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地理定位,地形气候.中国世界地理定位是怎么样的?地形气候又是怎么样的..帮手分析下..谢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20:1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0:42
1.我国地形特点
(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向东、向北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主要由盆地、高原组成,海拔在1 000—2 000米。第*阶梯:位于我国东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第*阶梯向东,是我国*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2.意义
(1)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①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②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③两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运。
(2)地形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不利影响: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有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影响各行业的发展。
3.主要山脉
(1)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这一条线以西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以东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间一列是长白山脉—武夷山脉;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2)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一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其中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3)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如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北部、中蒙、中俄边缘)、祁连山脉、小兴安岭等。
(4)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南北走向,主要有横断山脉、宁夏西部的贺兰山等。
二、中国的气候
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季节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冬季1月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0 ℃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
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夏季7月
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 ℃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
范围
≥10 ℃积温
作物熟制
农业生产特色
热带
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
>8 000 ℃
一年三熟
热带作物有橡胶、椰子等
*带
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
4 500—8 000 ℃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田耕作,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等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
3 400—4 500 ℃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农业为旱作,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花生等
中温带
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
1 600—3 400 ℃
一年一熟
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水稻等,牧区范围大
寒温带
黑、内蒙古的最北部
<1 600 ℃
一年一熟
林业为主;农作物以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为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高原气候区
青海、*大部和四川西部
<2 000 ℃
一年一熟
牧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是青稞等
3.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和植被
湿润区
800毫米以上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
气候湿润,森林
半湿润区
400—8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
半干旱区
200—4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
干旱区
200毫米以下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
气候干旱,主要为荒漠
理解要点诠释
考点一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
考点二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北方的白昼也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阳光热自然也就比南方少。此外,我国冬季风的源地在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冬季风南下的过程中,又受到东西走向的重重山岭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远比北方小(这一点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所以造成了南北温差大的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在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比南方低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难点一 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2)锋面雨带的移动:5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6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7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6、7、8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难点二 气候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中国三大气候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内陆温带*性气候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
2.季风对我国降水量和旱涝灾害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1)我国降水量主要由湿热的夏季风带来。
(2)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集中在夏秋季节(5—10月),南方地区雨带到达早,退出迟,雨季长;北方地区雨带到达迟,退出早,雨季短。
(4)夏季风的强弱、迟早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我国多旱涝灾害。夏季风强的年份,易出现北涝南旱的灾情;夏季风弱的年份,易出现北旱南涝的灾情。为此,在农业生产中需抓好水利工程建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0:43
地形是三大阶梯状,西部高,东部低,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四大平原,气候是东部地区是季风气候,西部是*性气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0:43
(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向东、向北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主要由盆地、高原组成,海拔在1 000—2 000米。第*阶梯:位于我国东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第*阶梯向东,是我国*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2.意义
(1)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①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②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③两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运。
(2)地形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不利影响: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有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影响各行业的发展。
3.主要山脉
(1)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这一条线以西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以东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间一列是长白山脉—武夷山脉;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2)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一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其中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3)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如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北部、中蒙、中俄边缘)、祁连山脉、小兴安岭等。
(4)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南北走向,主要有横断山脉、宁夏西部的贺兰山等。
二、中国的气候
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季节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冬季1月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0 ℃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
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夏季7月
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 ℃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
范围
≥10 ℃积温
作物熟制
农业生产特色
热带
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
>8 000 ℃
一年三熟
热带作物有橡胶、椰子等
*带
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
4 500—8 000 ℃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田耕作,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等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
3 400—4 500 ℃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农业为旱作,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花生等
中温带
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
1 600—3 400 ℃
一年一熟
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水稻等,牧区范围大
寒温带
黑、内蒙古的最北部
<1 600 ℃
一年一熟
林业为主;农作物以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为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高原气候区
青海、*大部和四川西部
<2 000 ℃
一年一熟
牧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是青稞等
3.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和植被
湿润区
800毫米以上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
气候湿润,森林
半湿润区
400—8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
半干旱区
200—400毫米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
干旱区
200毫米以下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
气候干旱,主要为荒漠
理解要点诠释
考点一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
考点二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北方的白昼也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阳光热自然也就比南方少。此外,我国冬季风的源地在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冬季风南下的过程中,又受到东西走向的重重山岭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远比北方小(这一点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所以造成了南北温差大的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在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比南方低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难点一 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2)锋面雨带的移动:5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6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7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6、7、8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难点二 气候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中国三大气候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内陆温带*性气候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
2.季风对我国降水量和旱涝灾害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1)我国降水量主要由湿热的夏季风带来。
(2)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集中在夏秋季节(5—10月),南方地区雨带到达早,退出迟,雨季长;北方地区雨带到达迟,退出早,雨季短。
(4)夏季风的强弱、迟早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我国多旱涝灾害。夏季风强的年份,易出现北涝南旱的灾情;夏季风弱的年份,易出现北旱南涝的灾情。为此,在农业生产中需抓好水利工程建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0:44
不大清楚唉