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电影《惊天动地》的观后感,15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22:3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01
问此间“情”为何物,直教“无语凝噎”
——从《惊天动地》想起的
看过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很复杂,不知是何滋味。思寻半晌,也没想出太合适的语句能表达我现在波澜起伏的心情。只能如题所示套用了元好问先生的这句好词。元好问先生原词中的“情”是指的爱情,爱情为何物,这确实是一个天问,无人说得清,无人讲得明。我这里篡改后的“情”跟爱情毫无瓜葛,就是单单指的我看完这部影片后的心情,如是而已。一个词——“无语凝噎”。
先谈谈我是怎么“凝噎”的吧。这部电影是以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为背景,不谈细节,不谈表演,如此即可让人凝噎。因为汶川的痛还不那么久,不那么远,留在我们心口的伤还没有完全真正的愈合。所以,即使是看当时的新闻联播,我们依旧会眼角湿润,因此,我“凝噎”完全在情理之中,跟这部电影没多大关系。
下面更主要的还是讲讲我是怎么会“无语”的吧。
无语有三。
其一:对影片主题无语。这部八一厂荣誉出品的红头文件大部头作品在电影一开始就表明了其立场:
“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撼世界的特大地震。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民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本片以我军一个摩托化步兵旅积极投入抗震救灾的故事为主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斗争。”
这部电影歌颂的对象是我们英勇神武、无所不能的人民*。男主角是摩托化步兵旅(简称“摩步旅”)旅长,他的扮演者是侯勇。因电影《冲出亚马逊》中的中国特种兵形象而一举成名的他在这部电影中继续为国为民英勇向前。电影中,汶川地震后的现状就是人民群众一盘散沙、惊慌无助,连女县委*在这一刻也是尽显女性的无助感,不知所措,只懂喊口号和给予他人心理安慰。等到英雄的人民*挂着“铁军来了”的条幅到达震区后,人民群众那望断秋水的眼睛里盈满的泪水终于止不住的流下来了。所以,准确的看这部作品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台颂歌晚会,一台舞台剧。所以,当影片结尾处响起谭晶那主旋律的嗓音唱着“祖国繁荣富强”诸如此类的时候,我一点儿都不意外。具体到影片故事情节上,真是无处不煽情,无处不歌颂。我一入神,以为自己回到了毛*时代。直白的情节配上高亢激昂的音乐,让人凝噎其实不难。
其二:对影片特技无语。片中汶川大地震的过程是由特技效果为我们重新再现的。看过之后,再对比《2012》中的灾难特效,似乎这只是过家家。即使跟好莱坞在六十年代拍摄的《大地震》(《Earthquake》)中的场面相比,也有很多不足。那些地壳起伏和爆炸的场面看起来是多么的山寨,看起来是多么的应付。所以说,总是讨论我们的技术落后好莱坞多少多少年是几乎没什么意义的,因为我们根本没什么技术。
其三:对影片的台词无语。影片中的台词几乎都是赤裸裸的赞美,丝毫不铺垫,丝毫不含蓄。在这些模式化的台词和情节下,演员们何谈演技,更多的只是像完成一项*任务。所以,在这部电影“宏大”的主题下,即使李幼斌、侯勇、巫刚倾数加盟也无力掀得起丝毫波澜。
因为以上诸多令人无语的因素,所以对这部电影在许多细节上的严重缺漏也就没必要较真儿了。总的来说,这部大部头作品如果单从电影的角度来看,是纯正的烂片。但在中国特色*下,它就这样的应运而生了。
另外,关于灾难片的拍摄时机,尤其是改编自真实灾难事件的灾难片的拍摄时机,这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9·11事件后,美国人数年之后才拍摄了反映他们营救死者故事的《世贸大厦》和反映另一架改道飞机上发生事情的《93航班》。灾难刚平息不久,人们总是不希望那么快的回忆起曾经惨痛的记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总是喜欢拍摄臆想出来的灾难而不是由真实事件改编出的灾难,臆想出的就是拍的再真实观众也没有很深的切肤之痛,而更多的是享受其中的感官刺激,观众看过之后最多在心底留下思考而很少留下新的伤痛。而之于《惊天动地》,它看上去更像是迫不及待的表彰,根本不顾及群众的心理接受能力。所以在红头文件支持下上映超过80天之久的《惊天动地》,最终票房才仅仅532万,应该收不回成本。除却*机关单位包场,“被观看”的人之外,真正自愿掏钱观看该影片的应该没有几个。它不是特例,主旋律电影一直就没曾有过高票房,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这些主旋律电影没有票房压力,但如果放任如此一直这么下去,恐怕观众最后能给予的回应也只有抵制了,就像《孔子》的命运一样。
中国电影特别是灾难片什么时候成了这个样子还是它历来如此呢?当然这部电影成为目前的样子跟八一厂的立场有关,不能代表普遍现象。但其实这种高大全的赞美传统确实是由来已久。大家都知道最好的灾难片导演是罗兰·艾默里奇,虽然他最新执导的《2012》硬件特效上很过关,软件情节上很傻很天真,但他之前的作品《后天》很完美。美国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所以有那么多的“侠”们总是能够拯救世界。中国人不同,虽然中国也有侠,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中国人更喜欢的是国家荣誉主义,但经常被*化为*无敌主义。这是我们跟美国人最大的不同,因此由八一厂之类的这种*性浓烈的单位拍摄出的作品定然会充斥着不吝词语的赞美。因此中国灾难片的出路在于个人导演的突破。比如冯小宁导演07年拍摄的《超强台风》,这部电影也歌颂了党和*,但含蓄内敛的多,故而真实可信的多。同样的道理,因而冯小刚导演即将问世的《唐山大地震》很值得大家期待。这种从“私企”而不是“国企”的角度拍出来的主旋律才是灾难片包括一切主旋律式作品的努力方向。其实香港电影人已经在他们的主旋律上给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比如《叶问》、《十月围城》等。
“为什么我对她如此苛求,只因我对她爱得深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01
也许是那些天来流的眼泪比我十多年来流过的还要多,也许是那些天来听的故事比我十多年来听过的都要感人,也许是那些天来国人们一反常态的倔强和团结比我十多年来读过的历史更加振奋人心,也许,也许只不过是一场罕有的大地震激发了我们所有人的一颗爱国心而已...... 因而,看过《惊天动地》后,那无法言喻的震撼和难以忘怀的感动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 作为*八一制片厂的作品,《惊天动地》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展示*战士在灾区中的英雄行为。但若说*战士就是电影中的主角,那就不准确了。与其他主旋律电影略有不同的是,《惊天动地》并没有过多的喊口号或强调政党的领导能力,而是力图重现当时灾区中的一切悲喜交织:老师毫不犹豫地用身躯护着讲台下的学生,一对恋人在漫天飞舞的纸钱中深情相拥,一群*战士为刚救出的小女孩唱生日歌,以及灾区人民间的互利互勉和永不放弃等等,这些镜头似乎在诉说着:中国人就是这样,这就是中国人。 英雄行为的平民化,是《惊天动地》超越其他主旋律电影的诸多闪亮点之一。怀着一颗炽热爱国心的国人们,在如此巨大的灾难面前,人人皆是英雄。然而,如此具有民族精神的电影,居然是二次上映的。更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它的一次上映是非常的悄无声息,简直好像已经预计到票房的不堪! 闻说《日本沉没》在日本上映之际,众多日本人争相排队购票观看;《汉江怪物》在韩国上映时,韩国人热烈地追捧着,而这两部民族电影的票房一直是居高不下。这样的境况,在《泰坦尼克号》或《阿凡达》登陆中国之际也曾出现过。讽刺的是,如《建国大业》般巨星云集的主旋律大片也不曾拥有过这般万人空巷的待遇!不得不感叹:中国人真的要在灾难面前才能展露真本性吗? 《惊天动地》确实在特技方面远远不足以与《日本沉没》、《汉江怪物》相提并论,可除了特技,无论是剧情铺排、拍摄技巧、所表达的民族精神都不输给日本人和韩国人。为什么就敌不过那些只一味宣扬着所谓“人文精神”的好莱坞大片呢?这就是中国人,中国人就是这样。不是故意地崇洋媚外,也不是完全对国货失去耐心,而是对自己、对民族、对国家的不自信! 《惊天动地》不仅是一部赞扬中华民族在危难面前百折不饶和众志成城的主旋律电影,还是一个检验国民自信力的标签。它既透过电影本身对中国人优点作出 了严厉的批评。 找来的,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这就是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02
好的好的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02
楼主,要交作业了吧?你上几年级呀?写出来的东西得符合你的年龄呀追问大一……求引用,求摘录,只要不是完全复制过来的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