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采茶女的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22:5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5 05:51
今天,我们一家来到了九溪喝茶。一路上,我兴奋的手舞足蹈。忽然,妈妈对我说:“我们今天来并不只是来玩的哦,其实是有一个任务的,”“是什么任务呢?”我好奇地问,妈妈说:“你今天来就是要做一件好事,难道你忘了吗,你的作业里不是有这个项目吗!”“哦!”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兴奋地把作业给忘了。
到了那儿后,我就看见了一幅美好的景象:大片而翠绿的茶叶被采茶女温柔的手摘到了箩筐里。采着采着,采茶女们的头上便布满了汗珠,汗珠还不时地落下来。看见采茶女这么辛苦,我的手也开始痒起来了。于是,我便跑到我们的位子上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去帮采茶女摘茶,”妈妈说:“好啊,你去帮助采茶女们吧,顺便也可以做完你的一项作业。说完,我连忙拿上采茶用的箩筐,飞快地冲向绿色的海洋里。在太阳的照射下,我很快就摘完了一箩筐的茶叶。可是,妈妈看见我摘的茶叶后就对我说:“哎呀,颖颖,你要摘树上的嫩头呀,你怎么摘茶树的叶子呀。”最后,趁着还没吃午饭的时间,妈妈教了我怎样摘茶叶啦,是要摘茶树的什么东西啦等等。说完后,便叫我试试,于是,我就按着妈妈的样子,一手拿着箩筐,一手摘着茶叶,开始慢慢地摘了起来。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只见箩筐里的茶叶满满的,好像要漫出来似的。妈妈对我说:“好吃饭了。”于是,我就把箩筐小心翼翼地放在角落里。接着就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饭来。吃完午饭后,我们便回到了家里。
今天真开心,不仅吃了一顿饭,而且还摘了许多茶叶,这次真是满载而归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5 07:09
《碧螺春》
久负盛名的碧螺春,产于太湖的东山和西山。
关于碧螺春,有这么一个传说。据说碧螺春原是一种野茶,生长在太湖东山的碧螺峰石壁上。有一年,野茶长得特别茂盛,采下的茶叶竹篓里装不下,采茶人就把多余的茶叶放入怀里。谁知茶叶沾着热气,透出阵阵异香。“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人们嚷了起来。从此,这种野茶就被叫做“吓煞人香”。后来,大家觉得这个名字不雅,就根据此茶原产于碧螺峰,以及古代常用“春”字来代称茶的习俗,便给它起了一个颇为雅致的名字——“碧螺春”。
碧螺春的采摘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刚交春分,碧螺春茶汛便开始了。
随着几声嘹亮的鸡叫,整个湖山醒来了。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入夜,山村里万家灯火,又是另一番繁忙景象。焙茶手短衣紧袄,利索地把拣好的鲜叶芽倒进滚烫的大锅,叉开五指,在嫩叶中不住地翻拌。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渐渐地,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的颜色变深了,条索纤纤,蜷曲成螺。这时一边降温一边揉捻、搓团,待到茶叶捏拢放开就能自行松散之时,满屋子已弥漫着浓郁的芳香。此时的茶叶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
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夕阳西下,明月初升。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几个人团团围坐,取一套青花陶瓷茶具,倒上七八十度的温开水,然后分别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这时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整个白瓷杯中,汤色碧绿清澈,清香扑鼻而来。轻轻抿上一口,清新爽人。茶水入肚,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
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追问有描写祁门采茶女的吗?一个自然段就行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5 08:44
书是知识的宝藏,给予人类无尽的财富;书是灵魂的钥匙,打开人类探索的大门。
自古以来,人们对读书就非常重视。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高尔基也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给人以愉悦和享受。
书对人的成长影响是很大的,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要充实自己的大脑,就要靠读书。而读好书的过程就如用竹篮打水,无形中,书里的精华就已经渗透了我们的思想,开拓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