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气沉丹田怎么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00:2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9:46
一、“丹田”位置“丹田”是道家*出藏“金丹”的地方。当然,这个藏丹之处,也不可能在体肤表面。我们的“丹田”具体的位置是在:从小腹隆起的最高点,向身体站立时的中轴线(冲脉)垂直交接处。将此点扩大为团。此处完全符合“下丹田”条件的要求。中国人常说:“精、气、神”各有所在之处,它们分居于下、中、上丹田。下丹田藏精,是“练精化气之处”;中丹田藏气是“练气化神之处”;上丹田藏神是“练神还虚之处”。现在所说的“丹田正是居于小肠之间,是营养精华输出的总库房,也是生殖*的大本营。二、气的概念
人体的气,又称为“真气在《灵枢·剌节真邪篇》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就说明了真气的本身是禀受于先天,得到天之大气,与水谷饮食之气并合而成,它有充养全身的功能。“真气即元气。气在天者,受之于鼻而喉主之。气在水谷者,入于口而咽主之。然钟(集中)于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气。成于已生之后者,曰后天之气。气在阳分者即阳气;气在阴分者即阴气,气在表曰卫气;气在里曰营气;在脾曰充气;在胃曰胃气;在上焦曰宗气;在中焦曰中气;在下焦曰元阴、元阳之气。“气在天者,受之于鼻而喉主之”。这是说,在天的大气从鼻入,通过喉进入肺与人体进行气体交换。这个“气”是实在的气体,并能进入人的体内。这种吐故纳新,吸氧呼碳的常识,任何人都知道。
三、如何“沉”法“气沉丹田”就是通过身体姿势的改变后,使重心沉降到“丹田”处。重心者,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地心引力)产生的合力。此合力的作用点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重心。人体的重心不像物体那样恒定在一点上。因为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生理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体的体型各异,还经常改变成各种不同的姿势与运动状态。所以人体的重心是随着身体处于生理过程的进行和体态姿势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着。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端正站立时身体的重心,位于第三骶椎上缘前方约7厘米处,相当于髋关节额状轴的后方高约4~5厘米处。那么,如何能使重心沉降到丹田之处(气沉丹田)。1.在体内要使膈肌活动,有这样的现象,一般人都能感觉和体会到。在做挺胸、挟背、颈椎向后上提的“胸式呼吸”时,就会感觉到自已长高了些,这实际是重心上移的“副作用”。如果按照太极拳诸多的姿势要求“涵胸拔背、松肩垂肘再加上深长细柔的“腹式呼吸”,则能使重心降下来。此时重心的升降,主要是依靠膈肌的提(收缩)沉(舒张)。通常内脏器官的机能活动,不受意识的控制,但骨骼肌和身体的活动确能影响内脏、肺和膈肌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相对的说膈肌能起到调整某些内脏器官的适当位置。因此,“内家”的功夫都主张要“胸空腹实”,就是让膈肌舒松而促使重心向“丹田”下沉,气息出入才能顺畅,心情才能平静,大脑才能排除杂念,进入专心致意的境界。2.在体外要使腰部向前挺紧或往后放松,就能使重心升降。因此,练太极拳必须要“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互相照应、上下一致、不可偏废。如:悬顶竖项、两眼平正、面部自然、唇贴齿合、舌舐上腭、用鼻呼吸,松肩垂肘、涵胸拔背、松腰叠胯、溜臀裹裆,屈膝折踝,展指(趾)舒掌这些要求都是为了让周身的关节和肌肉放松,不能使关节用力合拢和肌肉紧张僵直同样精神情境心意念也都要放松平静安舒专注呼吸更要均匀轻松缓细、深长。内部因素也是促使人体重心升降的条件再进一步做到意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如此种种涉及到较高的功夫,都必须先由身形姿势做起,如果不能使身体重心下降到小腹之中的气沉丹田之处其他功夫皆等于白练。或许有的人还没有在主观上意识到要这样做但功夫深厚者确能自然达到水到渠成。如果我们在普及、推广太极拳之时,在开始学太极拳之时或将入门之时,就懂得这个道理,学会这种锻炼要领,完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为何要沉1、气沉丹田促使了气的运行,以肌肉每平方毫米的横断面上约两千条毛细血管来看,由安静状态下只有约五条毛细血管有血流通过,气运行时约有二百条毛细血管有血流通过;它们的搏动好象几百万颗微小的心脏一样。这样就减轻了心脏的负担,降低了血压。2、无论是吸气或呼气时气沉小腹都增大了横膈运动,增加了肺脏的通气功能,改变了腹内压的节律,对胸腹中内脏的血液循环有好处,特别对已有肋骨软骨骨化和胸廓活动障碍的老人及肺气肿患者更有好处。3、由于横膈运动幅度加大吸气时使内脏自然微微下降,身体重心下移,呼气时由于呼气气流对肺脏的反作用力和肋骨向前下方弧形自然松垂,皆可起到类似不倒翁样的稳定平衡。所以,在作太极拳运动转身动作时气沉丹田对维持自身平衡大有作用五、自然而“沉”练太极拳并不是自始至终都要气往下沉的,而是随着运动的进行,随着呼吸的变化,有时气往下沉,有时气往上提,都是自然而然,有意无意形成的,这样才便于身体起伏和变换虚实。相信经过长期实践,既能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又能收到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9:46
丹田一般指中丹田,即是以脐下10厘米(相当于现代经络学说所指关元穴)为圆心的小腹内一个小范围。气功学上又将丹田分为上、中、下3处。气沉丹田是指中丹田。
过去有人认为肚脐(经络学说称之为神阙穴)即为丹田,原因大抵是指它为人体先天的(胚胎时在母体中)呼吸通道。又有人认为腹部即是丹田。
丹田既不是腹壁表面上的某一点,也不是全腹部。丹田指的是脐下5厘米的气海穴至脐下12厘米中极穴,是人体真元贮聚处。中国医学认为气海穴乃全身气之所聚处,此处伤则气滞。关元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会,伤则血枯,因而这一地带是主持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胞中穴是经络、五脏六腑之海的策源地,古人将这比喻为生产长生不老药的田地,称为丹田。这一名称自古沿用至今。
气沉丹田是在呼吸(从形式上说是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匀长细缓的腹式呼吸)动作配合下,小腹充实,全身劲力集中的一种自我感觉。要做到气沉丹田,必须先要做到全身舒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背,腰胯放松。
初学时不易体会气沉丹田,经过一个时期腹式呼吸的锻炼,慢慢体会到呼吸时有内气的存在。鼻孔吸气时,自然中的大气自鼻腔向内经呼吸道而下,同时又会感到丹田有气上*腹中。而呼气时,残气自鼻腔上出,但反觉腹中有气降*丹田,使其充实。过去练拳的人称这种现象为气通。
一般的说,作拳势呼吸时,向前或向下完成动作,全身劲力集中时容易体会气沉丹田。事实上动作向上向后或动作由实而虚,吸气时也有气沉丹田的成分,但不明显,似乎气贴脊背。这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内外合一的表现。
气沉丹田不必过分强求,以免产生不良效果。只要正确按太极拳要领和方法练拳,朝松静自然的目标练,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水到渠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9:47
我们首先可以不用那么去钻“气”这个牛角尖
在这里,“气沉丹田”,我们把它理解成“意”,而不是呼吸的“气”,
你吐纳时,可以尝试在吐气中意守丹田,然后轻轻吸气,腹式呼吸,胸骨不动,然后缓收小腹,此时可以达到气沉丹田的效果。很明显的能感到丹田充盈。
其实,太极讲究拳法自然道法自然
记住,“以意走气 以气运身”
打拳的时候 沉而不浊 松而不垮 就够了
至于气啊意啊什么的 不必想太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9:47
这是说的内在的东西,内化的力量。从外在来说,就是要放低重心,沉稳,气自然沉于丹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9:48
简单说吧,是要把气汇聚在丹田,就好像把力量集中在一起,所以就有了4两拔千斤之说法,先消劲再发劲,其实太极的爆发力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