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0:09
共1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7 13:46
过桥米线由汤、片和米线、佐料三部分组成。吃时用大磁碗一只,先放熟鸡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将鸡、鸭、排骨、猪筒子骨等熬出的汤舀入碗内端上桌备用。此时滚汤被厚厚的一层油盖住不冒气,但食客千万不可先喝汤,以免烫伤。要先把鸽鸡磕入碗内,接着把生鱼片、生肉片、鸡肉、猪肝、腰花、鱿鱼、海参、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有筷子轻轻拨动,好让生肉烫熟。然后放入香脆、叉烧等熟肉,再加入豌豆类、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吃起来味道特别浓郁鲜美,营养非常丰富,常常令中外食客赞不绝口。过桥米线集中地体现了滇菜而丰盛的原料,精湛的技术和特殊的吃法,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过桥米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过桥米线最初起源于滇南的蒙自县城。相传在城外有一个南湖(现在犹存),湖水清澈如碧,湖畔垂柳成行。湖心有个小岛,岛上不公有亭台楼阁,而且翠竹成林,古木参天,景色优美幽静,空气清新宜人,是附近学子们攻读诗书的好地方,有个书生到湖心的小岛去读书备考,但因为埋头用功,常常忘记吃妻子送去的饭菜,等到吃的时候往往又凉了。由于饮食不正常,天长日久,身体日见消瘦,贤妻十分心疼。有一次,妻子杀了一只肥母鸡,用砂锅熬好后送去,很长时间仍角温热,便用当地人喜欢吃的米线和其他佐料放入,味道很鲜美,收生也喜欢吃,贤惠的妻子就常常仿此做好送去。后来,书生金榜题名,但他念念不望妻子的盛情,戏说是吃了妻子送的鸡汤米线才考中的。因为他妻子送米线到岛上要经过一道曲径小桥,书生便把这种做法的米线叫做“过桥米线”,此事一时传为美谈。人们纷纷仿照书生妻的做法吃米线,过桥米线从此流传开来。经过后人的加工改进,过桥米线越做越好,越传越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0:54
传说一
清朝初年,云南蒙自有位书生,家住南湖,每天专心读书,妻子每天送来的饭菜都已经凉了,书生吃得很不舒服,妻子看到丈夫日渐消瘦,很着急。
一天,妻子炖了一只鸡连汤送来给丈夫滋补身体,连日操劳的妻子走到桥中间时晕了过去,等她醒来之后,发现鸡汤还是热的,原来汤上有一层油起保温作用,妻子由此得到启发, 每日给他送来鸡汤、生肉、蔬菜和米线放在一起食用,最后终于考取了状元,书生问妻子这种吃法名字,她立刻想到每天走过的小桥,顺口说:“过桥米线”,从些名声鹤起,过桥米线流传至今。
传说二
清代道光年间云南省建水县进士出身的李景椿(曾任山西省稷山县知县)所创。李景椿多年在外省做官,常常吃“涮锅子”,返乡后便到宝兴楼仿照用“涮锅子”方法吃米线。被问及这叫什么米线,李景椿用筷子指着门外的锁龙桥笑答:“我从桥东来到桥西吃米线,人过桥,米线也过桥,我这吃的是过桥的米线。”
扩展资料:
食疗价值——
米线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及酵素等,具有熟透迅速、均匀,耐煮不烂,爽口滑嫩,煮后汤水不浊,易于消化的特点,特别适合火锅和休闲快餐食用。
文化遗产——
2008年5月9日 由昆明市政协常务副*张建伟接待来访的文史委员及文史专家,论题集中在昆明市建城千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上,从接待现场获悉,过桥米线已经列入昆明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昆明市首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类项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过桥米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2:12
回答如下:
清朝初年,云南蒙自有位书生,家住南湖,每日用功读书,准备考取功名。为更专心读书,书生在湖中菘岛筑了一间茅屋,与湖岸有一桥相连。
妻子每天给他送来饭菜,但每次送到后。饭菜已经凉了,书生吃得很不舒服,妻子看到丈夫日渐消瘦,很着急。
一天,妻子炖了一只鸡连汤送来给丈夫滋补身体,连日操劳的妻子走到桥中间时晕了过去,等她醒来之后,发现鸡汤还是热的,原来汤上有一层油起保温作用,妻子由此得到启发, 每日给他送来鸡汤、生肉、蔬菜和米线放在一起食用,书生身体日渐强壮,更加用功读书,终于考取了状元。
众人前来贺喜,妻子又炖了一只鸡、米线、生肉招待客人, 客人吃得兴致大发,问书生妻子这种吃法名字,她立刻想到每天走过的小桥,顺口说:“过桥米线”,从些名声鹤起,过桥米线流传至今。
扩展资料:
过桥米线由汤、片和米线、佐料三部分组成。吃时用大磁碗一只,先放熟鸡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将鸡、鸭、排骨、猪筒子骨等熬出的汤舀入碗内端上桌备用。
此时滚汤被厚厚的一层油盖住不冒气,但食客千万不可先喝汤,以免烫伤。要先把鸽鸡磕入碗内,接着把生鱼片、生肉片、鸡肉、猪肝、腰花、鱿鱼、海参、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有筷子轻轻拨动,好让生肉烫熟。
然后放入香脆、叉烧等熟肉,再加入豌豆类、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吃起来味道特别浓郁鲜美,营养非常丰富,常常令中外食客赞不绝口。过桥米线集中地体现了滇菜而丰盛的原料,精湛的技术和特殊的吃法,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过桥米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3:47
回答如下: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5:38
回答如下: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7:46
过桥米线源于云南滇南蒙自县。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0:11
云南自蒙,的南湖边上住着一对夫妻,丈夫在对面的塔上用功学习,妻子每天给丈夫送米线时都要经过一座小桥。一次妻子给丈夫送米线时晕倒在桥上了,过了好久她才醒过来。天已经黑了,她一摸碗,米线居然还是热气腾腾的,原来她是用老母鸡汤煮的米线,汤中的热油该在汤上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2:52
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美味好吃过桥米线照片(15张)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传说蒙自县城的南湖旧的风景优美,常有文墨客攻书读诗于此。有位杨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其妻每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渐不支。其妻焦虑心疼,思付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时,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揭开盖子,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侍,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线、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后来不少都仿效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由于杨秀才从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过桥米线"。 麻辣鸭过桥米线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1:50
秀才在岛上读书希望能有朝一日考上状元,妻子怕他辛苦,就每天弄秀才最喜欢吃的米线,在上面浇上鸡汤放上作料,可是等到岛上的时候,米线早已凉了,不过这让妻子发现那厚厚的鸡油下面的米线居然还没凉,又由于去岛上的途中要过一座桥,人们就叫这种米线为过桥米线………………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5:05
清朝时期有一位清朝时期,有一位书生在外清朝时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8:53
我觉得传说一比较贴切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2:58
端着米线过了桥,就叫过桥米线啦!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7:19
清朝初年,云南蒙自有位书生,家住南湖,每天专心读书,妻子每天送来的饭菜都已经凉了,书生吃得很不舒服,妻子看到丈夫日渐消瘦,很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