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版三国演义孟德献刀与原著有什么改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22: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4:46
2010年,伴随着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播出,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众说纷纭。其中有很多人把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当成垃圾雷人搞笑剧看待,把央视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奉为经典,甚至将其看做“无法超越的昆仑”,几乎把所能想到的溢美之词都给予这部电视剧。更有甚者,称这部电视剧里的很多内容都能成为历史资料了。笔者对该剧一点也不“感冒”,对很多人送给该剧的赞誉很不以为然。下面,我就逐步表达我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
首先,这部电视剧在思想内容方面没有一点创新和发展,对小说《三国演义》表达的思想没有进行任何筛选,统统照搬。其照搬了原著里“蜀汉正统论”的思想,承袭了原著中“尊刘贬曹”的*倾向性,将原著中的“腐儒”思想发挥到了极致!!!负责拍摄该剧的导演之一张绍林就曾表示:“当年老版《三国》为塑造人物制定了一个原则,尊重原著——尊重原著对于人物的定性以及情节设置,不对其中人物进行拔高、翻案……正因为此,观众才原谅了剧中战争场面的单调和简陋,老版才获得了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出生于元末明初,当时汉民族处于异族统治之下,*尖锐,罗贯中处于乱世之中,思考到汉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继承了程朱理学的思想,将曹魏当成了金元这些异族政权来看待,在小说中倾注了强烈的*倾向性,对曹魏人物一味地丑化、贬低,对待三国历史一点也不客观公正。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要想正确解读三国历史,要想公正评价三国历史中的人物,要想展现出现代人所应该有的进步思想和观念,就必须要对原著中的思想内容进行改造,必须进行创新和发展。可是,这部电视剧的编导们却在电视剧里不断体现着这样一种思想,“凡是《三国演义》的作者表达的思想都是正确的,都是不能质疑的,我们对他表达的思想不能做任何更改。”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这部电视剧对《三国演义》的思想和内容没有进行任何甄别、分辨,统统吸收进来。
其次,这部电视剧的人物形象脸谱化严重、*倾向性也极为严重。在所谓的“分清善恶、明辨是非”这种极为幼稚的史学观的指导下,电视剧中的曹操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脸的奸诈,在中华历史上深沉的曹操在这部电视剧里变得嬉皮笑脸、轻浮无比。小说里能体现曹操疑神疑鬼、奸诈残忍的细节几乎都添加到电视剧中了。而假冒“皇叔”名号,“胸有城府、大伪似忠”的刘备在这部电视剧中倒被演绎成了“立志兴复汉室、仁义爱民”的正人君子。根据史*载,在长坂坡一役中,刘备强行裹挟数万荆州百姓当肉盾,帮助自己垫后,以阻挡曹操大军的追击。演义里将其改成数万荆州百姓自愿跟随刘备逃亡,将即将到来的曹军视作虎狼。电视剧对此更是大拍特拍,为此专门配上了乐曲,以显示刘备“仁义爱民”的高尚品质。很多人都希望诸葛亮北伐成功,都为诸葛亮北伐失败而惋惜、伤心,似乎诸葛亮真的是在“兴复汉室”,似乎中原理所应当地就应该归诸葛亮和蜀汉所有。东汉末年,汉室*集权衰落,地方实权早已落到了*黄巾农民起义军起家的地方势力手中了,东汉王朝在汉末乱世中早就没有一寸土地和一个子民了,早已不可复兴了。“兴复汉室”实际上是蜀汉政权为其*集团服务和对外武力征伐的一个*借口。曹氏江山名义上是“篡夺”汉室江山而来,但实际上是曹操及其文武群臣打下来的,是曹操毕生奋斗的结果,是靠曹氏集团中的无数将士流血牺牲换来的,凭什么要让曹魏因为诸葛亮一个“兴复汉室”的*借口,而把整个北中国白白送给诸葛亮和蜀汉?刘备、周瑜骂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实际上他们同样不忠于汉室,同样没想过“兴复汉室”,发表这番言论仅仅是为了攻击政敌,维护本集团的利益。我从头看到尾,感觉该剧把历史人物分成绝对的正面和反面人物,几乎把曹操及其所建立的曹魏政权作为唯一的反派典型。该剧不但“尊刘贬曹”,而且在表现魏吴战争时,明显倾向于孙权及其东吴。“官渡之战”后,该剧对袁绍集团的覆灭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之意,让人感觉就像一出悲剧,对曹氏集团基本统一北方的历程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魏文帝曹丕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就因为他是“反派典型”曹魏政权中的人物,在剧中只出现在几个场面中,而且急躁鲁莽、无才*,没有一点“一国之君”的样子。这样一位在三国时代无比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剧中形象模糊不清。该剧第60集《曹操之死》一开始,吴使呈送关羽首级给曹操,曹操周围的文武群臣都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去看,感觉他们根本就没见过世面,活像一群白痴。紧接着第61集《曹丕篡汉》,曹丕登上受禅台,接受文武百官祝贺,我又看到了一群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的大臣。而这样的景象从来都没有在吴蜀的宫廷中出现过。看到这里,我不禁疑问,是不是中原人天生就比蜀中和江东人弱智?该剧对艺术家虚构出来的刘备与孙尚香结亲的内容大拍特拍,从第42至第44集整整拍摄了三集之多,这些编导们先完全按照小说的描述拍摄,接着恨不得小说中的一个细节都不能省掉,小说中的一句对话都不能漏掉。曹魏那边那么多值得拍摄的内容在这部电视剧里找不到一点影子,而刘备这边一个“结亲”就整整占了三集内容,这个“结亲”对三国历史的发展又有多大影响?我对这段剧情特别厌恶和反感,甚至已到了异常愤怒的地步!!!“尊刘贬曹”的倾向性也不能离谱、无聊到这种程度!!!
最后,我来重点探讨一下这部电视剧到底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多少三国时代的历史。史学家们将秦汉与隋唐之间这将近四百年的乱世称之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没有称为“吴晋南北朝”或“蜀晋南北朝”,曹魏政权在三国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我们暂且不讨论关于正统的问题。曹魏政权继承了东汉王朝遗留下来的**,占据了中原腹地,拥有东汉王朝全国十三州之中北方九个州的领土。曹魏政权的官僚队伍大部分是东汉王朝中后期官僚队伍的原班人马。它的统治和东汉王朝的统治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依靠南阳、颍川等地的士族征战四方、完成统一。更始元年,刘秀略地颍川,颍川士族纷纷投靠刘秀,先后有傅俊、王霸、臧官、祭遵、冯异等人跟随光武帝东征西讨、统一天下,并最终凭借战功纷纷担任*,成长为东汉王朝建立的主要支柱之一。随后,颍川士族在全国士大夫豪族网中逐渐占据了核心位置,逐渐成长为东汉王朝官僚系统的核心力量。在献帝时由群雄割据到曹魏代汉的*演进期,颍川豪族的代表人物荀彧于初平二年投奔曹操,至建安中后期,颍川士大夫豪族在荀彧的大力举荐下大部分都加入了曹操集团,其中有戏志才、荀攸、钟繇、陈群、杜袭、辛毗、郭嘉、赵俨等人。这些人跟随着曹操控制*政权进而统一北方,在汉魏禅代后成为了曹魏初期的核心力量。由上可知,曹魏政权的官僚队伍可以说是东汉王朝中后期官僚队伍的大部分原班人马。
东汉王朝由外戚、宦官、士族三根支柱维持。从汉和帝利用宦官郑众清除外戚窦宪开始,外戚、宦官在东汉后期的政坛上翻云覆雨、交替执政,频繁上演血腥的政变故事。东汉王朝也在这样的争斗中日趋衰落。最终外戚何进为诛灭十常侍,招凉州军阀董卓进京,导致了外戚和宦官集团的火并。在这场火并中,外戚和宦官集团同归于尽,而长期以来在外戚和宦官的夹缝中生存的士族势力急剧膨胀,并形成其一家独大的局面。魏文帝曹丕在废汉建魏后,首先拉拢士族,推行“九品中正制”,以争取士族的支持。同时他又针对东汉后期宦官、外戚交替执政的局面,制定一系列*,严禁后宫与宦官干政,革除了东汉时期一系列弊政。而且,两汉时厚葬风气盛行,皇帝每年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用来修筑皇陵,所以皇陵无不建得宏大豪华,随葬的珍宝之多令后世咋舌。魏武帝曹操首倡薄葬之风,魏文帝曹丕也延续了其父的薄葬*,大力倡导薄葬。在几代皇帝身体力行的带领下,曹魏皇族及大批的朝廷*也纷纷施行薄葬。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两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的现象。由上可知,曹魏政权的统治*大多针对东汉的弊政进行改革,其和东汉王朝的统治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连续性。
这部电视剧从一开始就是从汉和帝即位开始,接着汉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都以小孩的方式出现,以此来说明汉末皇帝年幼,宦官、外戚交替执政、朝政黑暗的景象,接着又表现出中原大地流民迁徙、白骨露野的场景。之后便是“黄巾起义”,东汉*命令各州郡派兵*。拍到这边还好好的,突然画面一转,跳到了幽州地界刘备看表文的情景,随后其与关羽、张飞相识,并在桃园结义。第二到第四集又反映东汉**各派势力的争斗,表现了《十常侍乱政》、《董卓霸京师》、《孟德献刀》。第五集按照小说,将原本不是讨董联军中重要人物的刘关张三人刻画成主角,表现“三英战吕布”。第六、七集再回到东汉**中,表现司徒王允利用貂蝉巧设连环计除掉董卓的故事。从第八集开始,这些编导们为了急于表现刘备势力的成长,对之后各派势力对东汉*政权的争夺和控制完全不去反映了。要知道在王允、吕布除掉董卓控制*政权后,由于王允不注重拉拢董卓西凉军阀的余部,最终导致了李傕与郭汜之乱,王允被杀、吕布逃走。汉献帝又几经磨难,终于摆脱了凉州兵的纠缠,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开始由长安狼狈不堪地东归洛阳。当时袁绍“迟重少决”,错失了迎献帝的绝佳机会,被曹操抢先一步将天子迎回自己的基地许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一件在汉末至关重要的事件在这部电视剧中被草草带过。这部电视剧前面几集给我的感觉是故事描述没有连贯性和完整性。如果要表现汉末宫廷争斗,就不要去拍“桃园结义”,就把各派势力对东汉**的争夺和控制完整地反映出来。如果一定要以刘备集团的发展为主线,前面几集的《十常侍乱政》、《董卓霸京师》、《孟德献刀》就没有拍摄的必要了。前面几集由于要描述汉末宫廷争斗,在东汉朝廷中声名显赫的范阳士族卢植、并州太原祁县士族王允、南阳宛城外戚何进还有那么一两次出场的机会,可是他们同样声名显赫的子侄辈卢毓、王凌、何晏由于是在“反派典型”曹魏政权中担任要职,就全都一起在剧中销声匿迹,得不到一点出场机会了。
一些人评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反映了汉末乱世给广大民众带来的生死离别、抛家弃子之痛。《三国演义》是以刘备集团的发展为主线,而刘备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刘表。小说《三国演义》体现的是曹操南征时,荆州百姓主动跟随刘备亡命这一场景,以此来体现战乱给荆州百姓带来的灾难。电视剧更是专门拿出了一集,第29集《携民渡江》来体现这一场景。其后,该剧在三国后期也在极力渲染蜀国百姓的负担和诸葛亮平定南蛮时南蛮遭受的战乱。荆州、益州、南蛮的百姓全都因为曾经是刘备集团统治区域内的百姓,全都沾了刘备集团的“光”,在该剧中全都成了遭受苦难最深重的百姓!!!而实际上刘表统治的荆州是当时相对最太平的地区了,荆州百姓并没有遭受过多少战乱、饥荒之苦,荆州还成为了许多北方士人的避难地。《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记曰:“刘表雍容荆州,坐观时变,自以为西北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王粲、杜畿、裴潜、司马芝、赵俨、杜袭等中原士人都在这里避难。
三国时代的江南民众更没有遭受过什么战乱之苦,东吴甚至充斥着厚葬之风。吴国大将陈武战死后,孙权十分悲伤,亲自为他送葬,并十分残忍地“命以其爱妾殉葬,复客二百家。此外,东吴偏将军董袭被江水淹死。“权改服临殡,供给甚厚。”孙吴末帝孙皓宠爱的张氏(左夫人)死了,“皓哀愍思念,葬于苑中,大作冢,使工匠刻柏作木人,内冢中以为兵尉,以金银珍玩之物送葬,不可称计……国人见葬太奢丽,皆谓皓已死,所葬是也”。厚葬之风在东吴较为盛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东吴在国家战略上的保守。曹魏意欲一统天下,蜀汉一直强力支撑,打着匡扶汉室正统招牌,两国都常年有大规模的对外征战,对国力经济消耗很大。而只有东吴没有统一天下的国家战略,建安五年(公元201年),孙策遇刺,临终嘱咐孙权:“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保有江东”遂成为孙吴集团之立国基础。东吴又坐拥长江天险,历代实行“限江自保”的国策,将其主要兵力布置在长江沿线各险要之地。“吴保江南,凡边要之地皆置督”。保守的国策使东吴对外战争较少,只有少量对内部山越人的战争,西晋的傅玄说孙权“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因而使东吴政权经济消耗不大,财富积累较多,国家财政压力相对较小。
从汉末至三国时期,遭受的苦难最为深重的实际上是中原百姓!!!中原大地自东汉桓帝以后疾疫、灾荒、战乱横行,人口急剧减少。和平元年(150年)"京师大疫"。元嘉元年(151年),"京师大疫",之后更是蝗灾、水旱灾害不断,"司隶、豫饥死者十四五"。灵帝时期也如是。灵帝熹平二年(173年)大疫,中平二年(185年)大疫。董卓、李傕、郭汜之前,关中人口尚有数十万户,但纵兵之后,两年之内,"相食略尽",满目疮痍。曹操《蒿里行》所写的“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和“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凄惨状况正是当时整个中原大地的真实写照。而中原这种人口急剧减少的趋势并没有很快因为曹魏政权对中原的统一而停止。当时的文坛领袖“建安七子”普遍短命而亡,都在曹魏建国之前逝世。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就曾悲伤地表示:“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这里体现了魏晋人对死亡这个主题的执着,一次次地谈论着各种各样的死亡,谈论生命的短促、宿命的必然。魏晋时代正是一次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的觉醒。三国类历史剧应该反映曹魏文人对个体生命的思考和珍视,这样才是对汉末乱世的真实反映。三国时代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短命,据说是因为西汉时霍去病征讨匈奴,匈奴人采用生物战,霍去病和汉军“就地采食”,食用了被污染的水源、牛羊。这些汉军在返回故土时也把病疫带回了中土。此后,流行病疫就在整个中原地区呈周期性爆发,而且基本上没有波及到长江流域。
在曹魏建国后统治的四十六年里,政局和外部形势就基本上没有稳定过。魏文帝曹丕仅仅在位七年,苛禁宗室,赋予士族种种特权,在军事上毫无建树,两次征吴都“打了酱油”,为曹魏速亡埋下了隐患。魏明帝曹睿在位前七年都要防御吴蜀的联合入侵。有人说诸葛亮的连连北伐极大地加重了蜀国百姓的负担,把蜀国百姓绑在他的“战车”上。但魏国百姓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诸葛亮的北伐也把魏国百姓拖下了水。在击退吴蜀的联合入侵后,曹睿开始骄奢淫逸,大兴土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极大影响了农业生产。陈群、杨阜、卫觊、蒋济、高堂隆等大臣纷纷上表劝谏,曹睿对他们的劝谏虽然心悦诚服,不责罚他们,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没有太大改观。当时曹魏的外患刚刚平息,人民正需要“休养生息”,曹睿的*可谓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曹睿在私心的驱使下坚持让自己八岁的养子曹芳继承“大统”,临终前在刘放、孙资的怂恿下,指定“野心家”司马懿和已被孤立于曹氏宗室之外的曹爽共同辅政,为司马氏的篡权提供了绝佳机会。曹魏接下来的十年是曹爽集团和司马懿集团争斗的十年,最后十六年成了司马氏集团铲除异己、钳制*、禁锢思想、谋权篡位的舞台。可以说曹魏统治的这四十六年,中原百姓一天都没有安宁过,曹魏真可谓是“外患不息,内乱不止”!!!
长期以来,后三国历史是被人忽略和无视的。央视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病逝到西晋灭吴这整整四十六年里发生的历史故事只拍摄了七集草草了事。而新版《三国》只有一集,声称“截断浊流。”有很多人将诸葛亮死后的故事视为“鸡肋”,这四十六年的历史难道就没有一点反映的价值和意义了吗?当然不是。在魏晋易代时期,诞生了诸如何晏、夏侯玄等许多名士,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不拘礼法、清静无为、崇尚自由的文人群体“竹林七贤”。他们反对名教、狂傲不羁的性格正是对当时社会和统治者的反抗。当时,司马氏为了竖立大旗,在意识形态领域打出了“儒家名教”的招牌,标榜“以孝治天下”,“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对衰落的曹魏政权有着很深的同情、怜悯之情,对兴起的司马氏集团十分憎恶。但他们都只是无兵无权的文弱书生,无力撼动司马氏的统治,只能采用远离司马氏、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方式去消极抵抗,用“道教自然”的思想去对抗,经常做出一些不为世人所理解的怪异行为来反对礼教,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这是忠于曹魏的人最后无奈的挣扎了!!!最值得反映、最应该体现出来的魏晋易代时的文人思潮历史恰恰是最被中国的导演忽略和无视的。
央视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把蜀汉的灭亡表现成了历史悲剧。事实上吴蜀的灭亡没有一点悲壮的意味。因为在司马氏看来,“诸曹、夏侯是内忧,吴蜀是外患”,“内忧乃腹心之患,外患为手足之疾也”,“攘外必先安内”!!!司马懿父子坚决贯彻执行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对曹魏内部的反抗势力和西北少数民族势力进行血腥*和残酷*,而对吴蜀外敌,为了收买人心,反而采取安抚、怀柔*。史书对司马懿的评价是“内忌而外宽”,他征伐辽东时进入襄平城屠戮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并将已经投降的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斩首,杀死将军毕盛等二千多人,还将辽东数十万民众强行迁徙到中原。之后,他又诛杀曹爽集团和王凌家族几千余人,导致“天下名士减半”!!!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对反抗势力也是大开杀戒。钟会、邓艾可以称得上是司马氏“心腹中的心腹”,平蜀之后,还遭到了司马昭的猜忌,最后的下场都是“体无完肤,宗族涂地”!而司马氏集团在攻灭吴蜀的战争中,没有制造一起屠城事件,对吴蜀君臣一律优待,封公晋侯。刘禅投降邓艾时,邓艾既没有屠成都城,也没有诛杀蜀汉宗室,司马昭还封刘禅为安乐公。西晋镇南大将军羊祜在灭吴之前,对吴国边境守将大施恩惠,最后灭亡的东吴君主孙皓也被司马炎封为归命侯。而且司马氏集团“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喜欢搞“丑陋的窝里横”!!!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诛灭曹爽集团可谓雷霆万钧,然而他在防御诸葛亮入侵时却是丑态百出、落尽下风!!!司马氏集团平定淮南亲曹势力的三次武装*可谓势如破竹、迅速荡平,然而公元252年司马师发动的攻吴之战被诸葛恪袭破,落水及自相践踏而死者达数万人,大量军需物资遗失。司马氏掌权后,没有改变过去曹魏攻吴时“打酱油,赔兵马”的情况!!!大家可以注意到,自公元208年曹操赤壁战败以来,曹魏的主要进攻对象是东吴,但除了最后一次——公元279年的西晋灭吴之战,其他的攻吴之战全都“打了酱油”!!!(曹魏对东吴的战争历来是败多胜少,尤其是主动进攻,曹魏几乎没有胜过。从中可以看出,曹魏军事人才的质量和主观能动性明显不如东吴。)
司马氏集团对曹氏宗室及其附属势力的残酷杀戮造成了社会恐慌,司马氏集团对曹氏宗室的*犹如我国现代史上发生的十年“*”炼狱,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斗争的残酷性以及当时社会环境的无比黑暗。曹马之争最后升级到曹髦亲自征讨司马昭。谁都无法忘记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阴历5月7日这一天,在当时曹魏的都城洛阳,爆发了一起“惊天血案”!!!!曹髦率领宫中宿卫、官僮数百人,敲起战鼓,出云龙门而去,身披新甲,坐在车驾之上,手持宝剑,大呼杀贼,激励士气,直冲司马昭的府邸。一开始碰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司马伷一行被曹髦左右呵斥过后,慌忙躲避而走。行至皇宫南阙下,碰到了中护军贾充率领的集合军。贾充见曹髦率领的是一群乌合之众,挥手示意主动反击。曹髦的军队见状就溃散后退了。曹髦急了,高喊:“我是天子,谁敢拦我!”挥舞着宝剑,左右乱砍。司马昭一边的士兵见小皇帝赤膊上阵,不知所措,只好小心躲避,不敢进*。宫中士兵和仆人们见状,又聚集起来,向宫外继续前进。两边军队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开始胶着。司马家一边的军队慌乱躲避,形势开始不利于司马昭了。在司马昭一边的太子舍人成济跑过去问贾充:“事情紧急了!中护军,怎么办?”贾充恶狠狠地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司马家如果失败了,我们这些人还会有好下场吗?还不出击!”他对周围的士兵高喊:“司马家养你们这些人,就是用在今天的。今日之事,没有什么可以迟疑的。”成济略一思考,说:“没错!”,接着抽出铁戈,向曹髦刺杀过去。曹髦毫无防守之力,被成济的长矛从胸中刺进,于背部出来,血溅宫墙,当即身亡。据说当时原本天气晴朗,之后洛阳城突降急雨。雨点由疏转密,天空一片灰暗,间或有雷霆闪电。“上苍为之感动,山岳因而失色”!!!并且预示着司马氏靠*和篡夺赢得的江山其国运必然不会长久!!!!这样一件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到了央视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里变成了什么样子?其第81集《司马昭弑君》在表现曹髦冲出宫门碰到贾充激战时,没有体现出那种战斗的紧张激烈的气氛。成济与贾充的对话更是漫不经心,似乎当时根本就不是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成济刺向曹髦的那一矛,没从背部透出,没有血溅宫墙的惨烈气氛。我们更不要奢望能有音乐伴随,能有突降暴雨的悲剧表现。这是一出惊天动地的悲剧事件,这是一件可歌可泣的英雄悲歌!!!只有那些一味迁就原著“腐儒”思想的王扶林、张绍林之类的编导们不把它当成历史悲剧,对这出历史事件麻木冷漠,因为这场悲剧发生在“反派典型”曹魏政权身上!!!???
无论蜀汉的灭亡再怎么没有悲剧意味,这些编导们都要费尽心思地去渲染、夸张蜀汉灭亡的悲剧意味。邓艾既没有屠成都城,也没有诛杀蜀汉宗室,司马昭还封刘禅为安乐公,甚至连意图复国的姜维都被厚葬,笔者实在不明白蜀汉的灭亡到底算什么历史悲剧?然而该剧第77集《秋风五丈原》表现诸葛亮死亡的悲壮,再是第83集表现刘禅五子北地王刘谌不愿跟随君臣投降邓艾,哭于祖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的场景。最后是第84集姜维利用钟会复国的计划彻底失败,自杀身亡并靠在柱子上。这时天空突降暴雨,卫瓘往前行礼,并说道:“蜀国之灭,绝非将军之罪。实是后主无道而致啊!”并对众将说:“厚葬姜将军!”看到这里,我是嗤之以鼻,觉得这段剧情演员表现夸张、做作,像吃了苍蝇一样感到恶心、虚假!!!这段剧情真是恶心死我了!!!不管这些编导们怎么费尽心思地去矫情、渲染,到最后蜀汉的灭亡依旧没给人带来历史悲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