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找到她,为了这个家和幺儿我一定找到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03:5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3 16:11
只要牵扯到从腰包往外掏钱的项目都需要慎重,家和援助是新型的“慈善传销”,披着“慈善”的外衣非法诈骗集资,很多人已经上当还浑然不知,工商和*门已经介入调查,部分省的家和援助组织传销人员已被通缉。新闻报道如下:
《家和援助是做“慈善”还是传销》
截稿时间:昨晚11时
地点:大连
“投入1800元,回报能超过5000万元!”家和援助在大江南北“招兵马”,参与人数快速增长。在大连,超过300名民加入。
为了揭开疑团,记者进行了长达30天的调查。
做“慈善”还能致富
“投入1800元,回报能超过5000万元!”2010年11月下旬,在朋友的引荐下,张淑兰来到家和援助办公地,听了第一堂宣讲课。在“既可以做慈善,又能获得几千万元回报”的双重下,张淑兰决定双倍投入,一次了3600元。
张淑兰在宣讲课上得知,家和援助是“在亚太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专业从事慈善事业的平台”。同时,作为会员的创富平台,家和援助有着得天独厚的创富模式:在一套严密的层级制度下,会员间相互捐赠礼金。
组织内的会员之间有特殊的称呼:家人。为了体现“友爱”,也为了自己的财富梦想,按照要求,张淑兰把3600元分成数额不等的11份,分别打入11个银行账户。而这些“家人”分布在全国各地。
张淑兰的儿子胡军认为,家和援助已经具备了传销组织的基本特征。
隐藏闹的“阳光机构”
记者调查发现,家和援助正在快速向全国纵深发展。在互联网上,该组织在福建、江西、湖北、辽宁等多个省发布招聘会员。
为了揭开谜底,记者决定走进家和援助大连办公地实地探访。但是,该组织仅以熟人网络作为发展新会员的渠道,记者用了3天时间,辗转到一名大连籍会员“如风”。
记者通过网络聊天与“如风”对话。“如风”直白地表示,想了解家和援助的慈善模式,必须在他这里“报单”(即成为他的下线),否则只能由介绍人讲解。经过多次接触,“如风”向记者索要了姓名、码等信息后,表示在科技广场面谈。
11月29日,记者在科技广场A座找了许久,也没找到带“家和援助”字样的办公室,最终发现,这个“*机构”竟是一个约50平方米的间,门上没有任何标识。透过窗户向内望去,屋子里摆放着电脑和几件老旧家具。屋内聚集七八名男女,正在商谈着什么。这些人中,有的人头发已经花白。见记者到来,屋里的人都非常客气,礼貌地给记者让座倒水。每个人都满脸笑容,谈话中“家人”、“爱心”、“互助”等词不时提及。
“慈善”背后的利益*
“还是听一堂宣讲课吧。”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子对记者说。记者来到电脑桌前,此时桌边已坐了好几个人。这名女子在电脑中打开演示软件,开始讲解。
想加入家和援助,必须先投入1800元。而资金的赠予对象,则是先于自己加入该组织的会员。这1800元又被分成感恩赠送800元,友情赠送400元,互助赠送600元。
新会员加入该组织时,需要在家和上注册,系统会自动生成名单。注册时,需要填写姓名、以及到某银行开设的银行卡,新会员拿着自动生成的名单,到银行直接把钱打入名单的账户里。
在感恩赠送环节,新会员需按照人员结构图,给自己头上的第2层、第4层和第6层的“家人”划款,金额分别是400元、200元、200元。划款完毕后,才能最终确认加入。
记者在人员结构图中发现,每名会员的下一层最多只能发展两个人,这两个人可以继续发展新会员。收益是这样计算的:会员张三向下发展第一层时,在感恩环节没有收益;出现第2层时,该层将有4名“家人”,每名“家人”向张三赠送400元红包,总计可得到1600元收益;发展到第4层,该层面有16名“家人”,张三可从每名“家人”手中得到200元红包,共计3200元;发展到第6层时,该层面有名“家人”,该层面收益总计12800元。张三的收益总计为17600元。
如果新会员发展了6名“家人”,就会自动进入到“情定家和资格获取区域”,但这需要向上级会员赠送1200元,以获取7至16层中偶数层的收益。根据讲解内容,收益将以几何倍数增长。讲解中称,到第8层时,层面上有256名“家人”,收益为51200元。第14层时,层面有1.6万名“家人”,回报近500万元。到第16层时,层面上有6.5万名“家人”,该层收益将达到2000万之多。如果把所有收益加起来,总计为25651400元!
另外在其他环节,只要按照要求“施舍”,那么回报最少还有2800多万元,加起来,总计回报要超过5000万元。
讲解持续了约18分钟。记者注意到,其中至少有12分钟是在讲如何创造财富,而留给“慈善”的时间少了很多。家和援助一直打着“慈善”的旗进行宣传,却为何在实际操作中,以暴富吸引人们参与呢?
在家和援助中,大家对于“传销”这个词颇为避讳。
揭秘
以慈善为名教你有舍才有得
记者得到了一份宣传材料。材料第一篇中写着如下内容(有删节):
《家和》教育援助机构原名《华学促进会》,成立于1986年,是由华裔慈善家李凤清女士协同一批华裔教授、学者、商人等创立的爱国华人社团。总部设在美国爱荷华州,在英国、南非、摩洛哥、中国香港等16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分支机构。
此机构致力于华益维护,在香港、大中华地区和同时推出的家和教育援助互助计划,将集社会和谐教育、危难会员救助、人性教育、商机互动以及极具科学性、合理性、人性化的互助模式等融为一体,努力让每个“家和人”既有“德”又有“财”。
家和“爱心族”互助平台以“自愿随缘不攀缘”方式联合仁爱志士共同资助随缘会员(如同婚礼式送礼金一样,以解当时经济之需),此“爱心族”互助平台秉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精神,“有舍才有得、先舍而后得”的舍得原则,告诉人们怎样通过互联网来创业自救……
在宣讲现场,一名林姓会员表示,2010年2月,家和援助平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是合法的慈善性公益组织。家和援助平台总部设在上海,6月进驻大连。目前,已有超过300名大连籍人员加入该组织。这样一个所谓的慈善组织,是否真如其所说的那样,其出发点是为了传递大爱呢?即便家和援助真的是在从事慈善事业,这样的道路又能走多远呢?记者发现,在家和援助中,大家对于“传销”这个词颇为避讳。
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创富计划
在家和援助办公室,不时有中老年人走进屋子,多数人表现得颇为“虔诚”。记者以关心回报为名,向林姓会员进行:“这种行为是否有法律保障?是否涉嫌非法集资和传销活动? ”
听到记者的询问,林姓会员明显停顿了一下,对于“传销”字眼显然有些避讳。她解释说,首先可以肯定,家和援助并不涉嫌非法集资,“因为钱的流向都是会员送给会员,并不是集中到哪几个人手中。 ”对于是否涉嫌传销,她表示:“如果是传销,肯定涉及商品,而家和援助的会员都是奉献爱心,属民间互助组织,怎么能和传销扯上关系呢? ”
“所有操作都是电脑后台自动运行,没有人为干预。”林姓会员说,家和援助并未从中获利,但为了及后台的正常运行,只向每个新会员收取20元维护费。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场几名会员的发言极具煽动性。宣讲中再三提及,实现几千万收益很难,“那是满点收益的状态下,但是如果完成了十分之一的目标,那就是几百万收益,如果完成了百分之一就是几十万,这和几千元的投入相比……”会员如风在宣讲中透露,他加入几个月后,已经赚到了近3万元。
宣讲中的创富内容是否有科学依据呢?“荒唐,怎么可能!根据宣讲描述,实际上就是使用了等比数列的数学原理。把数学原理同现实的资金操作画等,这是一个多么可笑的事情! ”一位反传销专家表示,“如果按照设定的模式发展,要经过发展、邀约、别人认同、交钱、再循环发展的过程,本身这个模式就很脆弱,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计划搁浅,会员当初交的钱很可能会打水漂。 ”
这是一个没有注册的“慈善组织”
记者得知,在家和援助的圈子内,确实有经济困难的会员得到了救助。据资深会员介绍,该组织对申请救助有明确标准。但是,在反传销专家眼中,家和援助却涉嫌以传销牟取暴利。为弄清事情,记者向多个部门进行查证。
疑问1:是否在门注册登记?
记者首先了上海民政局社团分局,相关工作人员斩钉截铁地表示:“家和援助机构肯定没有在上海门进行登记注册。‘家和援助机构’这个名字本身就不符合相关注册规范,又怎么会通过评审呢?如果是在上海注册,其名称应该有‘上海某组织’字样。 ”
记者随后又分别了下属的民间组织管理局和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该组织属合法机构,那么通过中国社会组织网就能查询到相应结果。但记者在中国社会组织网上,却没有查到任何相关结果。
既然没有在门注册登记,为何林姓会员却表示,家和援助已取得合法资质呢?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后,记者发现,在工信部通过注册的仅是家和援助的,所登记的也并非“家和援助”这个名称,而是“家和万事兴”,审核通过时间为2010年2月5日,主办单位性质为个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从注册角度而言,该组织有合法手续,但如果从事所谓慈善事业、进行爱心捐赠,该组织同样需要门审批。
疑问2: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是否属实?
林姓会员在宣讲中多次表示,该组织不定期向社会奉献爱心,曾多次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帮助灾后重建小学,“一直以来,家和援助通过某基金会向社会奉献爱心,该会是家和援助的行善渠道。 ”在宣传材料中,内页还附上了一张“公益性单位接受捐赠统一收据”,捐赠者为姜某,捐款额为400元,收款单位盖章为“某基金会”。
这家基金会的*总会位于江苏省苏州静思书院,相关工作人员查看了家和援助的宣传材料后确认,这份收款单据是真实的。那么,家和同该基金会之间是否像林姓会员所说的,有密切呢?相关工作人员经过3个多小时的查询后,向记者明确答复称:“第一,会内从未听说过家和援助这个组织;第二,从未与家和援助有过官方合作;第三,家和援助从未正式委托该基金会进行捐款。另外,宣传材料中的捐款收据,不排除是该组织会员的个别行为。根本来讲,这并不能证明,这笔捐款与家和机构之间存在必然。 ”
事实上,家和援助在对外宣传中,大量使用了某基金会负责人的照片和名言。对此,该基金会相关工作人员称,基金会从未给予家和援助授权也未允许家和援助利用该基金会负责人的个人声望从事各种活动。
多部门认定家和援助涉嫌传销
为了确认家和援助机构的性质,记者了大连工商局。公平交易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其行为已经涉嫌传销,应当受到严厉查处。
反传销专家表示,从各方面来看,家和援助都涉嫌传销,只不过这是一种打着慈善名义的新型传销方式。“实际上,其根本还是没有脱离‘先吃后’的层级模式,一旦上当的人不足以供养上层的人,资金链就会从底部开始迅速断裂,受损害的只能是处于最底部的绝大多数参与者。 ”
经侦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记者描述的情况看,家和援助机构属变种传销组织。根据其组织构造可以判定,越是在“金字塔”上端的人员,获利就越大。不过,如何取证也面临着难题。如果警方没有抓到核心证据,就很难对类似传销行为进行打击。“善不图报才是真善。 ”有社会学者表示,也许从某种程度上,家和援助的确是在从事慈善工作,但究其根本,其慈善理念的根基是建立在暴富梦的基础上,而这却与公序良俗的思想相违背。
专家说法
这种创富计划是一种数学游戏
反传销专家指出:“如果按照所谓理想状态赚到5000万元,从第1层到第16层,要靠13万多人来支撑,而这要占到大连总人口超过2%的比例。也就是说每50个人里,就有1个人参与所谓的赠送式创富事业,这能实现吗?现金相互送来送去,等于拆东墙补西墙,而这又是建立在所有人都认同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因此,这种创富计划实际上就是一种数学游戏。 ”
新闻链接
“慈善传销”组织者被判刑
2009年,一个租赁境*络服务器、打着“慈善”的旗、以“互送礼物”方式进行网络传销活动的团伙在四川省成都落网。经成都金牛区*提起公诉。
2009年年底,作出一审判决,赵宣、张长建、康洁等8名团伙成员因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处以有期徒刑10个月、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不等的刑期,并处罚金5000元。
据了解,该机构名称为“道伦斯”,以为主要运营方式,会员间相互赠送礼物。即加入该的会员要给自己的第三、第六、第九层上线赠送礼物,同时该会员的第三、第六、第九层下线也要向他赠送礼物。而每一个所谓的“礼物”,就是60元钱。运行期间,一名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组织者发展下线1047人,非法经营数额20余万元,非法获利1万余元。事情造成大量参与者蒙受经济损失。
2011年3月22日,一种名叫“家和新家园”的新变种传销模式,被南宁*良庆分局经侦大队查处,打着“慈善事业”的旗,动员和吸纳在传统传销模式中“无法生存”的“难民”加入,表面上让参与者从这一“像是万能保险”的体系中得到“爱心帮扶”,实际上当中却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家和新家园”网络行业平台的“会员”的这些人均来自山东、上海等地。该“慈善事业”在南宁的创始人,是山东人杨某并吹嘘说,这个行业平台是一个从美国引进、通过网络操作的“慈善事业”,宗旨是“爱心援助”那些遇到家庭特困、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的会员。(暂为归案)
落网者暴敛财操作
新加入者只需通过网络平台交纳1620元,即可成为会员,不需且不能多交钱。具体程序是:新加入的人,首先由推荐人带到该平台设在南宁大沙田百佳华一间办公楼的一个保单中心。新人要把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交给保单中心登记,再由中心打开“家和新家园”平台,就可以看到加入该行业的人所在的层级。
接着,该中心根据相应的分配规则,打印账户给新加入者,新加入者根据这些账户转钱给先加入的人,转好钱后,发信息给“接受红包”的人,让对方到里给新加入者激活确认已收到“红包”,这样才能成为行业团队的会员。
那么,这1620元的新入会费是怎么分配和使用的呢?据郭某等人介绍,这1620元主要分成“三块”。第一块1400元是“感恩红包”,处在行业体系中第2层、第8层的会员可各拿400元,第4层、第6层的会员则各拿300元。
第二块200元是“友情红包”,用于“资助”行业团队中那些家庭特困、受到意外伤害、患上重大疾病的会员。遭遇这三方面变故的会员,可通过书面形式向行业平台“家和新家园”申请,再由行业团队老总审批。而平台的每批救助资金从5000元到20万元不等,由新会员把200元“友情红包”,通过银行打到需要救助的人的账户,直到够老总批准的金额。如果没有救助的对象,这200元“友情红包”就分成两份100元的红包,分别通过银行打到行业平台自动生成的处于第4层、第8层的会员中。
第三块20元,用于网络维护。郭某说,这20元维护费最终交给了谁,他也不甚清楚。
表面“公平”背后是欺骗
据警方初步查明,该网络行业平台所谓的“慈善事业”,并没经民政等有关部门备案批准,其体系构建与“连锁”等传统传销模式同样呈“金字塔”状,而处于“金字塔”塔尖和上层的,正是杨某等几名平台“管委会”成员。表面上看,这个行业平台是公平的,实际上背后具有很大的猫腻和欺骗性。
据落网者交代,平台内有人提出“友情红包”援助申请后,在南宁附近的他就去核实援助,远的一般都不去核实。而办案民警了解到,对新加入会员入会费的支配权,实际上只掌握在杨某等几个“管委会”成员手中,且只有杨某一人拥有“友情红包”使用审批权。由于下一级别会员不知道上一级别会员的真实身份,因此杨某等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虚设级别会员,用一个身份证虚设几个人的会员身份。如此一来,行业体系中的大部分资金,就进入了杨某等“创始人”和“管理者”的腰包中。
为了掩人耳目,杨某等人有时也会对行业内遭遇家庭特困等三方面变故的个别会员,进行所谓的“友情红包”救助,并将得到“救助”的人的感谢信,粘贴在会员集中培训的会场上,以展示“公正和慈善”。实际上,这些救助金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于财务不公开透明,杨某等人可从中做手脚,谋取非法利益。
据落网者交代,他和创始人杨某关系好,所以自身没有交纳一分钱入会费,就成为了“管委会”成员,从中获利,“发展得好,当上了第8层(会员)最多可得到8万元。虽然往上还有12层,但最高做到第8层就不做了”。
警惕新变种传销模式
“家和新家园”行业团体去年冬季刚在南宁出现,是一种新变种的传销模式,其组织者和管理层分工明确,目前涉及的人员总数、涉案总金额尚无法估算,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与以往在南宁出现的“连锁”等传统传销模式相似的是,“家和新家园”这一行业团体也会定期或不定期对会员集中培训,由“讲师”授课,且同样不吸收广西本地人和在职公务员加入。只不过,该体系1620元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因此受到一些不明的人追捧。
“传销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行为,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执法部门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南宁警方提醒,传销被称为经济邪教,各种传销派系不管怎样对其运作模式进行美化、掩饰、演变,但其“通过发展人员牟取非法利益”的传销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被您采纳,谢谢!
.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3 16:12
祝福你,她一定会被你的真诚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