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民勤治理做贡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22:4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23:56
地球是一个绚丽灿烂的世界,它赋予人类丰富的资源、阳光、空气、水、矿物、 土壤和生物,也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 地球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全世界 8.5亿人生活在缺水的干旱地区,12亿人生活 在微粒超标的城市中,20亿人不能正常得到基本卫生服务与基本药物供应,每年有50 00万人死亡……。1988年11月15日,英国《每日电讯》公布盖洛普*测验结果,多 数人认为“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确,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 国的主要*问题和社会问题。
杀人的烟雾
洁净的空气对生命来说,比任何东西都宝贵,但是,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越来越 多,目前仅已被人们识别的大气污染物就有 100多种,它们对人类产生的危害越来越 严重,已发生过许多起毒害人的事件。
1948年10月27日早晨,浓浓的烟雾覆盖着美国多诺拉工业小镇,而且烟雾越来越 稠厚,几乎是凝结成一块,地面正处于死风状态。午后,情况仍没有好转,视线仅仅 能看到街的对面,除了烟囱之外,所有工厂都消失了。人们在烟雾之中匆匆忙忙地工 作着,虽然有人开始呕吐,但空气中的刺激性怪味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
病倒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感到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当 然有的人症状是综合的。几天之内,全镇居民共有5910人发病,占全镇居民人数的43%, 其中,轻患者占居民总数的15.5%,中度患者占16.8%,重患者是10.4%,还有 17人在 痛苦中死去了。
有怪味的烟雾从27日一直持续到30日,一场大雨才使空气逐渐恢复清新。事后得 知,这是由于空气中SO�2浓度过高而造成的。
1952年12月 5日,英国首都伦敦上空突然浓雾笼罩,天昏地暗,经久不散,就像 一个巨大的盖子罩在了城市上空,农村和工厂的许多烟囱排出的浓烟积聚在低空,使 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最高时每立方米烟尘浓度竟达到4.5毫克,SO2也达3.8毫克。
在伦敦准备展出的一群获奖的牛,首先对烟雾毒害有了反应。它们伸长舌头,呼 吸困难,有一头当即死亡,12头因病重只好送到屠宰场,另有 160头牛需要治疗。与 此同时,过路的行人也闻到了一股股强烈刺鼻的气味,成千上万的市民感到胸闷气急、 喉痛咳嗽、呕吐不止,其他疾病也随之不断出现。4天内,伦敦有近 4000人死亡,患 有呼吸器官疾病者是平时的4倍,患心脏病者是平时的3倍,紧接着,英国全境出现大 雾,气温逆转,甚至在之后的2个月内,还有 8000多人因各种疾病死亡。这就是举世 闻名的“伦敦烟雾事件”。
事件发生后,英国社会大哗,*迫于形势,对受害情况组织调查,但没有查清 原因,只得出含糊的结论:造成死亡的刺激物可能是煤的燃烧产物。由于“情况不明”, 自然也就没有采取多少措施,结果,在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在伦敦又连续发生 3次类似的事件。
1970年7月18日,日本东京上空由于汽车废气及工厂排出的SO2浓度过高,出现了 死人的事件。那天,许多在校学生感到眼痛、喉痛、胸痛、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有 的人甚至四肢痉挛、昏倒不起,不得不入医院抢救。同时,在东京的三鹰市立三中、 川口市立中学等各处,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学校的学生们十分紧张,他们知道这一 定是空气的问题,所以,他们到教室外面活动都要带上防毒口罩。
测量的结果表明,当天中午市内的烟雾浓度为平时的10倍,硫酸烟雾达到每立方 米20微克,飘尘为每方米400~500微克……,所有数据都超过了原有环境标准的几倍 或几十倍。一时,受害者无法统计。
7月23日,类似的情况再次在日本发生,患病受害者在239人以上。同一天,德岛 县有945人患病。
杀人烟雾的出现,是工业废气在空气中浓度过高的结果。大量煤的燃烧,不仅产 生了大量的烟尘,而且还产生了大量的 CO2、SO2、NO及其他氮的氧化物。1吨煤中含 有5~50公斤的硫,这些硫在燃烧时将变成2倍于硫重的 SO2进入大气。据联合国环境 署估计,全球每年排放SO2的数量约为1.51亿吨,每年排放NO2的数量为5000万吨,在 1970年至1980年的10年间,SO2的人为排放量平均每年增长5%,10年总共增长了40%~ 50%。
这些氧化物的增加,遇到人体中的水分则生成相应的酸——硫酸、*、碳酸, 人又如何能受得了?
“贫水症”与“败水症”
水,关系人类的命运,关系人类能不能美好自由地生活,但是,本世纪以来,生 活和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在过去50年内,全球淡水用量增加了近4倍,达到每年4.23 万亿立方米。多项预测表明,在本世纪末,全球将开始出现用水危机:非洲大部、中 东部分地区、中国华北和西北、印度、墨西哥以及美国西部都将出现水荒。
地球水源越来越紧张,已出现“贫水症”。
但是,数量不多的清水,也正在遭受着各种污染:农药、化肥、重金属等等。种 种情况表明,地球上的水质越来越差,可以说,地球也身患着“败水症”。
50年代,瑞典气象学家首先发现在北欧地区,以至北半球广大地区的雨水经常是 酸性的,它的酸度与西红柿汁差不多,有的甚至像醋那样酸,人们形象地管它叫“酸 雨”。
酸雨简直可以说是“来自天空中的死神”,它的含酸量一般超过了正常含量的几 十倍,pH值可达到 4.2。它酸化土壤、腐蚀建筑物和金属材料、危害生物资源,杀死 大批鱼群,当然对人也有危害。由于有些地方缺乏碳酸盐母质,降落地表的酸雨在迳 流过程中得不到地表物的中和。致使湖水的酸度增加很快,又由于酸雨对地表元素的 溶蚀作用较大,使湖水中的铁、锰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增加,湖泊的化学类型发生了变 化。湖水的酸化严重危害了湖泊的生态,使成千上万个湖泊的鱼类大量死亡。在瑞典 的9万多个湖泊中,已有2万多个遭到酸雨的危害,其中4000多个已完全成为无鱼湖。
在北美,情况也不容乐观。实际上,美国和加拿大已有成千上万个湖泊变成“死 水一潭”。1975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在北美东部地区联合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 在那里有将近 50%的湖泊已根本没有鱼了,不但鱼类和大型水生物绝迹,甚至找不到 浮游生物和水草、藻类,而在1930年时,那里只有4%的湖泊没有鱼,其原因就是酸雨 使这些湖泊变成了水的“沙漠”。
1981年1月,美国得克萨斯州科罗里达河下游突然发现了大量的死鱼,5英里,50 英里,一直扩散到200英里的河面上。后来统计表明,当地所有的 27种鱼类全部死亡, 连重达84磅的蓝猫鱼也无法幸免。
目前,世界上已相继出现了 3个大酸雨区,除了北欧酸雨区、北美酸雨区之外, 中国南方酸雨区也已形成,“败水症”将更加严重。
小的生命正遭受着生存的威胁,那么,人类呢 ?在日本水俣所发生的一切给予了 很肯定回答。
水俣是日本九州南部的一个小镇,西面就是鱼产丰富的不知海和水俣湾,因此, 这个小镇的渔业原来很是兴旺,但是,自从1925年开始,在此地建成了一个又一个化 工厂后,奇怪的事情接连发生了。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人们发现有一些家猫不知为何走路时左摇右 晃、步态不稳,有的还抽筋麻痹,最后竟自己跳入水中溺死。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只 当作是世上一件奇闻,没有研究此事。对这种猫,当地人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 自杀猫”。
1953年,在水俣镇又发现了一个生怪病的人,他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 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会儿沉睡,一会儿兴奋异常, 最后,他身体弯弓着、口中高声嚷叫着死去了,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怪病。
1956年4月,一个6岁的女孩因同样的症状被家人送入了医院,医生初步诊断,认 为是脑系科疾病,也没引起重视。5月,又有4名同样的病人入院就医。医院开始有点 警觉,他们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地还有50多个这样的病人。
问题严重了,这引起当地熊本大学医学院一些医生的注意,他们与市医师会和医 院组成水俣怪病对策委员会,开展广泛的调查,在调查中证实这不是传染病,随后, 他们把“自杀猫”和人病死的诸种怪现象联系起来分析,找到了吃当地鱼中毒这个共 同受害的根源。
吃水俣产的鱼会中毒的消息传开了,人们谈鱼色变,谁也不敢再买他们的鱼,于 是,附近成千上万的渔民失业了,他们忍无可忍,联合起来,召开了不知海沿岸渔民 总奋起大会,4000多人联名向当地化工厂提出*。
1958年春,化工厂为平*,答应停止向水俣湾排放带有污染物的废水,但同时 却偷偷地将毒水引向水俣川的北部。几个月后,这个新的污染区又出现了18个中毒的 病人。1959年 2月,日本食物中毒委员会经调查研究后认为,水俣病与重金属中毒有 关,尤其是汞的可疑性最大。后经熊本大学调查,从病死者尸体、鱼体和工厂排污管 道出口附近都发现了有毒的甲基汞,排水口近处污泥含汞的浓度高达 2000ppm以上, 至此,才揭开了这个水俣“地方病”的秘密。
但是,厂方拒不承认,对调查百般阻挠的同时,花重金收买了知情人,因此,日 本*没有认真处理这一事件,使水俣病在日本各地蔓延开来。
1963年,日本西海岸的阿贺野川流域的下游,又有大批“自杀猫”、“自杀狗” 出现,由于水俣事件没有报导宣传,也就没有警惕这件事。第二年8月,当地猫的90% 都自杀了,随之而来的是,有死猫的居民也相继出现水俣病症状。在短时间内,水俣 病患者增加到45人,并有 5人死亡。这样,日本*才进行了干涉,但为时已晚。据 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日本水俣湾与阿贺野川两个地区共有汞中毒患者 283人,其 中60人死亡。
海洋在叹息
大海汪洋,百川归流,富饶的海洋是地球生命的发源地,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荣兴 旺的巨大支柱。现代科学技术已证明,地球表面近三分之二被海水覆盖,海洋不仅是 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发源地,而且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本世纪 人类对海洋的破坏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废物、污水、*,随 着江河奔泻、海岸倾弃、舰船往来,源源不断地推入了海洋。资源丰富的海底成了核 废料的垃圾场,大量珍贵的鱼类和海洋植物正面临着绝迹的威胁……
城市中生活污水,食品、纺织、造纸等工业废水,以及农业污水,都含有大量的 氮、磷等营养盐和铁、锰等金属元素,它们随着江河奔泻入海。据统计,美国沿海城 市,每年仅通过粪便排入海洋中的磷就有近9万吨,全世界每年施氮肥约 2000万吨, 约有1300多万吨被河流带入海洋,在营养物料十分丰富的条件下,一种红色的海洋浮 游生物过度繁殖,形成“赤潮”,其结果是减少水中的溶解氧,使鱼虾大量死亡。尽 管海洋本身有着巨大的自然净化能力,但它今天已经显得疲惫,向人类叹说着它已力 不胜任。
1992年,联合国有关海洋污染问题的多国专家小组,对当今世界海洋环境作了较 为全面、准确的分析,其结论是发人深思的。专家们认为,公海海域污染十分严重, 沿岸地区,特别是靠近江河出海口、工业中心附近的地区,海洋污染情况也是日趋恶 化。当前,海洋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对工业总废料、废水的处理仍不够彻底, 而大海又是这些污染物的天然倾倒场,结果,人类必将自食其恶果。
人类已经开始自食恶果了,里海和咸海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说明。
里海和咸海是地球上两个特殊的水域,它们同世界大多数内海和湖泊有着不同之 处:水流的方向只有一个,只流进,不流出。它们位于干燥地区,蒸发率特别高,流 进来的水很快就会蒸发掉,所以,它们虽无出口,也不必担心会涨水。
里海位于原苏联境内,是苏联最大的咸水湖。在1933年之前,它的面积是相当稳 定的,约为40万平方公里,但从1933年以来却显著地缩小了:1965年时为37.2万平方 公里,其原因是与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的。
在原先,每年流进里海的水中,河水占了80%,而伏尔加河又占河水水量的80%。 从30年代初开始,苏联*就宣布沿伏尔加河修建13个大水坝,以供发电和灌溉。19 37年,苏联开始把莫斯科与伏尔加河和里海联结起来;1933年 6月已把伏尔加河、白 海和波罗的海沟通;1952年完成了伏尔加河—顿河的运河工程,但结果,水量损失巨 大,有些从地下流失了,但主要是蒸发了,再加上大量的河水引入灌溉运河,流进海 里的水量大大减少。
里海的水位不断下降,面积日渐缩小。从1929年到1970年,里海水位下降了2.57 米,海面则退缩更快,里海水位每下降 1米,它南部的水面面积减少0.5%,而北部则 要减少17%。
咸海也是如此,从1960年至1967年,水位下降了1.76米,每年下降约24厘米,其 后,继续按此速度下降。1966年咸海的面积比1960年缩小了10%。
水位的下降,引起了海水的污染加重、捕鱼量大减、疾病增加、港口消失和耕地 减少。目前,里海的渔业已经崩溃,鲈鱼和狗鱼的捕获量30年来下降了 96%,但是,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下降幅度最大的当属鲟鱼的鱼子产量。里海出产的鱼子酱曾占世 界总产量的 90%,享誉全世界,而如今,由于鱼的回游路线阻塞,人的过量捕捉和污 染日益加重,从伏尔加河回游到里海产卵的鲟鱼已大大减少。在70年代,捕到生长期 达60年、体重达900磅的鲟鱼并不罕见,如今,90%的鲟鱼在完全成熟和开始繁殖之前 就被捕杀。在里海以南的伊良赛菲德河流域,鲟鱼的商业捕获量从1961年的6700吨已 下降到1993年的不足半吨,可以说,它们是垂死的海域。
据报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000 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除了这种污水污染以外,石油对海洋的污染也日益突出。
造成石油污染的重要原因是油船事故。据估计,通过各种途径每年进入海洋的石 油和石油产品,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0.5%,其中以油轮遇难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 目前,世界上 60%的石油是经海上运输的,由于油轮的触礁、碰撞、搁浅或失火,致 使其运载的石油全部或一部流入海洋。这样的事情已发生了多起,造成了难以估量的 损失。
1978年 3月,“阿莫柯·卡迪斯”号油轮在法国布勒塔尼沿海触礁,溢出23万吨 原油。虽然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补救工作,将其中一半儿的原油作了回收或处理,但 其余一半儿却蒸发、散失或沉入海底,造成15公里范围内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并在 深达60米的范围内,形成了油水混合物的固定油层。直到 3年后,海岸附近才恢复原 状,10年才使整个海港或海湾恢复原状。
油田原油泄露也是海洋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196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巴 巴拉海湾的海底油田,由于油喷压力过大,使地层龟裂,发生了严重的井喷事故,几 天之内,从海底涌出了 1万多吨原油,并引起了蔓延几百里的海面大火。油田*封 闭后,每天仍有2吨原油喷出,致使附近海面覆盖一层1~2厘米厚的油层。
1979年 6月3日~1980年3月20日间,发生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溢油事件。墨 西哥湾的一口油井喷出泥浆之后,又喷出了石油和天然气,速度越来越快。石油和天 然气雾接触到正在运转的泥浆电动机后,顷刻发生强烈的爆炸,引起了一场熊熊大火, 钻塔倒塌,使下面整个钻井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一周之内所损失的石油,比1976年12 月在马萨诸塞州海岸外的“阿尔戈商人”号溢油事件所损失的 2.9万吨还要多。这样 大的井喷事故虽不多见,但在正常的海底石油开发中,尤其是一些老的油井,石油的 泄露乃是常事。由于海底油田的开发和井喷事故,全世界每年涌入海洋的石油在 100 万吨以上。
石油污染不但丧失了宝贵的石油,对海洋生物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石油污染后 的海区,要经过5~7年的时间才能使生物重新繁殖;一升石油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 万升海水中的溶解氧,如此大量的石油进入海洋,造成海水严重缺氧,使海洋生物很 快窒息而死亡。
1981年初,由于英国北海油田钻井和一艘希腊油船漏油,造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一带数十万只海鸟死亡,自由飞翔在天空中的海鸟一旦接触到漂浮海面的油膜,羽毛 便沾上油污而游不动、飞不起,海鸟的羽毛将因此而丧失隔热和浮力的功能,海鸟变 得怕冷以致冻死,或者当它们用嘴整理羽毛时,又会因吞食油污而严重刺激消化道, 造成厌食以至最后饿死。侵入海鸟体内的石油化合物还能引起肺炎或造成神经失常。
海岸到处是海鸟的尸体,一些海鸟奄奄待毙,进行着垂死挣扎。沿海居民目睹海 鸟沾上油污后身处绝境的痛苦,纷纷拿起火*或气*把海鸟击毙,免得这些可怜的生 命惨遭冻饿的折磨。
失色的生机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它通过无数树木的光合作用吸收 CO2,同时提供人类必不可 少的氧气。一般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每公顷森林可吸收1吨CO2,放出 730公斤的 氧气。森林的林冠和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层还能截流雨水,使雨水渗入地下,一亩林地 比一亩无林地至少能多蓄水20立方米。森林还可以调节气候,树木的强大根系把大量 的地下水吸上来,通过枝叶的蒸腾作用,蒸发到空中,变成雨水。一公顷森林,夏季 一天可以从地下提出 70~100吨水化为大气中的水蒸气,所以林区上空的湿度,一般 要比无林区高 20%左右,因而林区的降雨量也较高。但是,人类为了取得燃料,至今 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劈木做柴,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每年至少要砍掉1100 万公顷的森林,而目前世界上为供应木柴燃料的造林速度仅有 200万公顷。地球上的 森林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大片森林地被剃光了头,土地裸露,肥土流失,气候 恶劣,干旱频频,并正在促使沙漠的扩大。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字,从1950年至1985年,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减少了一 半儿,森林生态危机正在世界各地蔓延。目前,全世界森林每年减少量1800~2000万 公顷。发展中国家森林破坏十分严重,大部分热带国家的森林都在日益枯竭和退化, 美洲、亚洲、非洲三大洲热带地区的森林面积在以大约平均每年0.62%的速度减少。
由于森林被破坏,每年有大量的肥沃的土壤流失,大约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土地正 在失去表层上的一层肥土。哥伦比亚每年损失土壤 4亿吨,埃塞俄比亚每年损失土壤 10亿吨,印度每年损失土壤60亿吨,中国每年损失土壤50亿吨,尤其是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最为严重,泥沙大量倾入黄河,使黄河的含沙量居世界所有河流之首,每立方米 河水中含沙量达37公斤以上,通过三门峡的泥沙量平均每年达到16亿吨,其中有四分 之一淤积在下游400公里长的河床上,使黄河的河床每年抬高10厘米,形成了“悬河”, 非洲44%的土地和南非43%的土地经常受到干旱的灾害,南美47%的土壤和东南亚59%的 土壤资源缺乏肥力,并受到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
由于滥伐森林、盲目垦荒、过度放牧以及地下水位下降和长期气候干旱等原因, 全球大约有29%的陆地发生沙漠化,其中 6%属于严重沙漠化地区。亚洲、非洲和南美 洲最为严重,全世界每年有 600万公顷具有生产力的土地变成沙漠,平均每分钟有10 公顷土地变为沙漠,沙漠正逐渐以每年500万至700万公顷的速度扩大着,无情地侵吞 着农田和牧场。在近半个世纪里,非洲撒哈拉沙漠向南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现在世 界上有64个国家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沙漠已占地球全部陆地面积的七分之一。
中国是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沙漠化的土地达66.7万公顷,居于世界 首位。
新疆是中国沙漠面积最大的省区,沙漠面积达42.1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土地面 积的四分之一,占全国沙漠化土地的三分之一。近30年来,沙漠化面积扩大了 8万多 平方公里,全疆85个县、市中,有53个县、市受到了沙漠化的危害,塔里木河下游19 58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占该地区面积的12%,而到1978年沙漠化扩大到52%。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沙漠、沙地和戈壁0.395亿公顷,占自治区总面积的33.5%,伊 克昭盟在50年代初期沙化面积为101万公顷,仅1957年到1973年16年间就增加了249万 公顷,达到350万公顷,平均每年递增15.6万公顷。全盟的流动沙丘从1957年的164.5 万公顷增加到1977年的276.6万公顷,平均每年有5.6万公顷土地变成流动沙丘。
沙漠化的加剧,不是自然运动的结果,而是人类违反大自然规律的活动引起的, 生态学家霍渥鲁指出:
“正是人创造了沙漠,气候仅仅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良田变荒漠的形成过程是当前最严重的环境危机之一。 联合国专家估计,全世界 35%以上的土地现正处在沙漠形成的直接威胁之下。每年有 2100万公顷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的状态,每年损失的农牧业产 量价值达260亿美元。
地球在发烧
1988年,热浪从地球的各个角落袭来,欧洲、非洲、北美、南美、中亚……,地 球在发烧!
在中国,南京、武汉、重庆、南昌连接不断地传出不祥信号,南京83人死于高温, 南昌死亡 600人……。吉林在“三九”严冬季节,冰雪消融,天气奇暖。千百年来受 地中海“款待”的开罗,也一反常态,被40度的高温*扰而烦躁不安……。无论从东 到西,还是从南到北,炽热的气候俨然像一个杀红了眼的“暴君”,从天空俯冲而下。 CO2 在大气圈里能够起到气温和雨量的调节作用,但它的含量逐年增加,从1880 年到1970年,空气中的CO2从280ppm增加到330ppm,气温从1880年至 1945年增了 0.4 度,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多达50多亿吨,SO2、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 也在急剧增加,其中燃烧产生的CO2大约有 40%~50%滞留在大气中,其余的一半儿被 海洋吸收,从而严重地污染了环境,构成了促进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由于地球释放 CO2所造成的变暖趋势,将会导致北极、南极的冰雪部分融化,从 而使海平面上升。1940 年以来,已有1万多立方公里的极地冰川融化了,它使全球的 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15厘米,上升的速度是前50年里测得的3倍。
除了CO2以外,臭氧、含氯氟烃等其他痕量气体,对地球表面的增温效应比CO2的 增温效应还大1.5~3倍。
由于几十年来氟里昂的大量使用,致使大气层中的臭氧损失极大。科学家们发现, 在南极上空已形成了一个“臭氧层空洞”,1986年其面积大到可以容纳美国*,约 1000万平方公里,深到可以装下珠穆朗玛峰。1994年 9月,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 历史上最大的臭氧洞,面积约为2400万平方公里。即使全世界将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化 学物质的使用数量从目前的水平减少90%,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至少还要持续100年。
继南极地区之后,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也出现了一个大空洞。前联邦德国阿尔弗 雷德·韦格纳研究所的人员,1988年乘破冰船“极星号”对北极地区进行了考察,他 们发现,在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也有一个大洞,其面积只有南极地区的五分之一。
号称“白色*”的南极洲,终年被*冰川所覆盖,冰川面积约为1372万平方 公里,冰层平均厚度为1880米,最厚处达4000米以上,总水量为 257936000亿立方米,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意味着太阳光线将直接照射在南极,这将加速极地冰川的融 化。如果有朝一日南极*的冰川全都化成了水,那么全世界的海平面将要上升80米 以上,地球上大片陆地都将成为泽国。1995年,科学家们吃惊地发现,南极冰川出现 了一条大裂缝,这是南极气温上升的标志。
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事实,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一个环境挑战,其后果 足以威胁到人类能否在地球上继续居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