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22:0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3 02:07
川军是一个作战能力十分强大并且能够适应艰难条件的军队。因为在抗战时期这个军队十分的厉害并且被人们所熟知。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3 03:25
川军是指川渝的军队,当时刘湘统一了川军,虽然派系众多,但非常团结,关系比较好,能够一致对外。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3 04:59
四川的军队。川军之所以被称为川军,就是因为队伍中的组*员大多都是四川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3 06:51
一个国家原则上只能有一支军队,那就是*军,再有其它军队这个国家就有问题。
清廷倒台后,中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出现了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的局面,每个省份都有一支甚至多支地方武装,人们习惯以这些武装所在区域来称呼这些地方武装。
比如广西的叫桂军,云南的滇军,广东的叫粤军,四川的就叫川军。
四川军阀部队以清末编练的四川新军成为基础,在辛亥*推翻清朝统治之后,四川军阀跟全国其它地区的军阀一样,各自为战,把四川这块地盘当成了一块肥肉抢来抢去。
派系林立、内战内行四川地形地貌复杂,区域广阔,刚开始的时候,地方武装众多,谁也摆平不了谁。
所以*时期,混战也是四川军阀们的主旋律。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小虫,军阀之间狗咬狗的战争一直没有间断。
据史料记载,自辛亥*发生后到*二十一年(1932年),四川军阀之间大大小小的混战一共有470余次 。
这期间比较有名的武装就有十几支,军阀头目有杨森、熊克武、赖心辉、石青阳、袁祖铭、邓锡侯、刘文辉、刘成勋、黄隐、李家钰、陈书农、罗泽洲、刘存厚、郭汝栋等人。
经过几轮兼并角逐,最后四川只剩下两股军阀——分别是刘湘、刘文辉叔侄为首的地方武装。
1933年9月,刘湘叔侄经过恶战,刘湘在较量中胜出,成为一手遮天的“四川王”。
装备低劣,素质不高我们知道*时期的军阀背后都有一个很大的靠山,比如奉系张作霖的主子是日本人;皖系段祺瑞也是靠日本人撑腰,直系军阀的靠的是英美。
但是四川军阀地处西北,不是战略要地没有大靠山,四川又属于比较贫寒地区,军费不多。
所以川军给人的印象,首先是装备不给力。
川军当时很少装备大炮等重武器,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迫击炮,数量也少得可怜。
45军邓锡侯的装备更差,各军的直属队只有1个特务营(4个连),各师直属队连炮兵都没有,只有1个手*连。团直属队名义上有1个迫击炮连,但只有4门川造迫击炮。
全集团军竟然没有1门山炮和野炮,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士兵见都没有见过,每个师多最多只有50挺重机*,少的只有20多挺,轻机*每师多的有几十挺少的只有几挺。
至于通信、救护、后勤、补给,几乎是一片空白。
除了装备差,川军军纪也不严明,军人待遇低,素质差。
当时川军有个外号叫“双*兵”,装备混乱,纪律散漫,士兵平时都是双*:一支步*、一支烟*。
士兵军装也不统一,穿得五花八门,甚至有的士兵穿得跟老百姓没有区别,一色的草鞋草帽。
很多士兵不是出身袍哥(土匪),就是地痞流氓,浑身匪气,没有什么信仰,只知道欺压良善,扰乱相邻,所以当地老百姓都叫他们丧门星和“瘟神”。
这样的士兵只对女人和票子感兴趣,根本不知道为谁扛*,为谁打仗。
血洒疆场,威名远扬*二十六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川军将士得知后,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为国杀敌。
三天后刘湘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日 。
接着刘湘发表《为民族救亡抗战告川康军民书》,在四川进行总动员。9月,15万川军将士(14个师变为22、23两个集团军)雄赳赳气昂昂分三路开赴抗日前线,刘湘任司令长官,邓锡侯为副司令长官。
当时刘湘是带病出征的,有人劝他在后方养病,刘湘却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去世。死前他留下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川军装备差,素质差,但是在抗日战场上个个都不是孬种。
川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历次大会战中,很少缺席而且作战勇敢,赢得了铁血之师的美名。
据统计,抗战期间,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外加2个军1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总兵力的五分之一,仅次于*军。
淞沪会战中,川军20军两个师一万余名官兵血洒疆场;43军26师4000余名官兵只有600人活着回去。
徐州会战中,防守安徽广德的川军145师,陷入日军的层层包围,伤亡殆尽,师长饶国华率领卫队拼死抵抗,弹尽粮绝后杀身成仁。
在台儿庄战役的滕县保卫战中,川军战士把手榴弹*在身上冲向日军的坦克,122师的师长王铭章和2000名官兵以身殉国。
川军在抗战中付出了约64万人伤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爱国正气歌,他们是民族之魂,国之骄傲,会永远被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