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里没有中国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03:3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03:55
我想应该不是文化差异的原因吧!应该他们觉得好的作家应该是为大时代背景下全人类号脉的人,他的作品应有一种超越了国界,人种,种族的文化张力,他是代表全人类受难中的*声疾呼,最好他的体验是亲历的,而不是道听途说,他应该是用生命去诠释最发人深思的主题,并且触动到了每一位读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且他本人的经历最好富有传奇色彩。文学应该和音乐一样是无国界的,我相信一个用文字创造世界的作家远没有一个用灵魂感染世界的作家更能获得世界人民的首肯与爱戴!中国很多有博爱精神的作家,虽然他们的作品没有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但他们依然是这个世界上伟大的时代记录者,几十年来创作脚步依然,情怀依旧,他们的作品保留了人生中的第一抹新绿,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共同感动,探讨了人类休戚与共的共同命运,他们依然保持着对于人,美,善的关注,依然有着不息的理想主义色彩,他通过作品传递了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与思想,他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与关注,并且试图让更多身处困境的人相信,生活虽始于黑暗,但会终于光明。强力推荐余华!阎连科和王蒙也不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03:56
中国作家们为何从诺贝尔文学奖诞生至今,近百年来与此项大奖无缘,没有一人获此殊荣?在下分析是由下述两种因素所致:
一、 外部因素: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地在欧洲,因地域的关系,东、西方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阅读爱好等均存在重大差异;评委们懂中文的又极少,不能直接阅读中文原著,这就势必对中国作家的入选造成被动的劣势,形成不利的局面。就像西方人喜欢吃面包、喝牛奶;中国人喜欢豆浆、油条,口味爱好相差实在太大!也有如让广东人评选美食,南甜北咸,他们绝不会让东北人爱吃的猪肉炖粉条入选上榜的。还有,评委们看的都是中文作品的英译本,有些译本的质量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假如把名著《红楼梦》翻译成《躺在红房子里做梦》,岂不大煞风景,甚至大倒胃口,评委们看了谁会投上一票?
二、 内部因素:首先是中国作家的作品,在国外宣传的力度不够,无论从翻译的语种及作品的种类、数量都较少,没能形成相应的气势与规模;其次是中国作家的作品质量,距世界级的水平可能尚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果我们冷静客观地把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优秀作品,做一翻认真系统的衡量分析,再与国外获奖作家的作品近行比较,就会发现,中国作家的创作视角还是比较狭隘近视的,创作情绪比较浮躁,功利化的成份多一些,作品的内在质量与世界级作品的水平的确存在一些差距。你的作品本身不行,就怪不到那些蓝眼鹰鼻的洋评委们了,不能老是腹议埋怨人家老外有眼不识中国泰山美玉了。把中国文学史横竖看上几遍,你就会发现,象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那样当之无愧的真正世界级的大作家,每二、三百年才诞生一位,真可谓凤毛麟角,不象青菜罗卜年年都冒出几茬来。也许中国的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将来真正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尚在母腹之中,还未降临到神州大地,那就暂时麻烦不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各位评委们了。就象国际田径百米锦标赛,人家冠、亚军选手百米速度均在10秒以内,咱的成绩还在10秒以上,哪位裁判也不敢冒天下大不韪,把冠军的奖杯颁给咱们啊!
其实,文学大奖与田径比赛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两者是不能简单类比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也有看走了眼的时候。举个例子,听说《河湾》是2001年获过此项大奖的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代表作品,笔者找来认真研读两遍,失望的很,根本未能得到以往阅读世界级水平作品后的那种良好的阅读感觉与体验。当然,它的确是一部很优秀的小说,但远不是世界级水平的杰出作品。其实际水准,在国内至少有几十部优秀作品,都可上阵与其较量一番,一决雌雄。因此,在下奉劝中国作家们,不要把诺贝尔文学奖看得过于神圣公正,高不可攀,那仅仅只是一种世界性文学奖项而已。当然,更不要把它看的过重。大可不必为了获此大奖而拼命写作,倘若果真若此,那就本末倒置,失去了写作的真正意义了。离功利近,距名作远,几十年来这样的教训,可谓比比皆是。功利性写作,帮忙或帮闲式的写作,作家们的急功近利,均是产生名作的一大瓶颈。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的写作年代,一无稿酬,二无什么大奖赛在前方召唤,这些大师们的写作,完全是摆脱了功利而自发的写作。
世界上有些事情有时就是那么怪、那么邪,在你越朝思梦想望穿秋水想得到时,却象水中捞月,捞出来的却是满腹的失望;当你完全淡忘时,成功的果实却又会突然落进你的怀里。在下奉劝中国的作家们,把夺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丢进沼洼国里去,真正放松身心,抛弃功利,排出干扰,拒绝红尘世界中的种种*,真正静下心来为写作而写作,也许到时诺贝尔文学奖会主动寻上门来找你的。
对待诺贝尔文学奖,就象对待其他奖项一样,中国当代作家们应持平和自然的心态,宠辱不惊,不要急功近利,还是从长计宜,来日放长。假如中国的世界级大作家真正尚在母腹中,还未刮刮坠地,那我们就从容等待,耐心等待瓜熟蒂落,等待收获季节的到来。诺贝尔文学奖,现在不拿也罢,将来有一天真该我们拿了,我们就理智气壮、问心无愧地张开双臂,迎接这枚金苹果的从天而降,为中国又一位世界级大作家的诞生而喝彩欢呼。
假如换个平俗角度来看,就象彩迷们购买彩票期望中几百万大奖的眼光,举目向欧洲*眺望过去:诺贝尔文学奖,想说爱你不容易,年年失望年年望,你让新中国的作家们空望了五十多年,望穿了秋水,望白了一颗颗作家头颅,你是否太伤中国作家们的自尊和感情了?剃头的挑子不能老是一头热,俺们中国作家从今日起挺直脊梁,敢于对诺贝尔文学奖大声说不,就象当年鲁迅先生那样,不太感冒你这项文学大奖,俺们现在不领此奖也罢!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03:56
第一 还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诺贝尔文学奖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西方文学奉行的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关注文明的前途、人性在工业化社会中的迷失、种族问题、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批判、对先进人类生活方式的反思。
而我国建国后奉行集体主义,在文学创作上更是万马齐喑,除了歌颂还是歌颂。而西方世界更推崇一些批判反思类的文学,最讨厌歌颂的,再说西方世界视*党当政的中国为洪水猛兽的赤色威胁,根本不可能认同中国的意识形态。1949~1979年间问世的中国文学作品因为以上原因不可能得到诺奖的青睐。
按照西方文学评论家的逻辑,我们在不民主不自由的国家生活却没有人能写出一部很好的批判中国现行*制度、关注*人性的作品。现阶段情况是的言论自由度还不是很大,**还比较左,不允许有反对的声音,文学作品问世前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官方审查,能够出版的都是一些四平八稳不温不火的文章,写人情冷暖,写*伤痕,写社会变迁,或者就是历史剧、偶像剧,反正就是没有一部有深度的符合西方文学评论家口味的作品,你掐着指头一算就知道了。
第二,就是翻译的问题,我们中国语言表达系统是一个独立于拉丁语系之外的系统,我们的表达习惯、思维习惯跟西方很不一样。这样在翻译中就带来了许多困难,外文翻译很难还原原文的神韵。这样也一定程度上有碍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认同。
其实诺贝尔文学奖的游戏规则是西方世界制定的,它并不是文学上的最高标尺。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是文学上至高无上的山峰。如果中国设立个文学奖奖金一亿美元,我们也可以设定符合我们自己口味的评价标准,这样别人把获得诺贝尔奖的西方文学作品拿过来评比咱们也不一定认同。这就好比你做了一碗极品面条拿到一个大家都喜欢吃米饭的地方去也照样是无人问津,但这并不能说明这碗面条做得非常失败。
现在中国在世的文学家有望得奖的有王蒙、莫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03:57
这个原因众说纷纭,不过有两个说法值得重视:
其一是翻译问题,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规则规定外国作品要以英文文本的形式参与评奖。而我们国家写作好的人不少,翻译好的人太少,笔译不象口译那样挣得钱多,文学作品的笔译在国内的受众又少,毕竟大多数国人是阅读中文的。
其二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委员会的委员们一直以来有敌视中国或是轻视中国文学的倾向。
前据《世界博览》杂志(多年前的某期有个专论文章)提及,这个委员会中的某个人(名字忘记了,好象在该会中还大小是个官,什么秘书长的)有过此类言论:很难相信在中国这样一个(经历过*的)国家里,还能产生什么像样的文学作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03:58
有一个准备提名的,沈从文,只可惜诺贝尔奖要本很还活起的。中国的文学家,写出来的东西含*色彩太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