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22:1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8:32
意思: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出自:《鹧鸪天·代人赋》
作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诗文: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翻译:
落日里寒鸦归巢勾起我一片思愁。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冬,辛弃疾遭遇*,隐居上饶。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解官后,是他在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而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作品开头两句展现了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所体现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使抒情主人公神态毕现,因而以下文字,即从她的肺腑中流出。
辛词则写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却频频倚栏远望,无法控制自己。表现不同个性、不同心态,各极其妙。“愁”与“恨”,乃是全篇的基调。作者跳出窠臼,不再写哀景,而是用清新愉悦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乐景,把读者引入春意萌动、春情荡漾、温馨柔美的境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8:32
该诗来自宋代的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全文是这样的: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呢?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8:33
就是说如果想让我们没有离愁别恨,就应该超脱生死回轮,把生死抛在脑后。这是一句道破修行真谛的禅语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8:34
除非看不到眼前大家的分分合合, 不然怎么相信人间的白头谐老 这两句话是对长久的爱的一种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