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07: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1 13:09
攻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行为,无论是破坏玩具还是少年帮派之间的打架斗殴都属于攻击性行为。“攻击行为是指故意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并且没有社会理由的行为。”(1)攻击性行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敌意的攻击性行为,以伤害他人,使别人痛苦为目的的侵犯行为,如嘲笑,殴打等。另一种是工具性攻击性行为,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以攻击行为作为手段,如为了从其他小朋友手中获得一个可爱的玩具。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侵犯”别人的倾向,如孩子打架,对他人的身体进行打,推,咬,踢,吐口水,用其它物品伤害别人,从别的孩子那儿强夺物品,骂人等。在相互“侵犯”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还会对自己,家庭,社会造成危害。孩子的种种“侵犯”行为使父母,老师感到不安,所以一定要严加防范,设法控制,不要使之日久成习,泛滥成灾。 【镜头一】:吃完中饭,孩子们正在外面看书,过了一会老师说:“把书收起来。”孩子们纷纷跑到老师面前,把手中的书递给老师。突然,从一个角落里传来莹莹的哭声。老师过去一问,原来是小锞想帮助老师收书,而莹莹不肯,她要自己把书交给老师,小锞就把书抢了过去。于是,莹莹哭了起来。 【镜头二】:玩娃娃家的时候,假扮妈妈的郑洁总是一刻不停地抱着娃娃不放。这时,假扮阿姨的嘉敏也想和郑洁一起照顾娃娃,也想抱抱娃娃,可郑洁却十分粗暴得一把夺过娃娃,还退了嘉敏一把。 【镜头三】:一次,一个小女孩穿了一双粉红色的鞋子,格外漂亮。边上的小朋友剪刀自己的鞋子不如别人好看,便盯着去踩她的鞋子,还扬言要把她的鞋子踩得黑黑的。 类似这样的侵犯行为还很多,那么造成这一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先来分析一下这几个案例吧。 A 侵犯行为可分为有意侵犯和无意侵犯两种,但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幼儿无意的,他不是有意的去伤害别人。如镜头一中,小锞只是为了想帮老师的忙,却遭到同伴的拒绝,没办法之下就硬抢。其实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不知如何表达和沟通。结果事与愿违,好心办了坏事。 B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孩子侵犯行为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作用。如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或是经常体罚,强迫孩子,或是自身的言行中有暴力的倾向。蒙台梭利曾说过:“孩子的心智是吸收性的。”(2)每个成年人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镜头二中,郑洁想一个人霸占娃娃,很显然她还没有学会如何与人分享,不能很好地解决生活中的挫折。 C 由于嫉妒而造成的侵犯行为,幼儿见到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就产生了嫉妒心理。由于孩子情感外露,冲动,自制力差,嫉妒往往会直接付诸行动,做出侵犯的行为。镜头三中,孩子见到同伴穿了比自己漂亮的鞋子,就会羡慕,当内心不能满足,便开始失衡,从而造成嫉妒之心,最终这个孩子做出了踩别人鞋子的行为。 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一切都围着他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骄横,霸道的性格,在与同伴的相处中,攻击性行为便时常发生。“老师,某某小朋友又打我了。”“老师,某某抢我的玩具。”于是,老师每天都在不停地解决这些事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家长,老师要采取哪些有效果的教育策略来控制该行为的蔓延呢? 1. 减少儿童生活中的挫折 因为挫折很有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减少儿童生活中的挫折会相应减少攻击事件说我发生。*应尽量简化规范,向儿童解释规范制定的原则,事先告诉儿童生活惯例中将要发生的变化,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来调整儿童对自身的期望,这样儿童就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儿童受到挫折时要几十得给以安慰,多与儿童交谈,让儿童能有机会以平静的语言阐述自己心中的感受。让儿童了解生活中受到挫折是必然现象,让孩子乐观的,坦然的接受挫折。有时当儿童受到挫折时要及时转移注意力,从而使儿童较少采取攻击性行为。 2. 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训练 研究证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攻击行为有密切关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加约束,孩子必然自我控制能力差,任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对孩子的不适当行为加以管束,对孩子的行为特别是道德方面要定下不可动摇的制度和规矩。比如:不准打人,不准骂人等等。如果孩子破坏了这些规矩就得给以惩罚,但不是体罚,训斥,责骂,如果父母采取这种攻击性行为,孩子就会模仿,会变得越来越富有攻击性,达不到教育和管理孩子的目的。采取的惩罚措施可以是取消孩子喜爱的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父母对他表示冷落,或批评,开导,说理等非攻击性的惩罚方式。所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训练是矫正攻击性行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心理学家运用行为矫正的原理,要求父母减少消极评论的使用,例如威胁,命令,强迫等,引导他们使用积极的评价,尤其在惩戒时不能使用体罚。这种干预结果极大地改变了父母和儿童的行为。 3. 帮助儿童识别无意攻击性行为 被无意攻击的受害者常常把无意攻击性看作是有意攻击,为儿童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来使之改变对行为为目的的认识,可以减少报复行为的发生。*通过表达自己对受害者情感反应的理解,向他澄清事件的意外性来消除紧张状况,例如:“你被篮球打到的时候吓了一跳把!我知道你很疼,但他不是有意要伤害你,他只是想控制住球。” 4. 明确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 当身体或语言攻击发生时,*必须明确告诉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可以让儿童认识到无法通过攻击系那个行为获得奖赏,从而在儿童中确立起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观点。这样即使在*没有立即出现的情况下,暴力事件也会减少。 5. 指导儿童游戏的规则 研究表明,儿童在玩玩具*或者其它仿真模型*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暴力。这种影响会持续表现出攻击行为。在激烈的游戏中,孩子很容易被刺伤,割伤,扎伤。因此在游戏活动中,那些将木棍,手指当*支代替品的孩子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换一个不太激烈的游戏主题。对于*来说,告诉儿童*支是一种危险物品不能当作玩具,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一个健康向上的课堂上假装杀死或动物的行为也是违背攻击性行为的教学目标的。 攻击性行为,表面上孩子不会“吃亏”,但孩子会养成蛮横的习惯,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甚至诱发违法行为,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对有攻击行行为的幼儿,我们应更多地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此外,我们还应该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给予较多的关注,指导家长用一些有趣的事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培养兴趣额,陶冶性情,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