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01:5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22:15
诏狱,这两个字组合起来也就是,皇帝下的指令把那些人给送进监狱,听起来可能不能让你内心泛起涟漪,但是,当你了解诏狱的酷刑之后,只要这两个字出现,就会让人冒冷汗,心里充满着恐惧,那么,在你了解过诏狱,你感觉有人能扛过诏狱活着出来吗?
诏狱,招供。进入的人也并不是平常的人,通常是一些官臣,先不说各种陷害,就说说它的酷刑,诏狱其实也就是锦衣卫本身,其中,油煎,灌毒药,用开水烧烫他们的身体,剥皮,钩肠,想想都令人发指,那么这么严厉的酷刑,会有人熬过去吗?
任何事情都会有例外,所以,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海瑞和钱若赓,说起他们两个,不得不说他们都是有共同点的,他们都是因为看不惯皇帝的*作风而去选择上书直谏皇帝,而一个遭到陷害,一个不远同流合污,所以两个人都被关进了那个可怕的诏狱,然后,幸运的是两个人都成为了诏狱的幸运儿,虽然里面还有像他们一样的清官和忠臣,但是到里面屈打成招是必然的。海瑞之所以扛过了诏狱是因为他正好赶上了换帝,而钱若赓是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各种痛人心扉的罪行之后被自己的儿子所救活。
诏狱,用对了,就是为国为民除害,而用在忠良官臣身上,那却是一大*,但好在后来扛过罪行的以海瑞为代表的忠臣官复原职,而钱若赓在儿子的悉心照顾下度过晚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22:15
万历年间,临江知府钱若赓因触怒权贵而被陷害进入了诏狱。这一进,便是三十七年之久。三十七年后,钱若赓的儿子钱敬忠终于考中进士。而此时已是天启二年(1622)了,钱敬忠立刻向熹宗皇帝上书道:我的父亲被关进诏狱三十七年。三十七年的时间里,他肌体衰竭,四肢浮肿,满身疮毒,脓血滴滴答答,脚不能走,耳不能闻,眼不能看,手不能运,足不能行。虽有一丝气息,这跟死了没有什么区别……钱敬忠恳切的言辞打动了明熹宗,他禁不住悲从中来,下旨释放了钱若赓。钱敬忠一岁时,父亲钱若赓被打入诏狱。三十七年后,在皇帝的亲自过问下,父子得以重聚。钱敬忠父子还算是幸运的,一般人扛都扛不过去。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22:16
诏狱内关押的犯人,以*居多,大多都是皇帝点的钦犯。诏狱内的环境恶劣,受刑以后,身体虚弱的人很容易死去。永乐时四朝名臣杨溥因为东宫太子被汉王朱高煦诬陷,东宫属官纷纷下诏狱,杨溥这一关就是十年,然而十年之中,杨溥坚读书不缀。有读书的,还有写书的,天启时翰林院编修黄文焕在狱中著书立说,注楚辞八卷,陶渊明诗集析义两卷。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22:16
万历年间,临江知府钱若赓因触怒权贵而被陷害进入了诏狱。三十七年后,钱若赓的儿子钱敬忠终于考中进士,立刻向熹宗皇帝上书。皇帝听后禁不住悲从中来,下旨释放了钱若赓。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22:17
杨溥。杨溥当时进的是锦衣卫“诏狱”,诏狱不是一般人能够进的,都是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够被关押在诏狱里面,杨溥被关在诏狱之后,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但是后来的杨溥却坚持的读书学习,这些书应该是杨溥的家人给杨溥的。 当时的人看到杨溥这样置生死与度外,认真的学习,都非常的震惊。毕竟诏狱那个地方基本上有进无出,说不准哪天就被处死了。杨溥的这种行为慢慢地就传到了朱棣的耳中。朱棣对于这样一个人也非常的吃惊,这是典型的人才啊,在不知道明天是死还是活的环境下还在学习。朱棣因此吩咐锦衣卫的人不要伤害杨溥,他想把杨溥这样的人才留给自己的*人,杨溥在牢中一看就是10年的时间。 朱棣去世之后,太子朱高炽当上了皇帝,当即便把杨溥给放了出来,最后杨浦当上了内阁首辅,差不多就是以前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