欲窜归中朝,归路甚艰,百计疾走,数日方抵关,文龙必掩杀之,以充虏报功,是其大恶!”
“上以文龙骄悖,命崇焕安心任事,且嘉谕之。”
————————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4、5。
“文龙与禽兽无异!”
————————朝鲜·国王李倧,《朝鲜仁祖王实录》卷19。
“(和议)岂可与看守南逃之人(毛文龙)议之!”
————————清·努尔哈赤,《满文老档》太祖档册72。
“明宁远巡抚袁崇焕以文龙与我国私通,杀之。”
————————清·《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4。
“毛帅受朝廷委寄,赐便宜甚重,一旦书生奉*意,出片言立死军前。”
————————清·尚可喜,《平南王元功垂范》卷3。
“将军死以冤,而其事竟白如胆日!”
————————清·孔有德、毛奇龄,《毛总戎墓志铭》。
“毛文龙虽慓悍不驯,初未显然跋扈。”
“崇焕辄行诱杀,其专擅之罪较张浚杀曲端为更甚!”
————————清·乾隆帝御批,《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114。
“毛氏开府东江,辟草莱,固边圉,牵制山海,厥功至伟。袁崇焕矫诏杀之,乃自坏长城!”
“文龙沉冤,终明之世,未尝一日白!”
————————满洲国·罗振玉,《东江遗事》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2:28
毛文龙,字振南,浙江杭州人,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正月十一出生于杭州府钱塘县的松盛里。毛文龙早年丧父,寄居在舅舅沈光祚家中,沈光祚当时是山东布政司,将毛文龙推荐给王化贞,授予练兵游击。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毛文龙于深夜亲率三千人马攻入镇江,生擒镇江游击佟养真及其子佟松年等六十多人。镇江大捷以后,全辽震动,宽甸、汤站、险山等城堡相继归降毛文龙,一时间“数百里之内,望风归附”。他频频袭击后金局部地区,收复辽南诸岛城镇,有力地牵制了后金西进。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八月,毛文龙派遣部将陈忠率兵攻克了后金占领的樱桃涡、涡站。
九月,毛文龙的部队攻克满浦、昌城。
十月,毛文龙亲自率部与后金军在凉马佃大战一场,双方都付出了重大伤亡。后金限于主力集结在西南前线,无力进剿毛文龙,而毛文龙也由于兵少将寡,粮草不足,而无力进攻,双方对峙或周旋,战事呈胶着状态。
毛文龙不断派人深入后金,进行“煽惑”,致使大批辽民“叛去”,同时还带领一些辽民揭竿而起。虽然毛文龙这些行动规模不大,但对后金腹地的民情影响却很大。皮岛也称东江,东西十五里,南北十里,地理位置居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二州之间。与鸭绿江口的獐子岛、鹿岛构成三足鼎立之势。
毛文龙将皮岛作为根据地后,再招纳汉人,声势日渐盛大。明*特别设立东江镇,升毛文龙为总兵。累加左都督,为正一品武将。
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后金进攻镇江,毛文龙率部亡命海上,不久乘虚攻占东江,设军镇于皮岛,重建抗金势力,与宁锦明军互相呼应,对后金形成牵制。
朝中暗箭
种种迹象表明,毛文龙虽然孤悬海外,但是无孔不入的党争并没有放过他。毛文龙是王化贞提拔的人,王化贞广宁战败后被搞成“阉党”,毛文龙也难免受到牵连。尽管有天启皇帝的老师、大学士孙承宗的支持,但毛文龙与东林党的关系却并不和谐。
崇祯继位后,东林党人布列朝堂,对魏忠贤集团实行“斩尽杀绝,除恶务尽”的*,毛文龙因远在天边,是漏网之鱼之一。
但是近在眼前的朝臣仍不时在崇祯皇帝面前做他的文章。面对如此大密度、大规模的*,可以想象,毛文龙的日子很不好过。他多次上疏自辩:“为病变万难弥息,臣命万难保全等事疏:臣受数十疏捏谤以来,心如死灰!”
毛文龙深知,自己的人脉并不好。朝中有人,再大的不法没人说,朝中无人,就算守法也不能幸免。从种种现象看,朝中的大臣很希望他死在后金手里,或是打败仗后*他。毛文龙认定,如果自己的军队被消灭,自己的脑袋搬家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议和下的私心
迫于形势,毛文龙必须保存自己的军队。毛文龙开始为自己寻找后路,他开始通过中间人搭线,同后金密谋和谈,以达到息兵自保的目的。而八旗军不善水战,无法在一时之间将皮岛攻陷,皇太极也愿意先稳住毛文龙,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扰和袭击。因此双方使者一直来往不绝,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天聪二年(公元1628年)正月,毛文龙的使者到达沈阳。在致皇太极的信中,毛文龙表达出强烈的和平愿望。对于毛文龙的主动示好,皇太极表示欢迎,并决定派遣使臣阔科等五人赴东江议和。
阔科等人于农历五月初三抵达东江,因为不认识路,误入正在毛文龙处发放粮食的明户部*营帐之中,被当场擒获并押送北京。消息传到沈阳,皇太极恼羞成怒,断然下令停止与毛文龙的一切来往。
毛文龙心急如焚:若是阔科等人重刑之下,招供自己与后金议和之事,那岂不是死到临头?于是连夜派人携重金进京,向有关*贿赂白银四万两,保全了阔科等人的性命,但是被羁留在内地,不准放回。
毛文龙将事情经过修书一封派人送给皇太极,并在信中一再表示歉意。但是皇太极对毛文龙议和的诚意产生了严重怀疑,坚决要求将阔科等人送回,在此基础上,双方才能重谈议和之事。
毛文龙一再回书信解释,并恳求皇太极的谅解,皇太极不为所动。双方议和陷入僵局。
克星出现
恰在此时,袁崇焕东山再起,第三次出关守边。
袁崇焕在上任以后就开始精心策划除掉毛文龙。离京出关之前,内阁辅臣钱龙锡亲自到其住所,询问“五年复辽”的方略。袁崇焕说:“首先从东江做起。”钱龙锡诧异地问道:“为什么不从陆地进攻,而从海道呢,而且毛文龙用起来也未必很得力。”袁崇焕说:“毛文龙可用就用,不可用就杀了他。”可以说他早就有杀毛文龙之心。
他还说:“入其军,斩其帅,如古人作手,臣饶为也。”可见他不仅考虑了杀不杀毛的问题,还考虑了如何杀毛的问题。后来袁崇焕杀毛文龙正是采取了“入军斩帅”的方式。
暴发户毛文龙
毛文龙控制了辽东海上一个繁荣贸易区域,东倚朝鲜,北联辽西、海盖沿海,西至天津,南濒登莱,海上贸易十分兴旺发达。中朝之间的商路和贡路,以前以陆路为主,走的是自山海关至辽西这条路,朝鲜商人一次携资数十万两白银,是很常见的事。自辽东战事起后,这条路就移到海上,主要商品有朝鲜及辽东的参貂,中国的粮食、布帛、铁器以及违禁物品硫黄、炮硝、武器等,而天津、登莱、淮安的海上运粮又为商人创造了许多谋厚利的走私机会。
当时,大明已经下令断绝了金、明两地的贸易往来,贩卖后金土特产品被视为非法。而物以稀为贵,关内一些有钱人将辽东土特产的价格炒作得甚至超过了黄金。有着浙商血统的毛文龙立即在从辽东后金政权下逃出来的人们中组织采参队,由军队护送他们乘坐军用船只,溯鸭绿江而上,在今抚顺新宾县境内登岸,入深山采参。回来后,毛文龙以平价收购众人所采之参,再送到胶东半岛各口岸甚至京师间高价销售,牟取暴利,一夜暴发。
贪心下的暗战
但是毛文龙并不满足,他向朝廷报告说,自己手下共有20万大军,请朝廷发饷,一年大约至少需要数百万两白银。这就有些欲壑难填的味道了。
苦于无处筹饷的朝中大臣难免不满,于是决定派人前来核查军队人数。来人尽管受到毛文龙的热情招待,但是仍没有办法核算出20万人的数目,最后以10万人上报。
皮岛行政上归山东登莱道衙门管辖,军队人数经山东登莱道衙门再次核查,只查对出2.8万人,于是按2.8万人向皮岛输饷。坚信自己有20万大军的毛文龙更加有理直气壮的理由从事走私活动了。
袁崇焕上任后决定先从经济上入手整治毛文龙:实行海禁,不许登州、莱州通往东江的私船出海;控制毛文化的粮饷、军械。凡是朝廷运往东江的物质,都必须受蓟辽督师衙门的节制、转发与核查,运送路线不再由登州、莱州直接运往东江,改为由山海关起运至宁远近海的觉华岛,经督师衙门挂号,再转运至东江。
这样一来,袁崇焕控制了毛文龙粮饷装备供给渠道,而且切断了他海上贸易的命脉。面对袁崇焕的咄咄*人,毛文龙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向皇帝上疏说:这是“拦喉切我一刀”。此时的毛文龙似乎也预感到了处境的危险,向皇帝抱怨:“诸臣独计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
袁崇焕的做法最终由于毛文龙的激烈反对而作罢,但是毛文龙与袁崇焕间的矛盾至此已经十分尖锐了。
毛文龙的负面效应
毛文龙对于后金的牵制作用和其在抗金斗争中的贡献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他终究是个狂妄重利的家伙。谁的面子都不想给,俨然土皇帝雄霸一方、野心昭昭还在其次,在辽东前线军饷最紧缺的时候囤积物资发战争财,这才更恨人。而毛文龙和皇太极的议和与袁崇焕的假议和性质也完全不同,前者是利字当头为求自保真假自知,后者是为了巩固战线拖延时间。
毛文龙堪称一代枭雄,但绝对不是什么气节高尚的真英雄,他过于重利且野心勃勃,这样的人控制不好,岂不是国家大患?
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袁崇焕这才有了“毛文龙可用就用,不可用就杀了他”的杀毛之心。 (来源: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