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历史最低气温是多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20:2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6:16
孝感历史上的低温冻害 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春大雪。
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大雪,民多僵毙。
1595年(明万历二十三年)三月雨雪,苗槁。
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三月大雪,无麦。
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春大雪连月,无麦。
1629年(明崇祯二年)春雨木冰。
1650年(清顺治七年)二月雨,木冰。
1651年至1950年资料缺。
1951年入春后低温阴雨,死秧重者达60%,轻者达30%。
1957年春冻害,蚕豆冻死。
1960年2月24日至3月18日低温阴雨,其中3月13日至14日一次强寒潮过程降温15℃,最低温度-0.8℃,并伴有雨雪和冰雹。全县53万亩小麦,有10%被雪压倒,7.8万亩油菜,有50%被雪压倒,蚕豆8万亩,有22%被雪压倒,早稻烂秧15~20%。
1962年4月1日至12日阴雨12天,影响早稻秧苗和棉苗生长。
1963年3月至4月低温阴雨,3月11日、12日和4月7日小雨雪,4月9日出现晚霜造成稻谷小麦大减产。
1964年从2月8日至13日,雨凇持续125小时29分钟;16日至20日雨凇持续10小时12分钟,极端最低气温-10.0℃,地面极端最低气温-13.4℃.对邮电通讯造成危害,压倒电线杆1046根。部分村冻死耕牛。
1965年3月20日至29日阴雨9天,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4.2℃,损秧50%。4月上旬低温阴雨7天。
1966年2月20日至22日,一次强雨潮大风过程降温13.9℃,23日最低气温-6.1℃,伴5~6级北风,对农作物损害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冻死小麦40~50%,油菜60~70%,蚕豆80%以上,耕牛也有冻死,电线杆断300余根,倒杆400余根,损坏大量电线。
1967年2月底至3月上旬出现雨雪天气,3月上旬最低气温-1.6℃,有冻害发生。
1969年雨凇,1月28日至2月2日,雨凇持续125小时38分,是1957年以来最长的一次,电线杆压断,涢府、澴河结冰10厘米厚。低温阴雨,3月26日至4月4日,共9天阴雨,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日数为6天,最低气温1.2℃.
1971年秋季阴雨,9月6日至15日,雨日8天,雨量28.9毫米,棉花烂桃严重。
1972年春季冻害,3月20日至4月2日,受强冷空气侵袭,三天内气温下降10.7℃,最低气温1.4℃。4月1、2两日,大雪纷飞,早稻秧苗冻害,大麦、小麦、油菜、蚕豆等受到冻害。
秋季阴雨,9月21日至24日,10月16日至21日两次阴雨,棉花烂桃,无法秋播。
1973年4至5月一直阴雨连绵,尤以5月,阴雨日数长达19天,雨量220毫米,气温比常年偏低1℃.梅雨时期,气温明显偏低。
1974年2月22日至24日,一次强寒潮过程,降温16.3℃,最低温度-6.7℃,瞬间最大风速8级以上(两次),伴有两天间断雨雪。雨凇持续40小时28分,县农科所大田油菜叶片受冻达100%,死株10%。
1975年春季低温阴雨,从4月15日至6月30日76天阴雨日数达51天,4月15日至5月20日,几乎每天都有雨下。雨日多,日照少,气温低,造成早稻、棉花生长缓慢,苗差虫多减产。
1976年春季连阴雨,4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1℃(上旬低2℃),为有记载以来最低值。从3月6日起至4月29日止共出现5次阴雨,夏收作物成熟期推迟7至10天,早稻、棉花生育期推迟一星期左右。雨凇,2月14日有一条强冷锋南下,伴有大风、中雨,地面温度至0℃,16日9时41分至18日12时24分出现雨凇50小时43分,造成电讯交通受阻,设施受损。
1977年低温冻害,1月25日至30日,受北方强冷空气侵袭,日平均气温由2.4℃降至-7.6℃,最低气温降至-13.1℃,还伴有大风,连续6天,大雪和冻冰。
1979年雨凇,1月10日至12日,28日至30日,两次强寒潮过程,降温分别为11℃、14℃,伴有大风、雨雪和雨凇,对农作物和通讯、交通都有影响。
1980年1月28日至30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三天内平均气温下降11.8℃,最低气温降至-7.3℃,伴有雨雪、冰冻,冬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春季又出现低温冻害天气。
(摘自1992年9月版《孝感市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6:16
自1956年孝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为-14.9℃(1991.12)
听老辈的孝感人说,他们有生以来,有两次大雪封过门,一次是54年腊月(据说有半米深),一次是83年腊月(孝感气象观测台测得32cm)。
以前很冷,塘里结了冰人可以从一边走到另一边,即使摔倒了冰也不破,寒冷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