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在线 郭熙的《山水训》里的: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7: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0:57
山水训 是一篇将画画的文章
这一句话整句翻译,意思大概是
这些齐绝的山水风景,想要把那种天地造化的美景画好,一定要真心喜爱才能感受得到他的神韵,一定要勤加练习才能把每一个细节都画到完美,一定要四处游历去欣赏诸多的风景,让他们在你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你画画的时候,眼里只有你要画的风景而没有画纸,手中也感觉不到笔墨的存在。
这一段话的主题与胸有成竹的典故类似,意思是说,平时要用心观察体会、勤于练习,多去欣赏那些风景,在你作画的时候,要脱笔墨的拘束,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全身心地去回忆那种风景的神韵。才能画出真正的好画。
原文
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别岫,常山多好列岫,泰山特好主峰,天
台、武夷、庐、霍、雁荡、岷峨、巫峡、天坛、王屋、林庐、武当,皆天下名山巨镇,天地宝藏所出,仙圣窟宅所隐,奇崛神秀莫可穷,其要妙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画,此怀素夜闻嘉陵江水声而草圣益佳,张颠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笔势益俊者也。今执笔者所养之不扩充,所览之不淳熟,所经之不众多,所取之不精粹,而得纸拂壁,水墨遽下,不知何以掇景于烟霞之表,发兴于溪山之颠哉!
这里是百度上的一段话 也许你看了之后会更明白一些:
在艺术创作的审美观照中,审美主体往往进入物我两忘的“物化”境界,达到主客体交融的极致。作为审美关系的“物化”,与“感兴”、“感物”等范畴相比,都是更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基本命题。通过审美观照,主体进入审美体验的高峰,在感觉和意识中与客体交互感通,完全幻化为一,如庄子所说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在我看来,“物化”是审美主体的灵性与客体的物性的自由无碍的融合,而非一般的“情景交融”。此时,主体因了对客体的观照而使自己的创造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亢扬,主体的灵性也因有了对象的附丽而高度唤醒;客体作为“物”也非单纯的“物”,而是因主体灵性的灌注而使其“物性”得以“敞亮”。庄子论“物化”时说:“灵台一而不桎”(《庄子.达生》)即是说主体的灵性与客体的物性化而为一,毫无滞碍。宋人郭熙、郭思父子论画山水云:“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画。”[15][15]清人邹一桂记述宋代画家曾无疑画草虫的体会时讲:“某自少时,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落笔之时,不知我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此与造化生物之机缄无以异,岂有可传之法哉!”[16][16]由审美观照而产生的艺术创造是全然超越于主客体的区别,而进入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同时也超越了规矩法度而达到了审美创造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