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1: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1:09
说起太平天国最令人遗憾之事,相信各位历史爱好者都会说“天京事变”,因为内部自相残杀让天国元气大伤,从此走向了衰落而一发不可收拾。但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有一件事足以令各位历史爱好者扼腕叹息,捶胸顿足,这就是太平天国历史上的北伐。1851年,金田起义后,太平军虽然遇到了诸如江忠源、向荣、张国梁等悍将的阻击,但进军速度依然十分迅猛,不到两年时间便定都南京,席卷江南大地。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统帅部决定兵分三路――北伐、西征、东征,以打破天京被围的局面,顺便消灭清廷。
这三路大军,北伐军最为精锐,北伐军的两员主将,林凤祥和李开芳曾是西王萧朝贵手下的两员猛将,攻城略地,所向无敌,是当时除石达开、韦昌辉之外,太平军最为优秀的将领。北伐军人数不多,只有两万多,但都是从广西出来的老兵,战斗经验极其丰富,*信念十分坚强。北伐军兵出浦口,在淮北捻军的配合下,不出一个月便出安徽进入河南,同年九月抵达天津郊外的静海、独流,咸丰皇帝为之震惊,甚至一度打算北狩承德避暑山庄,并下令各省督抚直接将赋税送往皇帝行宫。令人不解的是,北伐军胜利在望之时,为何却迅速撤退,最终在连镇和高塘被胜保和僧格林沁消灭?在此,小编就来给各位历史发烧友们谈谈其中的缘由。
偏师北伐,远离后方基地。北伐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长途奔袭北京,攻灭清王朝,所以北伐军追求的是速度。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当时太平天国并没有可靠的后方基地,唯一绝对掌握在手的只有都城天京。南北两京距离十分遥远,中途还隔着安徽、河南、河北、山东等当时还被清军牢牢控制的重要省份。北伐军孤军深入,虽然连战连捷,但却遇到后勤补给不足的巨大困难,军队经常面临着粮食短缺的危险。1853年9月,当北伐军到达天津城外的静海和独流时,已经是强弩之末,必须等待后方的支援才能继续进军。遗憾的是,曾文昌、许宗扬带领的北伐援军在山东临清一带几乎全军覆没,北伐军孤立无援。
只管进军,不守城池。既然大本营给北伐军定位的作战目标是直取北京,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所以进军就得追求快速度,中途不宜停顿,也不应该分兵据守已被攻占的城池。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在南京浦口誓师北伐,在淮北捻军的配合下,北伐军顺利通过安徽境内,直奔河南。在河南,北伐军几乎没有遇到劲敌,于是便向河南西部进军从巩义渡过黄河进军山西,同年九月兵锋抵达天津。从浦口誓师到兵临天津,北伐军只用短短的半年时间,这进军速度可媲美当年徐达与常遇春之北伐元朝。但是,北伐军在进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自己致命的弱点――无可靠之根据地提供部队休整和补给,因为没有占据任何一座城池。所以,就算北伐军能够进*天津,远眺北京,但已经是强弩之末,无法再前进一步。此时,北伐军犹如一支孤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又没有可靠的城池据守,这必然会失败。
战略失误,错失渡河良机。北伐失败与高级将领在战略上的失误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当时清军的主力部队都在南方作战,河南一带的兵力极为薄弱,所以进入河南之初,北伐军并没有遇到过多的抵抗。商丘之战获胜后,北伐军理应乘胜渡过黄河进军山东,然后再从河南、山东两路同时向北京进军,清王朝的灭亡就会成为现实。1368年,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统帅大明精锐部队挥师北伐,其所制定的进军路线就是先夺取河南、山东,剪除元朝首都的两翼,然后再从两路攻取北京。果不出所料,河南与山东被攻占之后,元朝顺帝直接放弃大都逃往和林,统治中原九十多年的元朝结束了。由于当时黄河岸边缺少渡河船只,林凤祥、李开芳又怀疑黄河对岸有大量清军驻守待命,于是便放弃在此处渡河,而是挥师西进,先入山西,然后进入河北,最后在天津向北京进攻。这一作战计划存在着致命危险,不但战线延长,不可预测因素增多;更要命的是清王朝以喘息并重新集结、布置兵力。当时黄河对岸只有地方团练而无正规军驻守,只要强渡,必定可以顺利过河,那么中国的历史很可能会改写。
总而言之,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两万多北伐军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横扫大清王朝的正规军,从浦口一直打到天津,这可谓是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但是,由于偏师北伐,远离后方补给基地,又不注重对城池的夺取,北伐军越是向前进,其危险的系数就越高。既然是为了追求快速进军,北伐军不但在6月份错过最佳的渡河时间,而且还在怀庆与清军僵持几月之久,在没有后方基地的情况下,屯兵于坚城之下而不克是极为危险的。所以,北伐的失败具有必然性。
本文由“纵横国史”原创作品,欢迎各位读者收藏、分享、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谢谢!更多精彩内容,随后更新,敬请期待!点击右上角“关注”,惊喜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