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0: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06:59
汉代的主要音乐形式是:相和歌。
相和歌是汉代时期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秦声、赵声、齐声、郑声、楚声等传统声调而形成的。相和歌也是极具汉族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之一。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至传统民俗活动等场合。
“相和歌”之名最早记载见于《晋书‧乐志》:“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其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相和歌所用的宫调,主要有瑟调、清调、平调3种,也叫相和三调。与后世所谓“清商三调”相同,简称“三调”。
相和歌的名称最早见于汉代,它是在街陌谣讴的民歌基础上继承先秦先秦秦声、赵声、齐声、郑声、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一种汉族音乐形式,其特点是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宋书·乐志》),即歌唱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因此而得名。
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朝会、祀神乃至汉族民俗活动等场合。初期的相和歌几乎全是来自民间的街陌谣讴。最简单的是所谓徒歌,这种形式犹如今日的清唱 ,它的特点是不用乐器伴奏,这是一种相当古老的演唱形式。
音律:
汉代相和歌的音调特征已很难确知。据现存琴曲中所传汉魏遗音及有关记载来看,其音阶形式属新音阶,但是清角与变徵、清羽与变宫在乐曲中的转换较为突出,所谓“声和清侧”为其主要特征之一。
相和歌的伴奏乐队,汉时无明确记载。据出土汉画像石与有关文献推测,早期有的主要用竽、瑟。後来则用筝、笛,或者采用笙、箫、琴、瑟、筑及节鼓,鼓,悬鼓等鼓类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