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请问陆游的诗——示儿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07:2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02:56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3、默读《示儿》,想想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l 画句子。( 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 )

l 体会情感: 《示儿》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

其他评述陆诗而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有宗译“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在历代爱国诗中,他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

《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见《朱自清选集》,1952年开明书店版)

朱自清本人也是一个深情的爱国者,新、旧诗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对陆游其人其诗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从《示儿》诗中看到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换言之,也就是陆游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它所达到的高度。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略加说明和补充:第一,陆游热爱祖国是和他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的,既包括对“忍死望恢复”的中原“遗民”的深切怀念,也包括对“岁辇金币输胡羌”的南宋老百姓的同情与哀悯。其次是他对祖国不可分割的北方大好河山的系念,如“三万里之黄河”和“五千仞之太华”,以及“两京宫阙”等等。再则是他对民族语言和整个民族文化的爱护,惟恐在异族的长期统治下遭到破坏与同化,以致“东都儿童作胡语”,甚至整个第二代都“羊裘左其衽”,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忘记了自己祖先的传统(有关例证,详见拙著《陆游传论》下编第四章)。这些才是他“但悲不见九州同”和热盼“北定中原日”的主要原因,也是他爱国思想的根本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其中包括对家乡、对祖国和对自己的人民、对优秀传统的爱。陆游诗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正是这些。因此朱文声称:“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这个评价虽显得过于强调,有抹杀他人之嫌,但为了指出特色,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十分中肯而且公允的。

《示儿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诗》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释】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02:57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妒!

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鹊桥仙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鹊桥仙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渔父.灯下读玄真子渔歌,因怀山阴故隐,追拟石帆山下雨空蒙,三扇香新翠箬篷.苹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浣溪沙.和无咎韵

懒向沙头醉二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

鹊桥仙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好事近.登梅仙山绝顶望海

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

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多谢半山松吹,解 殷勤留客.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豆叶黄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渔父

湘湖烟雨长菁丝,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
回答者:狂野的花花 - 见习魔法师 * 8-26 20:20

陆游诗全集(你要的是诗不是词吧,上面那位老兄发错了哦)
七绝·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七绝·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七绝·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七律·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五律·假山拟宛陵先生体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七绝·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七律·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七律·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矫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细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五律·新春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

七绝·冬夜读书示子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七绝·午饭
民穷丰岁或无食,此事昔闻今见之。吾侪饭饱更念肉,不待人嘲应自知。

七绝·梅花绝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七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朝中措 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豆叶黄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度浮桥至南台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般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好事近
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多谢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清商怨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剩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回答者:8588075 - 试用期 一级 8-26 20:25

陆游诗全集(二十四)

自闵
破帽羸骖厌垢氛,挂冠归伴故溪云。年光疾病占强半,日景睡眠居七分。庐冢萧条频霣涕,交朋零落久离群。残年岂复行孤学,自闵犹尊昔所闻。

自遣
蔬食任无鱼,山行可借驴。指挛犹把钓,眼涩未捐书。客少胜纷若,家贫亦晏如。时时顾影叹,顽似十年初。

自遣
枳篱茅屋枕孤峰,偃尽初来手种松。睡少未成千里梦,愁深先怯五更钟。中天日月逢真主,数亩桑麻伴老农。世事古今谁料得?不堪陂水照衰容。

自遣
衣冠尚作闲身祟,梁肉终非退士宜。惟有褐裘井豆饭,尚能相伴到期颐。

自若耶溪舟行杭镜湖而归
换马亭前烟火微,斗牛桥畔行人稀。云山惨澹少颜色,霜日青薄无光辉。新酒篘成桑正落,美人信断雁空归。高楼何处吹长笛?清泪无端又湿衣。

自三泉泛嘉陵至利州
日日邅途处处诗,书生活计绝堪悲。江云垂地滩风急,一似前年上硖时。

自桑渎泛舟归三山
端为身闲觉日长,不嫌儿辈笑清狂。湖光潋潋归舟疾,雨点霏霏醉颊凉。断彴苔生人唤渡,孤村霜近稻登场。宦情不独今年薄,游子从来念故乡。

自山中泛舟归郡城
我呼小艇浮南津,落日乱山衔半轮。背船双鹭低掠水,下滩峭风冷*人。中流回望始太息,烟中白塔高嶙峋。适从彼来忽在此,老夫拄杖捷有神。尉曹堆盘笠泽脍,秀才泻榼中山春。岂惟外物不挂眼,醉后兀尔忘吾身。朝冠行即挂神武,买犊遂欲耕峨岷。金丹自喜日日长,白发未许年年新。拥桥炬火远已闹,归舍睡息清而匀。明朝笑谓同载客,有脚莫踏东华尘。

自山中夜行还湖上
火云峥嵘水车鸣,行人畏热不敢宁。萧然一马两园丁,缺月照我影伶俜。荒鸡起早忽再唱,北斗低尽余三星。扁舟菱歌正袅袅,丛冢鬼火何荧荧。迎人渐见镜湖白,回首已失秦山青。道边野店得小憩,一杯浊酒倾残瓶。登盘绝爱畦韭美,轑釜未厌溪鳞腥。丈夫所要饱辛苦,文叔尚困芜蒌亭。

自伤
朝雨暮雨梅子黄,东家西家鬻兰香。白头老鳏哭空堂,不独悼死亦自伤。齿如败屐鬓如霜,计此光景宁久长?扶杖欲起辄仆床,去死近如不隔墙。世间万事俱茫茫,惟有进德当自强。往从二士饿首阳,千载骨朽犹芬芳。

自上清延庆归过丈人观少留
再到蓬莱路欲平,却吹长笛过青城。空山霜叶无行迹,半岭天风有啸声。细栈跨云萦峭绝,危桥飞柱插澄清。玉华更控青鸾住,要倚栏干待月明。

自上灶过陶山
宿雨初收见夕阳,纵横流水入陂塘。蚕家忌客门门闭,茶户供官处处忙。绿树村边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不因萧散遗尘事,那觉人间白日长。

自适
远游思里巷,久困念耕桑。家酿倾醇碧,园蔬摘矮黄。利名因醉远,日月为闲长。今岁虽中熟,吾徒亦小康。

自蜀州暂还成都奉简诸公
不染元规一点尘,行歌偶到锦江滨。淋漓诗酒无虚日,判断莺花又过春。客路柳阴初堕絮,还家梅子欲生仁。更须作意勤相过,要信年光属散人。

自述
偶策青驴出,还将白鹤随。链丹留日观,采药上天池。送客清秋棹,留僧静夜棋。从来闲姓字,不遣世人知。

自述
藜藿安贫陋,柴荆俯莽苍。露蓍朝筮易,扫地昼焚香。美睡天教嬾,长歌客恕狂。欢然送余日,醉死亦何伤!

自述
勃落为衣隐薜萝,扫空尘抱养天和。过期未死更强健,与世不谐犹啸歌。野市萧条残叶满,酒家零落废垆多。石帆山下孤舟雨,借问君如此老何?

自述
早畏危机避巧丸,长安未到意先阑。心如老马虽知路,身似鸣蛙不属官。闲驾柴车无远近,旋沽村酒半甜酸。群儿何足劳情恕,胸次从初抵海宽。

自述
二亩新蔬圃,三间旧草堂。病除身小健,秋近夜微凉。薄酒时醒醉,残书半在亡。老怀常自笑,无事忽悲伤。

自述
古井无由浪,浮云一扫空。诗书修孔业,场圃嗣豳风。惧在饥寒外,忧形寤寐中。吾年虽日逝,犹冀有新功。

自述
怡然气貌渐还婴,淡饭麤裘过此生。尽道无方能缩地,梦中夜夜上青城。

自述
寄怀鱼鸟卧烟汀,结友松筠醉草亭。拜赐龟章纡旧紫,养成鹄鬓扫余青。遗经在椟传家学,大字书墙作座铭。浪迹江湖遂终老,此身何啻一浮萍。

自述
旧业还耕钓,残年迫耄期。筋骸衰后觉,力量梦中知。客约溪亭饮,僧招竹院棋。未为全省事,终胜宦游时。

自述
睡美不知旦,气衰先觉秋。有时浮小艇,随意宿沧洲。未恨名风汉,惟求拜醉侯。更须多种竹,搔首送悠悠。

自述
齿卼复牢能咀嚼,足挛渐愈可跏趺。短檠非复衰翁事,且与儿孙共地炉。

自述
意望天公本自廉,甘餐美睡偶容兼。一生忧患如山重,此日安闲抵蜜甜。拙宦虽无齐虏舌,早归亦免楚人钳。但余一味疏慵在,储药千斤未易砭。

自述
屏迹归休后,颐生寂寞中。忍贫辞半俸,学古得全功。西埭村醅酽,东陂小彴通。经行有佳趣,稚子也能同。

自讼
家弊须微禄,年衰尚远游。未逃朋友责,更遣吏民羞。采药思长往,传书却小留。微风入桐叶,分我一帘秋。

自讼
年少宁知道废兴,搏风变化羡鲲鹏。贪求但欲攀分寸,痛定方惭乞斗升。灵府已能澄似水,俗绿更觉薄于僧。挂冠且喜身萧散,二顷宁须退可凭。

自叹
晨兴袖手观空寂,饭罢宽腰习按摩。堪叹一生闲日月,为身时少为人多。

自叹
恶杀常根食,安贫但縕袍。消摇敢言达,简默本非高。入剡逢飞雪,游吴看怒涛。平生笑渔父,苦语劝哺糟。

自唐安徙家来和义出城迎之马上作
身如林下僧,处处常寄包。家如梁上燕,岁岁旋作巢。岂惟人所怜,顾影每自嘲,眼看佳山水,不得结把茅。造物困豪杰,如视饿虎哮,要令出精神,感激使叫呶。颇思投笔去,走马盘云旓,三更冒急雪,大战梁楚郊。

自唐安之成都
出门犹苦雨,度堑喜新晴。日正车无影,风高盖有声。疏疏稚苗立,郁郁晚桑生。宿醉行犹倦,无人为解酲。

自题传神
识字深村叟,加巾下版僧。檐挑只草屦,壁倚一乌藤。得酒犹能醉,逢山未怯登。莫论明日事,死至亦腾腾。

自喜
半生羁宦走人间,醉里心宽梦里闲。自喜如今无一事,读书才倦即游山。

自喜
身闲仙不远,食足富何加。庭卧长生犊,园开手种花。狂歌声跌宕,醉草笔横斜。八十明年是,衰残岂复嗟。

自喜
了了复惺惺,蓍龟未是灵。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身备乡三老,家传子一经。春回元不记,出户四山青。

自喜
身寄人间世,心常古镜如。唤醒狂蝶梦,扫尽老狐书。年出乡闾石,贫过仕宦初。村村是桃李,岂独爱吾庐。

自夏秋匮甚慨然有感
万卷纵横眼欲枯,老犹闭户诵唐虞。故人谁复访生死,邻父幸能通有无。云子翻匙新稻饭,天吴坼绣旧衣襦。时平得掩松根骨,也胜王孙泣路隅。

自小云顶上云顶寺
素衣虽成缁,不为京路尘,跃马上云顶,欲呼飞仙人。飞仙不可呼,野僧意甚真,煎茶清樾下,童子拾堕薪。我少本疏放,一出但坐贫。缚裤属櫜鞬,哀哉水云身。此地虽暂寓,失喜忘吟呻。故溪归去来,岁晚思鲈莼。

自笑
宦途昔似伏辕驹,退处今如纵壑鱼。手自扫除松菊径,身常枕藉老庄书。郊居本自依农圃,社饮何妨逐里闾。白发萧然还自笑,风流犹见过江初。

自笑
自笑谋生事事疏,年来锥与地俱无。平章春韭秋菘味,拆补天吴紫凤图。食肉定知无骨相,珥貂空自逛头颅。惟余数卷残书在,破箧萧然笑獠奴。

自笑
自笑平生醉后狂,千锺使气少年场。那知病叶先摧落,却羡寒龟巧缩藏。药物及时希老健,山家随日了穷忙。凶年坐待新春麦,莫厌清吟雪夜长。

自笑
左车第二牙辞去,团坐无生话又新。堪笑按摩井洗沐,未忘贪爱梦中身。

自笑
三间茅屋寄沧浪,鸟出樊笼马脱缰。滟滟陂塘秧水满,阴*巷麦风凉。蔬盘旋采溪毛滑,篷艇新编露箬香。捐尽浮名方自喜,一生枉是伴人忙。

自笑
自笑胸中抵海宽,韭齑麦饭日加餐。住山缘熟尘机息,养气功深槁面丹。恶路惯曾经滟澦,浮生何啻梦邯郸。镜湖五月秋萧爽,剩傍滩头把钓竿。

自笑
诸公衮衮几金貂,自笑无材负圣朝。老气醉中犹跌宕,闲身梦里亦逍遥。旧书日伴吾儿读,薄饭时从野叟招。病后秋衣须早制,竹窗残夜雨萧萧。

自笑
学道功赊岁月驰,平居自笑著鞭迟。安心未竟夜饶梦,与世虽疏秋尚悲。药圃幽寻芒屦湿,棋枰憨战角巾欹。只愁今夕西窗梦,又买长筒到古郫。

自兴元赴官成都
平生无远谋,一饱百念已。造物戏饥之,聊遣行万里。梁州在何处,飞蓬起孤垒。凭高望杜陵,烟树略可指。今朝忽梦破,跋马临漾水。此生均是客,处处皆可死。剑南亦何好,小憩聊尔尔。舟车有通涂,吾行良未止。

自雪堂登四望亭因历访苏公遗迹至安国院
我醉飞屐登孱颜,拄杖出没风烟间。三山葱曨鲛鳄静,九关肃穆虎豹闲。几年金骨炼绿髓,此日始得穷跻攀。老仙归侍紫皇案,空有野水流淙潺。蜿蜒翠阜围绿野,似岭非岭山非山。向来龙蛇满雪壁,雷电下取何时还?名花亦已天上去,居人指似题诗处。九十一翁不识公,我抱此恨知无穷。

自诒
荒圃风烟入荷鉏,孤村巷陌看骑驴。少年曾纵千场醉,老境惟存一束书。作意买山虽已矣,忍惭乞米独何欤?所欣肺病秋来减,白发萧萧可自梳。

自诒
健忘闲何害?贪眠老正宜。本心惟泥酒,余习略存诗。未废春农业,犹堪幼学师。微官何所恋,请老五年迟。

自诒
一廛东近会稽城,凿破烟芜俋俋耕。上药养神非近效,善言铭座要躬行。论书尚欲心先正,学道宁容气不平?天付吾侪元自足,满园春荠又堪烹。

自诒
足蹇须人惯,颜衰著黶多。饭迟惟静卧,酒至亦高歌。蝗死繁蔬甲,霜清长药窠。经旬邻父病,且喜复来过。

自诒
病中看周易,醉后读离*。不解书驴券,安能问马曹?身随游宦困,气为屏居豪。清旦南堂坐,稽山秋更高。

自诒
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容差。身如病鹤长停料,心似山僧已弃家。高枕时时闻解箨,卷帘片片数飞花。饭余解带摩便腹,自取风炉煮晚茶。

自诒
庄语畏如俳,端居要若斋。清虚集心腑,枯槁见形骸。自计愚无用,何伤老不谐。人生须广大,勿作井中蛙。

自诒
莫笑幽栖僻,谋生亦未疏。残囷具薄粥,半俸补残书。均节贫无患,安恬疾可除。虽云苦寒近,随手蓄薪樗。

自诒
行年耄及卧蜗庐,山水登临亦已疏。无可奈何犹食粟,未能免俗学浇蔬。蓬门时接渔樵话,麈几聊存种树书。强欲入城还自笑,世间那有鹤乘车。

自贻
寒暑衣一称,朝晡饭数匙。钱能祸扑满,酒不负鸱夷。

自贻
家风本韦布,生事但渔樵。惯就下乡食,莫烦东阁招。

自贻
痴孙护雀雏,馋仆放池鱼。怀药问邻疾,典衣收旧书。

自贻
退士愤骄虏,闲人忧旱年。耄期身未病,贫困气犹全。

自遗
踽踽人间未死身,乡闾共敬六朝民。睡无由著缘多感,醉不能成坐一贫。幽屏最憎虫吊夜,狂吟略似鸟鸣春。也知世俗谁知我,犹待君王猎渭滨。

自咏
曾著杞菊赋,自名桑苎翁。常开罗爵纲,不下钓鱼筒。租税先期毕,陂塘与众同。士章八十字,世世写屏风。

自咏
生草覆蜗庐,长须驾鹿车。贫犹思施乐,老不废观书。登览携童稚,歌呼和里闾。躬耕亦何得,聊以遂吾初。

自咏
孤艇渺烟波,衡门暗薜萝。衣冠醉学究,毛骨病维摩。抚几时长喟,临觞亦浩歌。无劳问蜗角,蛮触正横戈。

自咏
宦游畴昔偏天涯,万里东归岁月赊。古道泥涂居士屩,荒畦烟雨故侯瓜。园公溪父逢皆友,野寺山邮到即家。病思渐轻重九近,又将乌帽插黄花。

自咏
万事不挂眼,终年常避人。荒畦荷锄晚,环堵结茆新。病马何劳斥,轻鸥未肯驯。虽惭市门卒,聊作葛天民。

自咏
华发萧萧居士身,江头风雨折乌巾。无人问字尤宜嬾,有吏徵租未是贫。薄宦傥来难倚仗,旧交渐少每酸辛。敲门且复寻僧话,要结他生物外因。

自咏
龟屋裁小冠,鹿皮制短裘。陆驾少游车,水泛渊明舟。山泽与城市,有路即可游。或时一饭去,间亦旬日留。方见草木萌,忽已天地秋。淘丹云涧冷,采药乳穴幽。逢人亦欣然,有问乃不酬。摩挲金铜人,千载寄悠悠。

自咏
常记当年入洛初,华灯百万掷樗蒲。平生意薄刀笔吏,投老身为山泽臞。已罢向空书咄咄,尚能击缶和呜呜。今朝客至无寻处,正伴园丁斸芋区。

自咏
朋旧凋零尽,乾坤偶脱遗。食新心窃喜,话旧语多悲。泥醉醒常少,贪眠起独迟。闭门谁共处,枕藉乐天诗。

自咏
朝衣无色如霜叶,将奈云安别驾何!钟鼎山林俱不遂,声名官职两无多。低昂未免闻鸡舞,慷慨犹能击筑歌。头白伴人书纸尾,只思归去弄烟波。

自咏
钝似窗间十月蝇,淡如世外一孤僧。心劳抚字虽亡补,笔判虚空却粗能。厌见文书衔客袖,但思蔬水曲吾肱。何时却宿云门寺,静听霜钟对佛灯。

自咏
梦归不恨故山深,霜雪今年已满簪。报国有心身潦倒,养生无术病侵寻。晨兴聊取经遮眼,夜坐时凭易洗心。安用更为逃暑饮,虚堂三复自萧森。

自咏
三十年前接俊游,即今身世寄沧洲。俚声不办谐韶頀,暮气宁能彻斗牛?绿酒可人消永日,黄鹂多事管闲愁。吹笙跨鹤何时去,剩欲平章太华秋。

自咏
素慕巢居穴处民,久为钓月卧云身。经行山市求灵药,物色旗亭访异人。高枕静听棋剥啄,幽窗闲对石嶙峋。吾庐已是桃源境,不为秦人更问津。

自咏
射的山前一老樵,此生何敢辱旌招。缪缘学道肱三折,不遇知音尾半焦。去蠹区区惭啄木,附高烨烨鄙凌霄。但令穷死心无愧,也胜鸣珂事早朝。

自咏
游戏人间岁月多,痴顽将奈此翁何!放开绳棰牛初熟,照破乾坤镜未磨。日落苔矶闲把钓,雨余篷舵乱堆蓑。明朝不见知何处,又向江湖醉踏歌。

自咏
满梳晨起发凋零,亭午柴门未彻扃。万事忘来尚忧国,百家屏尽独穷经。楠枯倒壑虽无用,龟老搘床故有灵。梦里骑驴华山去,破云巉绝数峰青。

自咏
平生万事付憨痴,兀兀腾腾到死时。夜踏乱云过略彴,晓分寒溜注军持。束薪山客招烹石,渡海蕃僧乞制碑。作个生涯君勿笑,拄天勋业亦儿嬉。

自咏
纷纷世态但堪悲,一念萧然我亦奇。醉里猖狂醒自笑,梦中虚幻觉方知。江湖重复风波恶,齿发凋零岁月驰。安得中原路如砥,渭川钓伴待多时。

自咏
忽忽残年及耄期,清晨对镜不须悲。远行久立虽差倦,未到人扶见客时。

自咏
道本治吾身,绪余方及人。神清缘食少,事简为家贫。薄酒如重酝,寒蔬抵八珍。村村花柳动,且复岸纶巾。

自咏
谢事客谁过,闲游吏不诃。家人争稗粥,邻叟和畲歌。静夜诗成祟,新春睡有魔。年光本无尽,未用叹蹉跎。

自咏
茅舍萧条似宝坊,老人终日对炉香。学荒自笑身空在,禄尽谁知寿更长。陂水蘸堤常滟滟,麦苗覆块已苍苍。经行更有欣然处,四野鉏耰满夕阳。

自咏
食饮从来戒失时,衣裘亦复要随宜。老人最索调停处,正在初寒与半饥。

自咏绝句
双鬓萧条失故青,躬耕犹得养余龄。明时恩大无由报,欲为乡邻讲孝经。

自咏绝句
深村人有结绳风,晚岁身为带索翁。啜粥茹蔬茅屋底,谁知也过百年中。

自咏绝句
不沦鬼录不登仙,游戏杯觞近百年。小市跨驴寒日里,任教人作画图传。

自咏绝句
逆旅门前拨不开,先生醉策蹇驴来。未言乞得囊中药,一见童颜且压灾。

自咏绝句
远游索手不?粮,薪米临时取道傍。今日晴明行亦好,经旬风雨住何妨。

自咏绝句
一条纸被平生足,半碗藜羹百味全。放下元来总无事,鸡鸣犬吠送残年。

自咏绝句
平生宁独爱吾庐,何处茅檐不可居。昼阙僮奴停接客,夜无膏火罢观书。

自咏绝句
睡著何曾厌夜长,老人少睡坐何伤。无灯无火春寒恶,破絮麤毡即道场。

自咏示客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自咏闲适
残年邻曲幸相依,真似辽天老鹤归。荷浦未疏鱼正美,豆畦欲暗雉初肥。款门路近时看竹,送酒人多不典衣。最喜夕阳闲望处,数家垣屋锁烟霏。

自云门之陶山肩舆者失道行乱山中有茅舍小塘极幽邃求见主人不可意其隐者也
陂池幽处有茅堂,井臼萧绦草树荒。小鸭怯波时聚散,病蔬伤蠹半青黄。童儿冲雨收鱼网,婢子闻钟上佛香。我亦暮年思屏迹,数椽何计得连墙?

自云门至上灶欲游一二僧庵以雨不果
道远晨炊米,风和昼减衣。花残孔官庙,苔满葛仙矶。剩欲寻僧话,先判秉炬归。山昏又成雨,心事固多违。

自责
晨起登堂正幅巾,萧然聊欲养吾神。凡心未免更诗字,习气犹思议古人。买屩为登山寺去,彻灯缘爱月窗新。何时一切消除尽,终作无怀上古民?

自责
穷途敢恃舌犹存,小筑城西十里村。未挂衣冠惭士节,免输薪粲荷君恩。文章跌宕忘绳墨,学问荒唐失本原。仕宦一生成底事?子孙世世记吾言。

自真珠园泛舟至孤山
呼船径截鸭头波,岸帻闲登玛瑙坡。弦管未嫌惊鹭起,尘埃无奈污花何。宦情不到渔蓑底,诗兴偏於野寺多。明日一藤龙井去,谁知伴我醉行歌?

自箴
带宽非复昔年腰,颊上余丹日日消。切勿更为儿戏事,解猿放鹤各消摇。

纵笔
天下本无事,吾生行且休。关心惟酒盏,入眼独渔舟。雁过三湘晓,云开二华秋。殷勤驿楼柱,小草记曾游。

纵笔
气本充天地,书非汗马牛。人人见尧舜,世世有巢由。朝市红尘闹,山村白发稠。所欣吾道在,江汉古东流。

纵笔
山合水将穷,真宜著放翁。醉嫌天地迮,老觉岁时公。偃蹇松逃世,翩仙鹤驾风。旧交零落尽,一笑与谁同?

纵笔
冉冉残年迫耄期,肱虽三折未成医。北山愚公世方笑,东郭顺子吾所师。万里元非破贼手,一生无奈造物儿。梅雨初晴湖水满,未妨把酒细哦诗。

纵笔
惰游不能耕,心愧新舂白。啸傲茅三间,主人终胜客。

纵笔
老眼轻千乘,枯肠却八珍。直令身潦倒,未害胆轮囷。酒里遗浮世,书中见古人。平生笑园绮,老蹋帝城尘。

纵笔
冻研笑臞儒,雕弓隐猎徒。不成平赵魏,正可*湖。憔悴头虽秃,轮囷胆尚麤。咸阳呼五白,何遽不能卢!

纵笔
兀兀一无为,冥冥百不知。倦多惟嗜睡,食晚遂忘饥。开卷浑如梦,逢人不省谁。何须觅知识,木石即吾师。

纵笔
晨炊躬稼米,夜读世藏书。俯仰无多愧,心知死有余。

纵笔
莫笑畸翁迫耄期,从来不许俗人知。系船惯听巴东雨,画策曾从渭北师。袖剑客同楼上醉,烂柯人看洞中棋。如今更欲沧溟去,鲸浪浮天信所之。

纵笔
骑鹤翩翩过月傍,浩然风露九秋凉。忽闻卷地潮声起,始觉江山近故乡。

纵笔
文叔一人知此翁,洛阳城里又春风。让他绿发好年少,二十四岁作三公。

纵笔
胸中略无一点事,眼底常展数行书。半饥半饱便可尔,衣食何须求有余。

纵笔
闲经月下白苹洲,半脱风前紫绮裘。曾值东风谒鸾驾,却因南渡看龙舟。年光已付瞢腾醉,天宇谁从汗漫游?莫怪又成横笛去,故人期我玉华楼。

纵笔
破囷供饭足,陋屋著身宽。小蹇勤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02:57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译: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

其他评述陆诗而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有宗译“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在历代爱国诗中,他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

《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见《朱自清选集》,1952年开明书店版)

朱自清本人也是一个深情的爱国者,新、旧诗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对陆游其人其诗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从《示儿》诗中看到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换言之,也就是陆游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它所达到的高度。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略加说明和补充:第一,陆游热爱祖国是和他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的,既包括对“忍死望恢复”的中原“遗民”的深切怀念,也包括对“岁辇金币输胡羌”的南宋老百姓的同情与哀悯。其次是他对祖国不可分割的北方大好河山的系念,如“三万里之黄河”和“五千仞之太华”,以及“两京宫阙”等等。再则是他对民族语言和整个民族文化的爱护,惟恐在异族的长期统治下遭到破坏与同化,以致“东都儿童作胡语”,甚至整个第二代都“羊裘左其衽”,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忘记了自己祖先的传统(有关例证,详见拙著《陆游传论》下编第四章)。这些才是他“但悲不见九州同”和热盼“北定中原日”的主要原因,也是他爱国思想的根本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其中包括对家乡、对祖国和对自己的人民、对优秀传统的爱。陆游诗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正是这些。因此朱文声称:“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这个评价虽显得过于强调,有抹杀他人之嫌,但为了指出特色,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十分中肯而且公允的。

《示儿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诗》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02:58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3、默读《示儿》,想想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l 画句子。( 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 )

l 体会情感: 《示儿》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

其他评述陆诗而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有宗译“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在历代爱国诗中,他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

《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见《朱自清选集》,1952年开明书店版)

朱自清本人也是一个深情的爱国者,新、旧诗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对陆游其人其诗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从《示儿》诗中看到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换言之,也就是陆游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它所达到的高度。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略加说明和补充:第一,陆游热爱祖国是和他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的,既包括对“忍死望恢复”的中原“遗民”的深切怀念,也包括对“岁辇金币输胡羌”的南宋老百姓的同情与哀悯。其次是他对祖国不可分割的北方大好河山的系念,如“三万里之黄河”和“五千仞之太华”,以及“两京宫阙”等等。再则是他对民族语言和整个民族文化的爱护,惟恐在异族的长期统治下遭到破坏与同化,以致“东都儿童作胡语”,甚至整个第二代都“羊裘左其衽”,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忘记了自己祖先的传统(有关例证,详见拙著《陆游传论》下编第四章)。这些才是他“但悲不见九州同”和热盼“北定中原日”的主要原因,也是他爱国思想的根本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其中包括对家乡、对祖国和对自己的人民、对优秀传统的爱。陆游诗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正是这些。因此朱文声称:“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这个评价虽显得过于强调,有抹杀他人之嫌,但为了指出特色,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十分中肯而且公允的。

《示儿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诗》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02:58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请问陆游的诗——示儿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体会情感:《示儿》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辩迅唤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

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儿》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出处】《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

示儿陆游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示儿》一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南宋陆游《示儿》,原文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

急用,请问《示儿》这首诗表达了陆游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诗意: 我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王者之师平定中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示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儿》是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是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厚强烈。《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愿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

《示儿》这首诗表达了陆游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

宋代诗人陆游写的“示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晴.啊~!!

《示儿》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感情?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但:于“原”相同,只是。 九州:古代...

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对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收复北方失地、统一祖国的真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示儿这首诗的诗和诗意20字?

《示儿》的诗意:原本就知道死后万事皆空,只是为见不到国家统一感到悲伤。等到了大宋军队平定北方、收复了中原的那天,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全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表达了作者希望祖国早日收复失地的愿望。《示儿》的赏析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陆游的示儿表达了什么情感 示儿是一首什么诗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吗 示儿古诗的意思 示儿古诗的意思翻译 示儿陆游古诗 陆游 示儿 陆游的诗 示儿南宋陆游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英语人名怎么写? 省道逆向行驶怎么处理 &lt;&lt;水果篮子&gt;&gt;里十二生肖俯身的人的名字和介绍 我十八女身高:160.5CM体重:102斤。也就是51kg请问大家,我这样算矮算... 简单数学题,英文 求教一道英文数学题,要求解题过程(马来西亚国中二年级的) 一道英文数学题求解!要过程,急! 中一数学题。只有英文。 家长应该怎样向老师致感谢信呢? 在三角形ABc中,有一个内角为50度,角b=角c,角A的外角的度数为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是什么意思? 半山听雨诗词是几年级学的 半山听雨歌词是什么意思 亚洲的地形特征是造成河流呈什么流向周边的海洋 亚洲河流流向!具体海洋!!! 亚洲河流流向特点是什么? 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是 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呈()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流长。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 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什么山地高原呈什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渊远流长? 李美琪档案 亚洲的河流呈 什么状向周边海洋? 亚洲的河流流向是什么? 李美琪美艳如初,有多国血统的她,感情经历都有哪些? 亚洲的河流都是自哪向哪流? 亚洲河流流向情况? 什么时候锻炼最好 早上晚上? 谁曾抛弃吴彦祖力挺陈冠希,后来又进入了成家班? 观察亚洲主要河流的流向它们分别注入哪个水域? 有人说早上运动好有的就说晚上运动好,究竟是哪个时间段运动最合适? 形容“高雅”的诗句有哪些? 求WP and Funny Moments 76 中,5:04时的BGM http:&#47;&#47;www.bilibili.com&#47;video&#47;av5450428&#47; 有关金融中译英1 请给我几段100字的唯美句子,关于梦想或者励志的句子,注意,100字左右! 一段100字励志的话。急求要求原创!!!谢谢 三岁半孩子心理精神压力大成习惯性尿床怎么办 别克sgm651ata气车出现esp怎么处理 别克英朗行驶过程中突然显示发动机动力下降请检测电子稳定系统跳esc故障灯 ”搜狗输入法oppo版”正在录音是什么意思 给我点qq炫舞好听,好看的的英文带点中文的名字,最主要的是好听和好看,是英文的。 谁帮我想个好看的英文汉字组合的名字 拜托弄个好听好看滴英文名~最好与中文名有关联 中文名叫贺文军 男生 求一个CS生化好听好看的英文+汉字名字 想改个好看,好听的英文名字,中文叫周伟华. 本人 中文名字新爱(女) 帮忙起个好听 写起来好看的 英文名字 (有含义注明) 谢谢了! 为什么我下载了一个鼠标连点器电脑就老是自动关机 菩提老祖给孙悟空取了什么名字 菩提老祖给猴哥取名,为何要叫孙悟空? 孙悟空名字是注定的吗?为何菩提祖师取的名字在生死簿上? 无骨鸡爪如何做口感会变得更美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