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07: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3 01:45
野山参长在背阴坡。
野山参生长在海拔400一800米之间的岗地,坡度在5°-50°,大于50°的峭壁,暴雨冲刷,不易存活。低洼涝地不会有纯山参,平原地区绝对没有野生种,山帽旱地土薄人参少。
半山腰野生人参最喜长,不会有山顶的旱,也不会有山脚的涝,地表起伏不平,陡还不陡,平还不平;能沉住土,沉不住水;既能保水,又能排水,最利于人参生长。
大树根周边地势稍高,遮阴、土肥、不涝水,爱长人参。岗鼻子,鸡爪地,地势稍稍高低不平,常长好参。
“草少、卫生、长人参”,这句彦语是正确的。大凡其根须伸到之处,土内养分被其吸收殆尽,周围一、二尺内难生杂草。
传统说法,林中棒槌鸟,喜食人参红果,它飞到那里,叫到那里,准有人参,于是历朝历代的放山人总是企望在放山的路上会有棒褪鸟相伴。
现实中没有棒槌鸟,纯属民间虚构的神话故事,是放山人的美好企望。抛开神话,鸟类动物确实传播了参籽,经实际考察,参农反映喜食参果数量最大的并非鸟类。
森林中的动物除了鸟还有兽,数量最多的兽类动物是鼠,野生人参的种籽大多数被鼠类动物偷吃。
鼠类动物的品种很多,东北森林中最喜食参籽的鼠类动物是花俐棒,也叫花鼠,一种小型的树栖和洞栖松鼠,体长130-150mm,尾长近似体长,尾巴略显蓬松,秋天主食松树林的松籽。
7月底8月初,松籽还没成熟,人参已红果,花俐棒利用专用的颊囊,大量偷食人参果,运回洞穴附近的贮粮坑,贮粮坑很多个,多达五六十个。
常有遗忘而没吃掉的参籽,遇到适宜的自然条件,没有被磕破的参籽发芽生根,长成一撮一堆的参苗。参籽的自然传播,实际大多是松鼠贮粮所为。
纯货参籽依靠风吹水冲自然着地,鸟刁鼠啄的自然搬运而得到传播。至于参籽是野生籽还是栽培籽,其实并不重要。无论是野生参籽还是栽培参籽都同一品种,在基因上差异不大。
野生参籽经过大自然的优选杭逆品质的确优秀,栽培参籽整体抗逆品质逊于野生参籽,然而只要经过森林环境10一20年的优胜劣汰,一小部分品质优秀的个体存活下来,在抗逆性上和野生参籽品质无异。
野生种子撒在参园肯定变异退化成园参,园参种子撒在森林自然生长,品质肯定是向野生进化。所以对野山人参来说,环境是绝对因素,来自野生种籽还是栽培种籽并不重要。
人参种子掉落在何处着土沽泥,可能是山冈陡坡,可能是山麓缓坡;可能是大树根下,可能是悬崖峭壁;可能是阴坡湿地,可能是阳坡旱地。
总之,种籽着落在十分适宜的自然环境,这种概率很低,大多着落在无可选择的,存在某种恶劣条件的白然环境,繁殖率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