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现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17:5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2:18
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从需求来看,随着人口的增长、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对房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需求曲线右移。从供给来看,随着北京的发展,房地产成本的提高等原因,供给曲线左移,导致房价上涨。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房价的上涨,非但没有降低需求量和供给量,反而上升。其原因之一是人民在市场上形成了未来房价持续上涨的心理预期,这样不少本来要未来几年甚至是十年才有住房需要的人,也抢着早些买,因为预期现在买比未来便宜。所以毫无疑问,这几年中国房产的购买量远远超过正常的、真实的住房需求。 其二,投资者趋利,随着房价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们加入的房地产行业,使得房子在北京遍地开花,房价只涨不跌的心理预期也导致形形色色的投资者们对房子的炒作。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需求和供给曲线相交于右上角,即价格上升,需求量、供给量上升。
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社会现象:
社会学分析对象之复杂,一方面使它的研究广涉度颇为宽泛,另一方面也使其面临多元分析层次的巨大挑战。例如,经济学中有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分,而社会学非但无法暂时分割宏观与微观,相反必须建立起沟通微观与宏观的理论,才能达到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学科宗旨。正如Weber(1949)所强调的, 我们不能把群聚的相关(aggregate correlation)作为解释,除非它被分解为可理解的个人行为。即使我们只分析宏观层次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联,我们也必须把这个解释的过程分解为两步:其一,社会现象A如何影响个体行动;其二,被影响了的个体行动产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B。这样,解释社会现象最基本的因果主体(causal agent)是个体行动者而不是其他。因此,社会学强调跨层次分析的学科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论构建的难度,这也正是Coleman(1986)认为解释微观到宏观的跃迁(micro-macro)是社会学理论化的一个重要障碍的原因。
从当代社会学分析的实践来看,主要的理论化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描述(description)、分类(typology)、解释 (explanation)三类(HedstrÖm,2005)。诚然“描述”和“分类”对于社会学分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Goldthorpe,2000),但是它们均不能帮助我们理解特定的社会现象何以产生(此处提及的描述和分类不涉及对因果关系进行描述和分类)。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定量、定性分析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尽管社会学家可以用更强有力和更精密的分析方法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联,但探求因果关系的理论解释力并没有因此增强。正如SØrensen(1990)指出的,社会学家心目中的理论,往往就是研究哪一些变量应该纳入模型,以及这些变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什么样的机制产生了这些被观察、记录到的变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2:19
高端点的东西弹性都会高一些,如果加价需求量会下降的很快,相对来说在税上的损失的还算是小的了,所以就不加价了,低端的产品同楼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2:19
两个需求价格弹性都很低..
低端的,就算价格高一点,还是要用的么,就像盐之类的
高端的,买的都是有钱人,你价格加一点,人家也不会在意的..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