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培育我国金融市场还需创造哪些条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19: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2:10
一、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主要问题
我国金融市场主要问题表现在:利率、汇率管制严,资本市场没有放开,其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利率与汇率不是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供需规律决定其水平,使资源配置不能按市场规律达到最优化。因为;在市场情况下,市场的供需是对资源稀缺性的合理调节,而这种调节是通过资源供需量和价格进行的,任何一种资源都会向能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领域流动,而这种效益体现在资源扣除了获得它所花费的成本后取得的价值增值,这也是社会财富的价值增量;因为是价值而不是价格;因此,就应准确衡量资源的真实成本,而在利率与汇率作为资源的单位价格不能按市场供需反映其真实价值时;资源所创造出的价值也就不真实,也就是说资源不是在有效配置的情况下使用。这在实际中看到的是,在利率、汇率管制的情况下,资金在价格得不到准确定价的情况下用于项目建设等,同时,价格不能真实反映价值的资源流动也是*现象产生的根源,如以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进行资金投放等;二是由于利率、汇率受管制,就不能按市场供需进行利率浮动,银行或其他机构将无法采取有效的金融工具避免因调整利率、汇率带来的损失。同时,我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一切资金活动大都以完全浮动利率计价,这与我国固定利率(相对于完全浮动利率)制形成了较大利差风险,会使正常经营的银行和企业造成资金上的损失,另外还给投机商创造了投机的机会,导致我国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三是资本市场不放开,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就无法创造出更多的金融产品进行风险防范与服务企业,如不能通过自营的期货、期权和掉期等工具进行汇率、利率波动带来的对收益与外币资产价值的风险防范与化解,也不能做到资产多元化,使信贷资金主要集中在贷款的投向上,加大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风险,同时也因银行金融产品单一使企业应该享受的服务渠道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如我国银行不能参与企业纯资本性融资的包装、承销与分销等业务,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承销不成功进行资本性投资的问题,这在当前我国对金融市场管制的情况下,是不允许的。
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直接的是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的诸多条件短时间内难以具备,对于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知识和经验缺乏较深的了解,加之长期以来对金融市场风险观念上的误区等,导致我国金融市场建设步伐较缓慢。但从今天我国的经济实力与金融环境看,有些条件已经具备,如我国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市场、证券市场已运作多年,交易系统已基本建立;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3000亿美元,已有足够的市场抗风险能力;我国的银行已开展国际业务十几年,已积累了大量的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经验,并培养了一大批这方面的人才等,因此已到了加快改革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时候。
二、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开放、做好现代金融风险防范
(一)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完善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高效“操作平台”的需要。
我们知道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在任何一个经济实体里这两方面都必须相辅相成的发展,才能达到整个社会的平稳、健康的发展。“十六大”报告中对我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制定了宏伟的监图,尤其是提出建立全面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国各行各业应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效益的提高,最终达到整个国民收入高质高量的最大化效应。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来合理化配置资源、节约资源,按市场衡量标准与国际接轨进行资源调配和全球化经营,从而在世界经济中使我国的资源得到有效地增值,创造高于国内生产价值的增量效益。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在其中间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就是价值创造过程中一种平台,起着积极的资源输导、分流和创造价值实现的整个价值链中重要一环。一是金融市场作为流通环节,能对外国资本与我国资本的有效结合会起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效应,从而创造两种资源的和效应;二是通过资本投资降低闲置国外资本的机会成本,使其仍然留在国内,而不至于撤资,让其等待更佳的投资机会,以便将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际价值;三是有利于虚拟经济的稳定发展,任何一种资本除在实际经济中通过消耗而求得价值增值外,都会在流通环节或待生产领域求得价值的保值,如果没有一种保证资本保值的环境也就不可能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实际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设想当一种资本不能因避免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等通过金融市场而进行远期买卖、期权交易、货币互换等市场机制进行保值,创造的价值能得以保证吗?显然不能,只有在加快金融市场机制的健全与完善中,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这一“无形的手”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四是只有一个健全和完善的金融市场才能保证我国银行业资产的多元化配置,降低单一信贷产品的行业风险、经济波动风险、期限风险和操作风险。
(二)加快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应完全放开对利率与汇率的管制,适当开放资本市场。
利率是资本本身及资本运作的单位成本,它应该取决于资本市场对整个资本资源稀缺性的供需状况、运作效率和风险程度的认可。汇率最终体现的是对国与国资金利差的补偿。资本在利率、汇率的调节下,按市场供需规律实现了流动的需要和价值的增值。具体从以下三方面体现出适当放开资本市场、完全放开利率、汇率的必要性:
1.从整个资本供需看,只有全部资本参与市场分配与调节才能充分体现资本的成本。当前我国不允许外国货币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只允许经常贸易项下的自由兑换,这实际是人为*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当然,猝然全面开放资本项下自由兑换会对本国货币造成一定冲击,甚至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但这主要取决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就我国当前的综合国力和外汇储备来看,只要在一定的管制下,适当开放资本市场不会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重大冲击。另外,一直实行管制,闭而不放,从长远看也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成熟。因此,从现在开始,完全放开个人本外币自由兑换,有管制的放开企业本外币自由兑换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状况的,也是我国利率逐步走向市场化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市场才能以市场规律分配和调节资本,使资本按市场计价,最终达到本币、外币、国内、国外价值趋于统一,才能使本币远期买卖、套期保值等业务得以操作,才能避免本外币的套利行为,更加巩固人民币的价值。
2.利率、汇率市场化是商业银行在对风险程度认可基础上,实行信贷资金真实计价的基础。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是一种稀缺资源,必须按市场规律进行调节与计价才能做到真正的价值增值。由于商业银行经营产品的高风险性,决定在价值增值过程中,其收益具有各方面风险导致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其提供的信贷产品的价格必须包含补偿了风险的溢价。这种溢价就是对风险程度的认可与承受的代价,它与获得资金的成本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资金的真实价格,即利率。因而,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应在进行信贷产品定价时,除考虑获得资金的成本,还要考虑的因素是对风险的计价。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正确衡量信贷产品收益预期风险价值,决定银行业的最低资本需要量,并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计算平均的营运成本,在其基础上按实施的不同信贷业务种类和预期收益确定执行的利率。而不是当前这种不分行业、不分信用等级、不分风险大小,一律按基准利率或基准利率最高、最低上下浮动幅度执行。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银行按服务功能与水平确定利率之外加价。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除按利率向客户提供信贷产品外,几乎对其付出的其他成本无法得到补偿,这也不是按市场规律作业务。商业银行应将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技术和信息等应该计价的价值,全部包括在价格中才能真实反映出全部资源的增值效应与质量。因此,应允许银行按其创造产品,提供技术与信息等付出的成本进行利率加价,运用综合收益率来衡量某类或整个资产收益水平,而不是只按现在帐面利率水平。这样做不但会使银行的竞争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也有利于整个银行业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使具有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服务功能齐全、服务质量与效率高、运作安全的银行得以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保障金融秩序的前提。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来自国内与国际市场的风险因素会随之增多,这对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银行业还是与银行业有关的其他行业,如何避免与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关系到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保障市场秩序正常运作的前提。从整个经济环境和将来我国银行业发展分析,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增强整个市场透明度,包括以央行牵头设立对银行公开的企业信息网络,真实记录企业的举债、开户、信誉等情况;二是银行业组织机构的再造,减少信息与政令的传导环节,实行市场开拓、风险控制、系统支持的扁平化管理;三是提高定量模型的风险分析能力,特别是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要以科学的手段或方法预计风险发生的概率、置信水平及风险价值,以准确衡量风险造成的潜在损失,减少定性分析的主观偏差;四是实行行业、地区风险最高额度控制,按行业、地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衡量信贷产品与之的风险相关性,通过构建有效的资产组合分散风险;五是进行操作人员素质教育,形成系统内在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防范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