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06: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14:16
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
【古文原意】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 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有时不妨放弃执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现代释义】
1,这句话广义上指各自生活,互不通音讯。
2,指放弃曾经的执著(情感心执),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执著指对事物的痴)常见于台湾作家散文集中。曾经一些相濡以沫的感情或情愫,现在或是将要不能完好无缺的进行走下去时,选择把这份感情放在在汪洋一般的人潮江湖中保留着回忆时应有的新鲜度,让它脱离现世的一切烦恼,永存于心!
【启示】
两条鱼被困在车辙里面,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这样的情景也许令人感动,但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对于鱼儿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的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能够忘记的鱼,或许是最快乐的。而如果有其中一条鱼不能忘记呢?
对于人,对于感情或许也是如此吧。 相濡以沫,有时是为了生存的必要或是无奈。 “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一种境界,或许更需要坦荡、淡泊的心境吧。能够忘记,能够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理解】
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庄子在这里以鱼例比,精辟表述了“道”通其变的观点。
对此句的理解,可以联系“家贫出孝子”和“乱世显忠臣”。我们在表扬孝子和赞颂忠臣的同时,我们忽视了“家贫”和“乱世”。同样的,两条鱼之所以需要“相濡以沫”,因为泉水干涸了。
“相忘于江湖”的意思,不是说曾经相识的彼此因为感情或其它因素而断绝联系。而是指两个不包含爱或恨等感*彩的陌生人。这句话里的“忘”,是中国古人表达关于阴阳、矛盾时的一种惯用手法。
类似的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中的”仁“。这里的”仁“同样不是指仁慈,而是指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以万物为刍狗“也可以说成是以万物为璞玉。这种通过互相对立的两个属性之一来表达统一整体的表示方法是古人常用的。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wenda.so.com/q/138553331306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