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23: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17:19
1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各种可能的方 向扩散,并引出更多的信息使思考者从各种的设想出发,不拘泥一个途径,不局限一个理解,尽可能作出符合条件的多种理解。2离差智商:是以智商的正态分布曲线为基础,将人的智商看作是以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析,它表明被试的分数相对处于同年龄的标准化样组的均树之上或之下有多远。3 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的判断。 4情绪:人类对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的内心感受或态度。5升华:指心里*从社会不可接受的方向转向社会可接受的方向的过程。 6习惯化:即同样的刺激物如反复呈现,最后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的现象。7心理 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里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的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 社会一员的社会功能。8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所具有的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9精神分析:通过梦和自由联想的手段,发展病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 ,从而治疗疾病。10听觉性言语中枢:称温尔尼克区,它位于颞叶的后下部,是用来理解语言,损害它说话虽流畅但却不理解语言的意义。11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一种心里现象。1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13自我效能感:指人能不能对自己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的判断。14替代强化:是指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相应的行为倾向间接的受到强化。15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 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量的变化。16学习: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里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17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18韦伯常数:刺激的增加量和原刺激量存在的一定关系,二者的比值是个常数,即k为韦伯常数。 19模仿;在没有外界的控制条件下,个体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的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同或相似的行为。20社会堕化作用:是指在群体中与许多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少。2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一种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的技能或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22差别感受性:是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23晕轮效应:称光环效应,指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印象推及扩展到对该人其他特征的认知上去。 24自我效能感: 是美国的心里学家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25习得无助感:是美国学者塞利格曼等人提出的,指有了某种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后,会产生一种无助感,表现为反应性降低等消极行为,妨碍新的学习。26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的感受或态度。27焦虑:是由某种不顺心的因素的而引起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28创造力;是指人们应用新懿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29感觉适应:感受器在连续的刺激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的时间的延续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30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31行为:是指机体的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